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 br>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增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
加,昔日的“天之骄子”
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
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
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实体的严重冲击,
更给当前大学
生就业工作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在当前各级政府 面临着保增
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的同时,保就业尤其是促进高校
毕业生就业就起着关键作用。
在
1
月
7
日召开的中央促进就业会
议上温总理强调“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当前各项
就业工作的首
位。
”如何有效破解这个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分析
探讨。
一、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 p>
(一)
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
就业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
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言显得尤为严峻。
近年来我国
每年新增劳动力
2000
多万,
如此大规模的新成长劳动 年龄人口
自然递增,
必然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
当前严峻的国际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使得许多企业面临着减员裁 人的压
力,
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 业人员再就业
“三峰叠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使大学生面
1
临一个不宽松的
就业环境,
从而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
今年全
国有
p>
611
万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年尚未就业的近
100
万 大学毕
业生,今年将有
700
多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就业 压力可想而知。
(二)
就业呈现结构性的矛盾
。
从近几年各地举办的人才招
聘会来看,
由于大学生个人因素的影 响,
大学生就业呈现结构性
矛盾。
1
、工作结构。由于受以往大学生就业分配 制度的影响,当
代大学生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预期值较高,
公务员、 p>
行政事业单
位、成为他们的首选,而对于那些艰苦行业、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p>
的私营企业、服务性行业则少有人问津。对工作地区而言,受经
济
发展水平的影响,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成为毕业生的最爱,
而西
部偏远地区和广大农村虽然急需人才,
却往往招不来人才。
呈现
出“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2
、专业结构
。从专业上看,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
机械、医药、师范、生物工程、航天
技术、海洋技术、信息技术
等工科专业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而象历史、公共
事
业管理、政治、法律、经济学、财会、艺术等专业却需求甚少。
3
、
院校结构
。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要名牌高校的大学生。
< p>往往是有名牌高校毕业生,
不要一般高校毕业生,
有部属院校毕 p>
业生,
不要地方院校毕业生,
造成一些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率 低。
4
、学历结构。
从学历上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 的需求高
于对低学历的需求,博士生热于研究生,研究生热于本科生,专
2
科生和职业类学校就业最为不理想。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一)教育体制改革滞后,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 br>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即结构性失业的矛盾。
这种矛
盾主要表现为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不相适
应
。
1
、专业设置不合理,结 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在大学生就
业已经市场化的前提下,
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
致使毕业生
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
。
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
培养
出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
有
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
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
造成人才供求过剩;
p>
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
对一些冷门专业,
社会需求少的专
业,不作及时调整。
2
、人才培养结构单一,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扩招后,
一些高校由于盲目拓宽生源而导致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下降。
p>
学
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来的一些学 生高
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 p>
3
高校就业指导滞后,毕业生就业服务有待加强。
大学生作
为就业的主体,
无论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还是提高自身的求< /p>
职技能,
都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而目前大学 毕业
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极为薄弱、
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
就业指导体
制不完善。一些高校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
3
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1
、
“铁饭碗”的就业观念,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长期的
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
业即就
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
。于
是就在学校里“
混日子”
。结果一旦毕业走向社会,面对严峻的
就业形势,便显得手忙脚
乱,无所适从。
2
、
“精英化”的就业观念
,导 致大学生眼高手低。随着高
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学生的精英就业观念仍 停留在原来的基点
上,对自身的定位很高。认为只有在比较高的就业层次,留在大
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就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功利性
较强,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3
、
“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
,导致大学生好高骛远。几
千年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一部分
学生认为只有在
公、检、法和一些党、政部门工作,才能被人瞧得起,才能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
导致目前考公务员热,
宁可几千人竞争一个公< /p>
务员岗位,
而不愿意去一些普通而平凡的岗位,
不愿做普通 而平
凡的工作。
(三)大学生就业政策有待完善,就业渠道有待畅通。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机制还存在明显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
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
业的政策措施,
但由于管理方面的脱节,
一
些政策还“悬
在空中”,得不到落实。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
4
-
-
-
-
-
-
-
-
-
上一篇: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下一篇:2018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