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多伦多大学硕士食品安全调研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0:54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管一得)



法研看世界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


调研报告


1

/

27



调研主题:食品安全问题



目录:



一、前言

........ .................................................. .................................................. ...............................

3


二、调研背景

.

.......... .................................................. .................................................. ....................

4


三、调研目的

.

.......... .................................................. .................................................. ....................

4


四、调研意义

.

.......... .................................................. .................................................. ....................

5


五、调查对象

.

.......... .................................................. .................................................. ....................

5


六、调研方法

.

.......... .................................................. .................................................. ....................

5


七、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 .................................................. .................................................. ........

6


八、个体采访

.

................................... .................................................. ...........................................

2

0


九、调研总结

.

........................................... .................................................. ...................................

2

1


十、调研感想

……………………… ……………………………………………………………

. 17


.............................. .................................................. .................................................. ..................

2

7





调研组成员:

(班级:知识产权

1002


周正广(短号:

520246


吴灿微


陈盛专


袁东旭






2

/

27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前言


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


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


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日本人的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中国人的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


还有近来的双汇瘦肉精问题……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确是让人揪心!


中国食品安全警钟的确是应当长鸣!




3

/

27


二、调研背景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能如天之天者,斯可以。

——管仲


“民以食 为天”

,然而,在“食”文化至上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竟


然屡次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这几个字在目前的中国却 早已经是


屡见不鲜了。

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不胜数:

毒猪油事件、

“嗑药”


的多宝鱼、

三鹿奶粉事 件、

双汇瘦肉精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经这样说过:


“食品安全日趋严重,

50

年后广东的大多数人将丧失生育能力。

这说的难道仅


仅是广东吗?仅仅是生育能力吗?

< /p>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

有义务和责任去抓好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 /p>


显大国风范。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有很多,

错综复杂。

但食品安全关系到国


计民生,

关系到中 国人民的未来,

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原因和解决措施,

本小组展开了此次关于食品安全问题 的


调查和研究。




三、调研目的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在中国愈演 愈烈,

受到了愈来愈多的人的关注。

通过调


查研究来进一 步了解我校大学生面对如今的食品安全形势和问题有什么反应;


何面对 不安全食品;

面对侵害时如何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食品安全又该注


意些什么。


4

/

27




四、调研意义


法律贯穿于我们的社会、

生活和交际,

它让我们理想思考、

公正判断和正确


选择。

通过这次调研,

希望大学生能够多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

在面对社会上的


众多问题时,

要有清醒的认识途径。

特别 是对于学习法律的同学来说,

能够真正


从生活中看到有关法律的问题,< /p>

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在法律知识的


基础上分析 现象、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具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能力。




五、调查对象


浙江工商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六、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


我们针对浙江工 商大学在校学生,

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

< br>余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容量设为

100


问卷调查时间:

2010

3

月< /p>

20

日——

25


5

/

27


我们实发问卷< /p>

110

份,实际收回

105

份,有效问卷

< p>100

份,无效问卷

5

份,问


卷回收 率

95.45%

,问卷有效率

95.24%

,问卷 无效率

4.76%


2.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得到 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样本数据,统计各项选项的数量及所占百分比,


并结合实际,以 此分析其中的现象和原因。


3.

个体采访


通过采访刑法学 资深专家吴荣金老师,了解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后


果。


七、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1.

您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怎么样?


A.

问题太多,令人失望

B.

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

C.

问题不大


D.

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所占比


人数



A

78

78%


B

18

18%


C

2

2%


D

2

2%





2%


2%


1 8%


A


B


C


D


78%







6

/

27







分析:这一题,我们设置了选择题 调查,其中

A

项是“问题太多,令人失


望”

在我们分发的问卷中,

78%

的同学选择了

A

占了一半多。

其次

B

“有


些问题,但是可以解决”选项有

18%

的同学选择。这两个是同学们所关心和了


解的。

在这里也是要 着重分析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


普及,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是,发展


经济的 同时,

即物质文明高度、

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和 道德文


明有没有一起地提高,

这是个让人思考的问题。

我 们的商家为了产品能够廉价的


卖出,并且能够获取暴利,因而,食品当中什么有害的都有 。这几年暴露的食品


安全问题太多了,

让人防不胜防,

国 人都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

我想这不是国人


素质太低的表现,而是问题频 繁的出现,使量地积累发生了质的改变吧!所以,


大多同学选择了

A

的选项,我想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我想,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一定要围绕科 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来发展和前进。




2.

您了解《食品安全法》吗?


A.

了解

B.

听过,但不了解

C.

没听过





人数


所占比



7

/

27


A


B


C






4


88


8


4%


88%


8%


人数













8%


4%


A


B


C


88%


分 析:非常吃惊,有

88%

的同学是不了解的,仅仅听过而已。而有

8%

的同


学更是听都没有听过。

我想国人的法制意识有待 提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法律


意识淡薄是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国家 的产物,

所以民主氛围较弱,

对于法律


根本没有西方已经 发展了几个世纪的共和社会那样敏感,

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

不能怪同学们不了解或者孤陋寡闻。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个 重要的方面应该是我们政府没有做到宣传法律和法治的力度,

让很大部分的


国人仍旧处在法盲的状态,这是极其可悲的啊。另一方面,前面也说到了,国人


的法制 意识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意识的相对落后性。不过这很正常。所以,这


8

/

27


一点应该好好地向西方学习。




3.

你有没有买到过不安全食品?


A.

经常遇到

B.

有,但很少

C.

几乎没遇到过


所占比


人数



A

22

22%


B

68

68%


C

10

10%









80%



70%


60%


所占比例


22%


10%


所占比例


68%



50%


40%



30%



20%


10%



0%


A

B

C







9

/

27






分析: 调查显示有

22%

同学是经常遇到的,这只能说你们好不幸啊,表示


深切同情。而

68%

同学是有,但很少。我想,一方面来说是我们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的准入门槛的逐步提高,

市场监管力度的上升,

< p>使不安全食品在市场流通大


幅度减少,

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

所以,

大部分同学是不经常的买到不安全食品,


这是让我们欣喜 的。

并且可以显示出我们同学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及食品

< br>安全知识的普及等各方面。但是还有

22%

同学是经常遇见的,虽然不能完 全反


映出我们市场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严格或者重视,

但还是能一定程度 的反映市场


的盲目性,

以及道德力量感与利益感的失衡吧!

同时,

我们消费者应该更加加强


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以 及加强对不安全食品的认识能力,

要善于利用法律的武器。


这样,

我们的市场经济才可以又好又快地发展,

而我们国民才可以更加舒心的享


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4.

您购买食品时,经常留意食品的哪些信息?


A.

包装

B.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C.

生产加工企业的名称和地址


D.

防伪标志

E.

配料表



A


B


C


D


E


人数


48


94


18


20


34


所占比



22.43%


43.93%


8.41%


9.35%


15.89%


10

/

27












所占比例


43.93%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 p>
0.00%


22.43%


15.89%

< p>
8.41%


9.35%


所占比例

< br>A

B

C

D

E





分析:我们发现

4 3.93%

的受访者选了

B

项。这说明很多同学们在购买食品


时会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事实上,

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 期很大程度上会决


定着我们消费者食用食品的安全性。

但这个比例不是很 高,

所以有必要加强食品


安全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看生产日 期和保质期的习惯。此外,有


22.43%

的受访者选择了

A

项,

这合乎情理。

因为漂亮的包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自然能够提升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欲望。

那么为什么有相当部分的人会关注配料表


呢?答案呼之欲出了。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使中国人认识到了许多化学名词,


也知道了这些化学物的功用。

这种做法无疑是表达了对食品的不信任,

< p>可见中国


食品使多少人“闻之丧胆”

,对其相当不信任。

< p>




5.

下列各种不诚信的食品生产或经营现象中,您遇到最多的是

?


A.

以次充好

B.

缺斤少两

C.

虚假或错误标签标志

D.

销售过期食品


11

/

27


E.

利用大众传媒虚假宣传



所占比


人数



A

62

28.7%


B

52

24.07%


C

24

11.11%


D

24

11.11%


E

54

25%






所占比例


25%










11. 11%


11.11%


28.70%


24 .07%


A


B


C


D


E


分析:调查发现选

A

的有

28.7%

,选

B

的有

24.07 %

,这两个比例一加已


超过

50%

,这说 明部分商家在销售食品的过程中缺乏诚信意识,只是单纯地牟


利。

以次充 好和缺斤短两等行为不仅违反

《食品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


而且直接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

情节严重的 会触犯刑法。

此外,

E

项的

占到了

25%

,一些不法商贩利用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散播虚假信息来造成社会 范


围内一定的恐慌,

从而误导消费者购买,

如最近的抢盐 风波。

此类现象的根源是


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法律机制的 不完善,

部分商家的唯利是图不讲究诚信的意识,


消费者淡薄的消费意识 等等。

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对症下药,

加强


12

/

27


立法、贯彻实施法律、 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整顿食品行业的不规范问题等。




6.

在您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A.

自认倒霉,就此作罢

B.

与生产经营者协商

C.

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


D.

其他途径



A


B


C


D



人数


62


16


4


18


所占比



62


16%


4%


18%


人数














分析: 我们发现选

A

的占到了

62%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 的思考。笔者认为


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自认倒霉是无奈之举。

一 部分原因是消费者自身的


4%


18%


A


B


C


D


16%


62%


13

/

27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0: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259.html

食品安全调研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