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曼省大学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9:33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明纲)


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制度


一、概况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 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

,

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


人力资本水平

,

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 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

,

青年初


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 坎逐年提高

,

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

< br>力才能成功发展

,

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

,

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


研究

,

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

,

大学 生就


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

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 br>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由团中央学校 部和北大公


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

2006

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


生基本 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

65

9

%;人 际交往能力,占

56

8

%;自我表达

< p>
能力,占

54

5

%;专业能力占。

47

7

%;外语能力。占

47< /p>

7

%。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


功就业最基 本、

最直接的因素。

除了专业能力之外。

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 非专业能力要


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适应能力和实践


能力。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 力、

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


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 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 /p>


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2005

年 全国

l

%人

u

抽样调查显示,

全国 具有专科及以上学


历的人仅占总人

121

5

18

%。而发达国家占

20

%以上。到

2020

年。我国人均

GDP


N3800

美元左右时,需要

10

%左右的大专 以上人才。绝对数是

1

4

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


字是

6300

多万,

2020

< p>年要比现在增加

7000

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

2020

年,我们年均


需要增加

600

万左右大专 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

(2005

年中国人才报告》

< p>
显示,

2010

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

2000< /p>

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


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 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3.

各大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 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

2000

年以< /p>


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2009

年毕业生的人数 是

2000

年的

5

倍多。随着毕业生人

< p>
数的增加,

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


加了难度,

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 ,

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

高校的扩招对大


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4.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学 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

5

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 /p>


现:

70%

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 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


灵活就业。但是

70%

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


营企业跨国公司、< /p>

世界

500

强企业等等)

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

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


0.3%

,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 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


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 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5.

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

高薪部门就业,

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


中广州、

上海、

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 生的首选,

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

有一项对

3000


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

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

74.8%

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

2%


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

2000

4000

元,低于月薪

2000

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


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

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 /p>


题的关键,

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

国家的共同 富裕,

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


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 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6.

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 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

有的专业过热,

出现了扎堆的现象,

< p>有的专业


则无人问津,

人才过缺。

很多的大学生在大 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

没有提高自己的能


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 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

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


的任务 ,

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

有的大学生反应,

他们的学习水平和 创新能力比高中时


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二、针对现今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与其它产品一样,

< p>高校培养大学生也


存在着

“产销”

是否对路、

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


子走,

要认真研究、

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


新兴的、

前瞻性的专业。

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

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9: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5002.html

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