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对洛阳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的分析
姓名:周晓晓
专业:社会工作
:
学号:
B12140107
指导老师:曾洁
p>
时间:
2014
年
6
月
6
日
摘要
近年来
,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
且
呈
上
升
发
展
的
趋
势
。
由
于
毕
业
生
处
于
毕
业
――
择业
――
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
,
其
思
想
< p>状态
、
精
神
面
貌
、
心
理
变
化
均存在着较大
的调查意义。对毕业生的调查是反馈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 br>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关注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进一步探
索高等
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采用问卷分析的方法,以在洛阳理工学院应
届毕业生中随机抽
取的
180
名同学的调查问卷为样本,
从他们的个人情况与就业< /p>
状况两个方面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分析,
初步展示了不同性别,
< p>家庭背景下,就
业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毕业生的就 业意愿与实际就业状况也存在差异,
在此基
础上,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毕
业大学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特殊人群的大
学生,其就业更是我国就业的重中
之重。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
,大学生就业难已
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如今,又将是毕业季
节,
大学城中涌现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西装革履,形色匆匆,他
们 p>
就
是
在
求
职
路
上
的
大
学
生
。面对 当前就业形势,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制定出有效的解
决方案,
促进大学 生就业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话题。
对此,我们对我校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并尝试
着提出
可行性建议。
二
、
研
究
方
案
(
一
)
调
查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p>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地点,充分了解当代大学
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通过调查毕
业生的就业
状况了解当今就业形势,为政府关于安排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提供
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
1.
< /p>
探索性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意愿问题的研究,达到对这一现象的
初步了解,使今后相关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有所参考。
2.
描述性研究:研究了解大学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哪些城市
3.
解释性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探寻就业 意愿背后的原因,揭示这
些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三)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1
、
调查范围:洛阳理工学院王城校区和开元校区
2
、
调查对象:大三、大四的应届毕业生
3
、
分析单位:个人
(四)理论假设
1
、
大多数毕业生更愿意到比较发达的城市发展、
回到家乡或留在大学所在城市;
2
、学历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
3
、工科较文科更容易找到工作;
4
、就业现状与就业意愿存在较大差距;
5
、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三、调查抽样方案
1
、问卷设计
在问卷的设计上
,
根据研究需要,
我们将问卷分为两个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和就业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历、籍贯、政治面貌及家庭背景等,
就业情况包括:
在学校所接受的就业指导、
就业意愿和实际就业情况、< /p>
就业形势
等。
2
、调查抽样方案
本次抽样采
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样本量初步定为
200
人。
调查采取方式:直接调查,计划
200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
1
)
初步确定抽取
200
人;
(
2
)
在学校用偶遇抽 样的方法来选取样本,
但是考虑到调查分析的有效性,
我
们根据实际情况,保证调查范围的广度,调查对象要男女分布比例适中,
工科和文科的分
布比例适中。
3
、
调查资料的
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调查问卷。通过我们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调查。调查方
式为随机抽样调查。
收集方法:自填问卷法
分析方法:定量分析
4
、 p>
调查的场所、时间和进度安排
调查场所:大学校园
时间
;2 014
年
5
月
26
日
—
6
月
6
日
< br>进度安排:确定调研问题、设计调研问题、设计调查问卷:
5
月
< p>26日
调查方案、问卷的修改、
确认、打印:
5
月
26
-
28
日
分发调查问卷:
5
月
29
-
30
日
< br>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6
月
2
-
3
日
调查报告撰写:
6
月
4
-
5
日
< br>总结阶段:
6
月
6
日
四、结果与分析
1
、数据基本资料
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个案,
对
180
名大三、
大四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实际发放问卷
180
份,收回
180
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100%
。
180
名被调查者
的基本情况分布下表:
变量
学科
文科
男
性别
女
城市
籍贯
农村
本科
学历
专科
专升本
132
77
88
15
表
1-1
73.3
42.8
48.9
8.3
73.3
42.8
48.9
8.3
91
48
50.6
26.7
50.6
26.7
73
89
40.6
49.4
40.6
49.4
类别
工科
频数(个数)
107
百分比(
%
)
59.4
有效百分比(
%
)
59.4
由表
1-1
可以看出 被调查者的学科分布情况:
180
份问卷中,调查的工科生
占
59.4%
,
文科生占
40.6%
< p>,文工科的分布差距较大,可能导致分析结果有误差;
男生占
49. 4%
,女生占
50.6%
,男女分布比例较适中,大致符合实际情 况;来自
城市和农村的分布比例差距也较大,
不利于后来分析城市和农村 学生就业意愿的
差距;在学历分布方面,专升本的仅占
8.3%
,这就不利于后来分析学历高低对
就业的影响程度。以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以后
的工作和学习中都要引起注意。
2
、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与就业岗位分布
表
2-1
由表
p>
2-1
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内地中小城市,
到沿海开 放
城市的占据较少,
到西部地区的也较少,
尤其是洛阳占 的比重最大,
这符合了毕
业生在就业地区选择上的数据分析。
表
2-2
由表
2-2
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种类很多,很明显只有技术员和设计
制造所占的比重
较大,这也向我们表明了专业人才个更容易就业的现象。
3
$$q20
频率
a
N
响应
百分比
个案百分比
101
86
120
169
139
172
787
12.8%
10.9%
15.2%
21.5%
17.7%
21.9%
100.0%
56.1%
47.8%
66.7%
93.9%
77.2%
95.6%
437.2%
就业地区
家乡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城市
中小城市
大学所在城市
其他
总计
a.
值为
2
时制表的二分组。
表
3-1
-
-
-
-
-
-
-
-
-
上一篇: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下一篇:大学生留学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