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武汉大学化学系“辽海”古称由来考实10页word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7:47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牛希济)


“辽海”古称由来考实


?

?



今天的辽宁地域在古代有多种名称:辽东、辽海、辽左、关东等,其

< p>
中辽海之称虽不是最早的,但从地理、历史、文化诸方面作全面考察,它


却 是今天的辽宁文化名称表意最为恰当的一个,那么,其由来何自?本文


即寻源探流,从三 个方面作考实以明确之。



一、

至晚在魏晋之际辽宁地域已称辽海,这一称谓已有约

2000

年历




20

世纪

30

年代,

金毓黻修

《辽海丛书》

考辽海名 称最早出自

《魏书》


近日,笔者查阅文献,发现最早载 “辽海”之称的文献是《晋阳秋》

《三


国志》卷

42

《蜀志

谯周传》裴注引《晋阳秋》云 :

(东晋穆帝)永


和三年(

347

,桓温上表推荐谯周之孙谯秀,有“管宁之默辽海”之句。


这条史料足以确证 ,东晋时今辽宁地域称辽海,并非是晚至北魏


(386―584)时才有辽海之称。



我们知道, 魏、晋时今辽宁地域的行政区划名称是辽东、辽西,那么


同时将这一地域称为辽海,当是 当时社会上的习惯叫法,是泛指辽东、辽


西较大范围地域。我们还知道,地域名称往往都 是有久远的历史继承性和


延续性的,因此,在没有更新的史料发现之前,可以这样说:今 辽宁地域


至晚在东晋时就已有“辽海”之称,甚至可以追溯到曹魏时期,就是说辽


海之称至少已有约

2000

年的历史。



二、

“辽海”是魏晋以降辽宁地域一贯的称谓



自西晋陈寿所修《三国志》以后,历代所修正史如《 晋书》

《魏书》


1



《周书》

< p>《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皆有“辽海”的记载,计

65

条。



从这些条目中辽海一名所涉及史事的类型看,大致可分六类:

1

)在


辽海发生战争,如《晋书》卷

11 3

载:太和五年(

370

,“郭庆穷追余烬,< /p>


慕容评奔于高句丽,庆追至辽海,句丽缚评送之”;

《旧唐书》卷

54

云:


“炀帝不恭,

厌居皇极,

自总元戎,

以百万之师观兵辽海,

天下始骚然矣”。


(< /p>

2

)述辽海人物,如,

《北史》卷

21

《董谧传》

:“谧父京,与同郡崔康


时、

广阳霍原等,

俱以硕学,

播名辽海”;

《金史》

103

《纥石烈桓端传》


“贞

?v< /p>

四年,桓端遣王汝弼由海道奏事,宣宗嘉其功,桓端迁辽海军节度


使、

同知行府事,

宣差提控如故”。

3

与辽海相关连之政权辖境或疆界,


如《周书》卷

50

《突厥传》

:“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


沙漠 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

《辽史》卷

34

:“辽国左 都辽


海,右邑涿鹿,兵力莫强焉”。

4

)行政区划名,如《明史》卷

90

:辽东


都司下属“定辽 左卫、定辽右卫……辽海卫、三万卫”;

《明史》卷

147


《杨镐传》

:“再迁山东参议,分守辽海道。”(

5

)辽海涉及 与高句丽等


政权关系,如《魏书》卷

100

《高句丽传》

:“世祖时……遣员外散骑侍郎


李敖拜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

< p>征东将军、

领护东夷中郎将、

辽东郡开国公、


高句丽 王。”《北史》卷

94

《高句丽传》亦记载此事。

6

)书籍名称,如


《明史》卷

97

《艺 文志二》有:倪谦“《辽海编》四卷”;同书卷

99

《艺


文志四》

?p

善“《辽海集》五卷”。从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来看 ,从魏晋


以降,辽海一直是一个普遍使用的地域名称。



“辽海”不仅长期在官方 文献中是辽宁地域之习惯名称,而且,这一


2



称谓也一直流行于古代社会,这在历代文士 的著作和诗歌中有所反映。早


在唐朝,

著名诗人杜甫

《后 出塞》

诗中就有“云帆转辽海,

?

稻来东吴”

1


(p.47)

之句;戴叔伦《送耿十 三复往辽海》诗亦云:“仗剑万里去,孤城


辽海东”;

2

(p.77)

金人王寂《长路跋涉不胜其劳乃作诗以自慰》诗 中


云:“南彻淮阳北辽海,可能无地息劳筋”;元人揭

?

菟埂端椭苌饺酥

?


东》诗云:“明日望行人,云槎隔辽 海”;明人温景葵《辽衢行》诗云:


“闾阎处处闻箫鼓,辽海城头也有春”;经彦

?q

《海州城东桃园燕集》诗


云:“竹叶漫倾辽海兴,桃花如对 武陵春”。翻开清人文集,咏及辽海之


诗篇更是不绝于书,

如杨宾

《望海店》

诗云:

“辽海出长城,

出关已了了”;


吴兆骞《高丽营》诗云:“文皇昔日征辽海,此地高丽亦驻兵”;张元奇


《冒雨过蓝盘岭》诗云:“五岳平生愧未经,喜从辽海见峥嵘”;陈梦雷


《癸亥春日即 事》

诗云:

“辽海春回

?L

被温,

东风立雪满蓬门”;

3

(

卷< /p>


4)

其《寿徐元宾至如归》诗亦云:“辽海青营地,陪京箕尾分”;

3

(


2)

顾永年《上金悚存巡抚次浴阳韵》诗云:“人来辽海邀相会,泪落钱江


再 不干”;

4

(

2)

讷尔朴《李伊山以运饷蒙恩解戍赋送》诗云:“雪


消辽海霁云开, 杨柳春风拂面来”;

5

(

卷< /p>

32)

方观承《松花江行送给谏


赵奏功先生巡察稽林》诗云 :“王畿直北三千里,辽海严关复几重”[

6


等。还有 以辽海命名的书籍,除前面提到的明代倪谦所著《辽海编》

?p


善所著《辽海集》之外,清代又有隋汝临所著《辽海志略》

,都是辽海一


方文献。这些诗歌与著作不仅说明历代社会上普遍使用“辽海”这一称


谓,而且 ,诗中所咏及的“辽海”都是山海关外东至海的地域。



三、“辽海”的地域含义



3



“辽海 ”之称古已有之,已见于明证,那么,辽海古称的地域含义如


何呢,是否确指今辽宁省域 ?经考证,笔者认为可以做出肯定的答案。



前述《晋书》所记郭庆事,是说地处关中的前秦向东扩张,大将郭庆

< p>
征伐辽西、辽北地区的鲜卑慕容氏政权,慕容评逃往高句丽(辖今辽宁东


部 、吉林东部至朝鲜西北部)

,郭庆率军乘胜追击至辽海,高句丽将慕容


评 交出。这里的辽海东界至黄海。再有,

《新唐书

薛 仁贵传》载:


薛仁贵“威震辽海”,记的是唐高宗乾封年间(

666-6 67

)事。薛仁贵等


唐朝大将领兵征伐高句丽,将高句丽军击退到鸭绿江 东岸。之后,乘胜往


攻扶余城(今吉林境内)

,尽管高句丽守军众多,但 薛仁贵军勇猛异常,


势不可挡,杀敌万余,一举攻下扶余城,扶余川一带

40

余城闻风丧胆,


全部不战而降,因此说薛仁贵“威震辽海”。显然, 这里的“辽海”也是


指今辽宁东至朝鲜、北含吉林以至海的广阔地域。还有,前述《旧唐 书》


54

云隋炀帝“观兵辽海”,系指其东征高丽之役 ,战事在今辽宁东部


及朝鲜境内进行,可见这所说“辽海”也和前面指称的含义相同。这 几条


史料都说明“辽海”的东界直达黄海。



再看“辽海”的西界。

《辽史》卷< /p>

34

载“辽国左都辽海,右邑涿鹿,


兵力莫强焉。”这条史 料说明辽海西边是涿鹿。涿鹿在今河北省,辽时为


南京道涿州地,可见其时辽海西境至今 河北省域。到明朝时,修筑了山海


关,与长城相连,成为东北与中原一道明确的分界线, 也就成了辽海的西


界。杨宾《望海店》诗:“辽海出长城,出关已了了”,就是明证。< /p>



综合以上 ,古辽海之名是山海关外,辽河流域及渤海、黄海间的广大


空间之泛称,

涵盖整个今辽宁省域,

但并不仅仅局限于今辽宁省域。

《辞


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7: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562.html

“辽海”古称由来考实10页word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