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当下就业形势分析与指导
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
2007
年全
< p>国高校毕业生为
495
万,
2013
年毕业生人数达到
699
万人,
2014
年
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
727
万。而据预测,
2015
届毕业生预计
将达到
749
万 。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一)
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
余劳动
力转移
三碰头
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二)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
, p>
进一步优化、
控制人力成本,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三)
随着改革的深化
,
农民进城 的门槛不断降低
,
进城农民工日
益增多
,
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四)全国高校大
规模扩招
,
部分学校由于扩招造成教学条件下
降而导致教
学质量的滑坡
,
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
,
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一)调研显
示,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
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
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
业率最高,理科类毕业生较高
,
< p>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见图
1)
; p>
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
业率较低。
图
1
(二)
大学生扎堆一 线城市,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
的“漂族”和“蚁族”,
p>
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
多数高
校毕业生仍然希望
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
希望在经济发达
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
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
业的积极性不高。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表现
更为明显。
(三)
朝阳产业竞争力暴涨,传统
行业受冷落。
从智联招聘数据来看,
毕业生简历扎堆在
IT
、环保、能源、信息产业等朝阳产业,传统医
药、制造、加工
行业遇冷。从百度指数
2013
年
12
月毕业生搜 索最热
门公司来看,
TOP20
大多集中在互联网、 p>
金融两大行业。
腾讯、
华为、
百度等成为校园
招聘最受关注的公司。而招聘上升最快的企业当中,
汽车、科技、制造成为校园招聘潜力
行业。
资格证书的热度间接反映了对应职位的热度。
房 地产行业、
金融
行业的繁荣,
刺激了对应资格证书考试的 热度。
资格证书从近两年的
搜索热度来看,建造师、会计、司法考试是最
热门的三类资格
/
职称
考试,但是,人才市场上对初级人
才的需求逐渐饱和,会计从业资格
和初级会计证的热度相比前两年,大幅下降。以高薪、
高职、明星人
物频出为优势的
IT
、信息、电子等行业, 近年来受到广大求职者追
捧。“人才热”现象导致朝阳产业人才局部饱和。“程序猿”、
“
IT
民工”、“码农”等网络名词的出现,也体现了这些行业人才过剩
、
职位低、压力大等特点。
从
2010
年至
2014
年的薪酬趋势来看,
朝阳行 业的高薪优势明显
丧失,
而企业淘汰率高、
人员流动过快 等不安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职业发展。反观医药、制造、加工等传统行业出现技术、
生产人才
巨大缺口,近年来薪酬增长速度惊人,正成为高薪人才的“摇篮”
。
图
2
通过图二可以
看出
,
像软件等热门行业领域
,
竞争压力
,
且招聘人
员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 p>
二三线城招聘量小但竞争指数偏低
,
反映出热门行业的巨大的
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的相关地理分布状况
.
(四)信息缺乏,信心缺失,
毕业生或选择逃避就业。校园招聘
活动中常见的宣讲会、
介绍会、
就业指导等很难让毕业生深入了解企
业制度、
文化、
< p>职位定位和自我职场规划。毕业生对职场信息的缺乏,
导致自我职业
道路迷茫,
加上来自社会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
毕业
生
在受到求职打击、四处碰壁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
态,在悲观的情绪中失
去方向、失去信心,不敢投递简历或选择逃避
就业。
大家对于专业的就业 前景并不了解,
只能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
了解,而这方面的信息获得往往
是不系统、不全面的。同时,因为职
业规划方面的培训缺失,
大学生求职 者就业的时候也更加迷茫,
并且,
真正的职业规划只能从企业里实习开始
,
任何纸上谈兵的职业规划意
义并不大。
(五)价值观、需求偏离,企业与毕业生产生代沟。随着企业发
展不断趋向成
熟,人才成本管理上也更精细,招聘“性价比”高的毕
业生并培养成为企业后备力量已成
为趋势。然而很多企业对于“
90
后”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了
解欠缺,未能及时调整管理策
略,仍然沿用对于“
70
后 ”、“
80
后”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忽视
个性化管理,
导致企业与求职者矛盾频出。我们发现,“
80
后”的
父
母大多为
60
年代出生人群,这部分父母集体主义强,对社会缺乏
安全感,艰苦奋斗,被他们教育出来的“
80
后”人才,大多继承通 p>
过自己奋斗提高生活品质的精神;而作为“
90
后”父母的< /p>
70
年代生
人,享受过经济改革的各种红利,生活水平得到
跨越式提高。“
90
后”毕业生往往没有生活压力,不为金钱工作,更看
重工作的趣味性
和个人喜好。企业传统的“高薪留人”、“高压管理”思路遭到新生
p>
代职场人反感和抵抗,
出现频繁的跳槽和裸辞的现象,
让企业 大为头
疼。调查发现,新生代毕业生对雇主的期望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公平
公正的用人原则、对员工的尊重、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完善的
福利待遇
以及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
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
盾突出
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用人单位
对大学生的
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
大部分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