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连大学法学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8:48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骆日升)


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 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

,

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


人力资本水平

,

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

,

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 门坎逐年提高

,


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 成功发展

,

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


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 导向

,

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

,

高等教育培养 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


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

,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

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由团中央学 校部和北大公


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

(2006

年大 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

显示,

企业对大学生


基 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

65

9

%; 人际交往能力,占

56

8

%;自我表达能


力,占

54

5

%;专业能力占 。

47

7

%;外语能力。占

47

7

%。


能力因素成为 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

最直接的因素。

除了专业能力之外.

用人 单位还


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 力、

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


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

如学习能力 、

应变能力、

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等,特别是学习能力. 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2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


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2005

年全国

l

%人

u

抽样调查显示,

全 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


历的人仅占总人

121

< p>5

18

%.而发达国家占

20

%以上。


2020

年。我国人均< /p>

GDP

N3800

美元左右时,需要

10

%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


对数是

1

4

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

6300

多万,

2020

年要比现在增加

7000

多万。


也就是说,从现在到

2020

年,我们年均需要 增加

600

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


现这个目标。


另外,

(2005

年中国人才报告》显 示,

2010

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

2000

万 人。这个


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

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 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


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3

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

200 0

年以


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2009

年毕业生的人数是

2000

年的

5

倍多。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 难了。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

但从国家 长远的利益看,

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


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 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4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 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

5

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


现:

70%

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 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


灵活就业。


但是

70%

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 营企业


跨国公司、世界

500

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 的比例。


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

0.3%

,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


大学生虽然多,

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

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

因。



2.5

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

高薪部门就业,

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 少。


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 地区就业。


有一项对

3000

余名本科 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

74.8%

,首选去中


西部地区的仅有

2%


这些毕 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

2000

4000

元, 低于月薪

2000

元坚决不干。这样就


造成了重东部,轻 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


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 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


题。


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

< br>衡,

国家的共同富裕,

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

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


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2.6

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


有的 专业过热,

出现了扎堆的现象,

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

很多的大学生在


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

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

搞搞形式,

表面是完成了教育


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


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 数不少。




3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

1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 br>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与其它产品一样,

高校培养大学生也


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

< p>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

要认真研究、

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


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 、前瞻性的专业。


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

同 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

向高校随时发


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 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3

2

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8: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796.html

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