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语言学导论
课程代码:
FORE120001.01
任课教师:熊学亮
以网络语言为例试论
“结构之外不存在意义”
张璐露
08
传播学
@
得分
:
摘要:
本文试以新兴网络语言为例来论证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论断
“结构之外不
存在意义”
,主要通过论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言语体系其中词汇的概念是 后于词
本身而存在的,举例分析“囧”和“雷”二字来作证语言符号体系并不是简单
p>
对应的。从而论证“结构之外不存在意义”在现实中的可适用性。
关键词:
语言学
结构
意义
网络语言
囧
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初版。这本书为语言学
研究的新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 想在他的著作发表后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对于符号理论的发展和结构语言 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提
出的符号理论的基础:
结构之外不存在意义,
意义来源与指义的码式或系统,
这
一基础得到了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
那么,在
21
世纪的语境下,结构之外不存在意义这一论断是否也能够成立
呢?笔者认
为是仍然正确的。
笔者欲试以近期流行的网络语言为例证论证
“结构
之外不存在意义”的正确性。
一、网络语言是一种言语体系
网络语言自从因
特网普及后,
经过网友的不断创新和传播,
在不同语言中都
出现了最初只有在网络环境下才会使用的特殊表意词语。
也出现了各种语言通用
的主要以表情符号来表达输入者心情的符号。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
网络语 言并没
有与众不同的语法体系,
因为网络语言的使用是基于本源语言的语 法的,
只是更
加口语化,
省略了更多的成分。
< p>其创新成分在于对于词语的创造,以及赋予本来
就存在的词语新的意
义。
根据通用的分类方法,汉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词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数字类:如“
555
”
、
“
886
”等,主要是通过与汉语字词读音相似而产生。 p>
2
.
字母类:
如
< p>“IC
”
、
“
MM
< p>”一类属于汉语或是英语常用语的缩写。
如
“
TMD
”
、
“
NB
”等是 对于粗俗用语的缩略。
这两类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目的是为了表意方便,方便快速打字。
3
.文字类:如“斑竹”
、
“楼上
/
楼下”之类,主要是一些技术或专指用语。
一般都是使用新造的词汇
进行表意,有些是从误指而来。
这种文字塑造了一种群体共有文化感。
而文字
类中还有一类就是对已有词汇进行赋义,
成为只有在网络环境中才有
一些
特殊涵义的语汇,这一类的产生有比较强烈的目的性。如“囧”
、
“雷”等。 p>
这个类别的产生比较新近。下文后两部分将主要从这一类入手进行分析。
< /p>
根据索绪尔对于言语体系的定义,
言语体系是包含语言和言语的一个综述概
念。
在网络语言体系中,
语言是具有网络社会性,
针对于网络空间的语汇的集合。
而言语是指人们对这种语言产生的依赖性使用,
包括这种使用的行为和这行为的
主动性和个性化。所以这两者的结合就造
就了网络语言的言语体系。
在这种言语体系中,
突出的 性质是后天约定。
这种最初只有在专门化的小群
体中产生的语汇靠的是小
群体传播一种语汇及其代表意义的联系。
虽然也有一定
的先天性,
因为这些语汇建构的基础是汉语,
使用的基础方法也是靠早年对于汉
语的习得得来的,但是主要特性仍是后天约定。
另一突出性质是这
种后天约定是先个人性的再社会性的。
是由个人创造并且
通过网络这个快
速传播途径先经自我传播,
再经过小群体传播然后再普及为大众
2
-
-
-
-
-
-
-
-
-
上一篇:复旦大学简介
下一篇:复旦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