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大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批准时间:
2007
年
8
月
29
日)
1
0701
数学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2
0702
物理学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
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
无线电物理
3
0703
化学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4
0708
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
5
0710
生物学
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
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
6
0712
科学技术史
7
0801
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
8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
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批准时间:
2007
年
8
月
29
日)
1
070401
天体物理
2
070902
地球化学
3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4
081202
计算机
软件与理论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批准时间:
20 07
年
11
月
19
日)
< p>
1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2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系及本科专业一览表
学院名称
少年班学院
(000)
学院所含系
数学系(
1
系)
1
学院所含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代码
070101
(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系及本科专业一览表
学院名称
学院所含系
学院所含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系(
2
系)
近代物理系(
4
系)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22
系)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天文学
化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代码
070102
(理)
070201
(理)
070202
(理)
071203*
(理)
070501
(理)
070301
(理)
071301
(理)
071302
(理)
080204
(工)
物理学院
(203)
化学物理系(
3
系)
< br>化学与材料科学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4
系)< /p>
院
化学系(
19
系)
(206)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20
系)
生命科学学院
(207)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
8
系)
< /p>
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
21
生物科学
系)
生物技术
系统生物学系(
31
系)
医药生物技术系(
32
系)
理论与应用力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热能与动力工程
安全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
大气科学
环境科学
070401
(理)
070402
(理)
工程科学学院
(209)
力学和机械工程系(
5
系)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9
系)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13
系)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30
系)
071101
(理)
080301
(工)
080401
(工)
080501
(工)
081002
(工)
080603
(工)
080604
(工)
080602
(工)
080605
(工)
071201
(理)
071205W
(工)
070801
(理)
070602
(理)
070901
(理)
071401
(理)
110102
(管)
110101*
(管)
020104
(经)
110203
(管)
110201
(管)
071601
(理)
050201
(文)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6
系)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自动化系(
10
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1
系)
(210)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23
系)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
院
(208)
管理学院
(204)
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
15
系)
管理科学系(
16
系)
统计与金融系(
17
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
金融学
统计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
/p>
外语系(
18
系)
2
英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系及本科专业一览表
学院名称
院
(211)
核科学技术学院
(214)
软件学院
(225)
学院所含系
学院所含专业
专业代码
060103
(史)
050305W
(文)
080502
(工)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24
系)
考古学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25
系)
传播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软件工程
080611W
(工)
复旦大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哲学
新闻传播学
化学
基础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理论经济学
数学
生物学
中西医结合
中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产业经济学
国际关系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内科学(传染病)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金融学
历史地理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
儿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药剂学
政治学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
内科学(肾病)
神经病学
眼科学
肿瘤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浙江大学
重
点
学
科
、
重
点
< p>实验
室
、
教
学
科
研
基
地
国家重点学科
24
个
应用心理学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生态学
机械电子工程
光学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化工过
程机械
工程热物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通信与信息系统
控制理论与
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
岩土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蔬菜
学
茶学
植物营养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内科学(传染病)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11
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材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分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
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
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8
个
数学
(I ) ( II )
心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基础医学
历史学
中文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3
个
工程制图
化学
力学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3
个
生命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国家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
个
国家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个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汉语史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个
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燃烧技术研究所
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交大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力学
?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轮机工程
水声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凝聚态物理
?
光学
?
遗传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通信与信息系
统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南京大学
国家、江苏省重点学科一览
院系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4
二级学科
省重点学科名称
文学院
哲学系(宗教学系)
历史学系
法学院
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系
信息管理系
数学系
物理学系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天文学系
化学化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学院
地球科学系
大气科学系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医学院
工程管理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化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质学
生物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史
政治经济学
企业管理
英语语言文学
社会学
情报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环境科学
气象学
自然地理学
外科学(普外)
戏曲戏剧学
文艺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宗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法学
世界经济
会计学
法语语言文学
政治学理论
社会学
*
情报学
*
应用数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环境工程
地球化学
*
水文学及水资源
海洋地质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与规划
生理学
*
内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5
学科门类
哲学
博士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博士点
政治经济学
硕士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点
逻辑学
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理论经济学
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
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经济信息管理
*
投资学
*
跨国公司管理
*
政府经济与管理
*
应用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投资学
*
国际金融
*
证券投资
*
保险学
*
精算学
*
电子商务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媒体经济
*
不动产学
*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际法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
会计学
文艺学
会计学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6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
专业学位
会计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注
*
者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中央财经大学
我校重点学科一览表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
会计学
工商管理
政治经济学
经济信息管理
政治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经济法学
校级重点学科
民商法学
企业管理学
国际贸易学
国防经济学
社会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p>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首批 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首
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
19 51
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2
年,
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3
年,学校更名
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
1954
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
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
学校,
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1984
年,
7
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
2000
年
6
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学校现任党委书记
王玲,校长陈准民。
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
文四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
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
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
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
16
个学院,并设有研究生部和体育
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2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p>
1
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5
个,北
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
个,
博士后流动站
2
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1
个,
二级 学科博士点
14
个,
硕士点
39
个(含
2
个专业学位点),本科专业
34
个 。
学校现有教职工
150 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700
余人,学校还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 师及外国
专家。这是一处群英荟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师里新秀辈出。大
批获得政府特殊津
贴、受聘担任政府学术机构成员的专家学者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大
部分中青年教师在国外留学
或进修过,教学科研水平高,许多人被评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
和骨干教师,入选国家优秀人才培养
工程。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
1
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
77 00
余人,研究生
2800
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
800
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 力强而受到
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三资等行业领域及国家
机关、中国驻外商务
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 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
30
多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
WTO
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图书馆文献总量<
/p>
150
余万册(件)。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
问题》、《国际商务》、《日
语学习与研究》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
书百余种,在高校出版社中享有较高声
誉。
学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 理干部的基地之一,
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
10
个高级在职
培训机构。
学校于
1989
年
11
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校董会。原国 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首届校董会主席,原
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中
华总商会荣誉会长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第二任校
董会主席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校董
会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
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已达
20
多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学 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
澳等
30
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
100
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不断开 展的对外交流与
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面对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学校坚持走
内涵式发展的
道路,倡导追求卓越、创造精品的精神,把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
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作为
自己的长期愿景和历史使命。
同济大学
·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
批准时间
2007
年
8
月
代码
0813
8
国家重点学科名称
建筑学
科
0814
0823
070704
080104
080203
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海洋地质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材料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环境工程
基础数学
凝聚态物理
车辆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
科
2007
年
8
月
080502
081101
081601
083002
070101
国家重
点
(培育)
二级
2007
年
11
月
学科
070205
080204
·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
批准时间
主要研究方向
桥梁抗震与与中小跨度桥梁研
究
大跨度桥梁研究
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研究
古环境
海底资源
学术带头人
桥梁工程
2000
年
项海帆
海洋地质
2000
年
汪品先
建筑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
计及其理论)
p>
21
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
大决策议题研究
p>
2001
年
城市与建筑环境
都市景观建筑与旅游发展方向
2001
年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新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先进水泥基材料的研究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纳米多孔材料气凝胶及其复合
材料
钢结构和空间结构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混凝土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
建筑结构
CAD
9
吴志强
环境工程
高廷耀
材料学
(含材料化学与物理)
2001
年
姚
熹
结构工程
2001
年
沈祖炎
岩土工程
2001
年
土动力学与环境土工学
隧道及地下工程
软土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
机械设计及原理
车辆工程
以使用性能为中心的路面材料
和路面结构研究
路面评价及修复技术
道路设施管理与资产管理
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
生态建筑
中国建筑史与传统建筑
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
离散制造业系统集成与优化
人工环境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
面向交通与车辆的智能信息技
术
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力
学分析与应用
特种结构动力学与设计
先进复合材料工程制备与性能
测试
工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建设工程管理
汽车整车集成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与控制
车身与空气动力学
工程结构抗震与抗火
工程结构抗风与振动控制
城市防灾减灾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效应
工程地质数字化与信息化
软土工程地质
肺循环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
究
10
李永盛
机械设计及理论
(含车辆工程)
2001
年
郭重庆
道路与铁道工程
2001
年
孙立军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007
年
戴复东
建筑历史与理论
2007
年
郑时龄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007
年
吴启迪
固体力学
2007
年
仲政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07
年
霍佳震
车辆工程
2007
年
余卓平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2007
年
吕西林
地质工程
2007
年
叶为民
内科学(心血管病)
2007
年
王乐民
-
-
-
-
-
-
-
-
-
上一篇: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室-西北工业大学
下一篇:全国各大土木工程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