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116
测绘工程(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5)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213)
测绘学院
(214)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618)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19)
一、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主
要是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应用型、复
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
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
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 p>
(二)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
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领域简介
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
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
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领域。研究内容包
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
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
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
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
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
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
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随着现代
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
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科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
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测绘工程
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
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疆界的划定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
城镇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
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
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和决策使用。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
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
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在科学研究方面,是
测定地球的动态变化,研究地壳运动
及其机制的重要手段。各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还
可用于工业过程质量控制、机器人工
程。
相关学科领域有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水
利工程、电力系统
及其自动化、交通导航、地质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
按行业覆盖面可分为: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
p>
息工程、工程测量理论与方法、海洋测量理论与方法、土地管理信息工程。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
领域范围可分为:
动态大地 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
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
海洋测量技术,
交通导航工程,
土木、水利、电力、矿山
、海洋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与土地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遥
感图像处理与制图,地理
信息系统工程,地图制图及其生产自动化,国土规划与管理。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
< br>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
< br>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
< br>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 p>年。
五、课程设置
攻读
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
34
学分:
(一)学位课程不低于
20
学分,包括公共课
< p>10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低于
8
学分;
(三)专业实践
6
学分。
另外,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必修环节。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
< br>表。
六、实践环节
在
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
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可在学院已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也可以结合工程项目到用户单位实践。根据工
程项目的要求,需要在本校实践的研究生,需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审核批准,并报
研究生院审查备案。
研究生须在第
1
学期末确定论文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提交实践计划;专业实
践一般应安
排在第
2
、
3
学期期间,
并按预先 计划的方案逐步完成;每个专业实践环节完成
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定,并由指导该环节
的指导人(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践
部门的专家)作出评定;专业实践完成后,
研究生须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研究生一般应结
合专业实践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
实践表现、
总结报告经导师组成的评定小组评审通过后,
研究生可
获得相应的学分,方可申请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
究生实践手册》是研究生院专门制定的重要材料,专业学位研
究生每人一册,用以实时并
详细记载其专业实践各环节的实施情况与评定,请务必在完成
后连同实践总结报告一并存
入研究生的学位档案。
七、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
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
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校内,另一位
导师为来
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论文撰写完成后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
意见外,还应有
2
位(其中至少一位来自校
外)本领域或
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论文评审应重点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
方法和技术手
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
术问题的新思
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
造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
所有环节,获得规定的学分,成绩
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
位(其中至少一位来自校外)与本领域相关
的专家组成。
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
时获
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
-
-
-
-
-
-
-
-
上一篇:全国各大学材料侧重方向
下一篇: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