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0:34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戎贵卿)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时间:2011-12-10 16:50:00 来源: 食品商务网

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

爆发时间:2011年 3月15日

爆发源:瘦肉精

具体事件: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 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 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2.事件名称:雨润烤鸭问题肉

爆发时间:2011年5月19日

爆发源:病变淋巴和脓包

具体事 件:2011年5月19日,合肥雨润火腿被疑掺过期肉;7月2日,渭南市政府公布调查结果,“问题肉”中确 有病变淋巴和脓包;8月3日,雨润“老北京烤鸭”被检出菌落总数实测值达到标准值的13倍。

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

爆发时间:2011年5月24日
< br>爆发源: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

具体事件: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 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 二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4.事件名称:进口奶粉 死虫活虫

爆发时间:2011年10月

爆发源:死虫、活虫

具体事件:2011年10月,青岛一消费者在美素奶粉中发现活虫,经销商却要求消费者证明活虫国籍才能赔偿 。11月,西安一消费者称在雅培奶粉中发现甲虫,雅培回应未开封奶粉出现固体异物块或小虫的几率为零。
5.事件名称:全聚德违规肉

爆发时间:2011年7月18日

爆发源:“无证驴肉”

具体事件:2011年7月18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曝光上半年1 4家违法企业名单,其中,全聚德、亿客隆、华联超市、东兴楼等知名企业上榜。方庄全聚德店因“无证驴肉”被 处罚款1000元。

6.事件名称: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爆发时间:2011 年11月9日

爆发源:稀土

具体事件:2011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 抽查结果显示,联合利华有限公司“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3倍多。稀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好坏取决于其浓度的高 低,过量摄入将对人体造成危害。

7.事件名称:速冻食品病菌门

爆发时间: 2011年10月19日

爆发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具体事件:2011年10 月19日“思念”三鲜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7日,三全白菜猪肉水饺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 17日,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大冷冻食品品牌陷“细菌门”。

8.事 件名称:可口可乐中毒

爆发时间:2011年11月28日

爆发源:农药残留

具体事件:2011年11月28日,长春市民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草莓味果

粒奶优中毒1死1昏迷。可口可乐公司三次声明称,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对产品留样检测显示,所有 指标合格。。

9.事件名称:牛肉膏事件:猪肉变的牛肉

爆发时间:2011 年4月

爆发源:添加剂超量

具体事件:2011年4月,合肥、南京等多地的 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 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10.事件名称:京津翼地沟油机械 化规模生产

爆发时间:2011年6月底

爆发源:地沟油

具 体事件:2011年6月底,“新华视点”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的黑幕。调查发现天津、河北甚至 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加工工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庞大并以小包装的形式进入超市。
11.事件名称: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

爆发时间:2011年8月
爆发源:亚硝酸盐

具体事件:2011年8月,浙工商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例行抽检中发现 ,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350倍之多,这些血燕产品多从广东、厦门等地进入,主要源自马来西亚等国 家。

12. 事件名称:染色馒头:食入多量危害健康

爆发时间:2011年 4月初

爆发源:香精,色素

具体事件:2011年4月初,有媒体 爆出在上 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 米馒头。这些馒头都 是回收馒头中加香精和色素加工而成。

13.事件名称:沈阳查获25吨 “毒豆芽”

爆发时间:2011年4月

爆发源: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 6-苄基腺嘌呤激素

具体事件:2011年4月,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 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豆芽25余吨,据了解,这些豆芽中被检测出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 嘌呤激素等有害物质。

14.事件名称:北京惊现美容猪蹄

爆发时间:201 1年10月17日

爆发源:火碱、双氧水

具体事件:10月17日,通州工商 分局联合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查扣八里桥市场肉类交易厅部分在售猪蹄,并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据了解,八 里桥市场有部分商户使用火碱、双氧水等化工原料泡制猪蹄。

15.事件名称:内部员工爆到期 产品回炉黑幕

爆发时间:2011年4月12日

爆发源:回炉面包
< br>具体事件:2011年4月12日,广州甜心客面包店内部员工爆料称他工作的地方将过期产品回炉继续销 售,“再生面包”在厂里是公开的秘密。面包回炉再造已有3年历史,而公司迄今未接到过吃面包导致食物中毒的 投诉。

16.事件名称:南京

查处鸭血黑作坊

爆发时间:2011年12月

爆发源:膨大剂

具体事件:12月,据有关媒 体的报道,在南京六合大厂丁家山路上,藏匿着一处黑作坊非法生产鸭血。仅三四斤原料,加入添加剂后即可生产 多达20斤的鸭血,“膨大”近5倍。

17.事件名称:重庆查处5个制销潲水油窝点

爆发时间:2011年5月5日

爆发源:潲水油

具体事件: 5日1 6时许,根据举报群众提供的线索及区公安局前期摸排走访的情况,南川局公安局刑侦、经侦、派出所共计30余 警力,会同相关部门执法人员赶赴当地大观镇、河图乡一举端掉5个制售潲水油窝点,共查获潲水油56桶约2吨 ,扣押正在运送潲水油的货车一辆。

18.事件名称:东莞地下作坊日销上万黑粽
爆发时间:2011年5月19日

爆发源:黑作坊

具体事件:5月19日 上午,髙埗镇综合执法部门的巡逻人员发现这个地下作坊,查获了6000多个待售的粽子。“按道理被查封后, 不敢再开的,哪知后面几天还是天天出货,而且是量越来越大”,有居民说。据称,被查处的第二天,地下作坊就 复工了,相关部门只好再一次进行查处。

19.事件名称:广东中山出现毒“红薯粉”

爆发时间:2011年4月23日

爆发源:墨汁、石蜡

具体事件:2 011年4月23日中山市质监局根据市民投诉捣毁了一大型“墨汁石蜡红薯粉”生产工厂,昨日稽查人员联合警 方抓捕工厂老板罗某父子。截至昨日共在金叶市场查获265袋问题粉丝。

20.事件名称:香 精包子

爆发时间:2011年9月15日

爆发源:香精

具体 事件: 2011年9月15日北京查封多家打着“蒸功夫”旗号添加香精的包子铺。据了解,这些包子铺并不是 北京蒸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安徽安庆老乡经营的假“蒸功夫”。他们非法使用香精,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蒸功夫方面表示,他们早就想打假了,一直屡劝未果!

21.事件名 称:暗访市场带淋巴“血脖肉”

爆发时间:2011年5月17日

爆发源:血 脖肉

具体事件: 一些市民喜欢在路边的小摊上买包子当早餐吃,可谁会想到这种肉包子的馅料 有可能是未剔淋巴的“血脖肉”呢?近日,有读者向本报报料,西安不少生肉市场上,“血脖肉”正在热销。
22.事件名称: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

爆发时间:2011年8月17日
爆发源:炸薯条

具体事件:肯德基内部员工称,肯德基炸制薯条的油是7天换一次 ,炸鸡用油是4到5天换一次。“盛油的机器只有到了深夜才停,一整天不停地炸。炸薯条的油到后来都变黑了, 炸鸡的油最后是土黄色的。”这位员工说,每天晚上,都会有工作人

员把这些油 中的油渣滤掉,第二天继续使用。

23.事件名称: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

爆发时间:2011年9月19日

爆发源:回锅油

具体事件:地沟油问题格 外引人关注。“俏江南”南京店也卷入了地沟油风波。该店大堂经理称,“水煮鱼的油都是给员工自己用了。”< br>
24. 事件名称: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

爆发时间:2011年8月8 日

爆发源:醋精

具体事件:有媒体称,全国每年消费330万吨左右的食醋, 其中90%左右为勾兑醋。当记者就这一传言向业内人士求证时,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透露了更惊人的消 息:市场上销售的真正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不足5%,也就是说,消费者平常喝的基本都是醋精勾兑的。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 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 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 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二是食品法律法 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 差。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缺乏威慑力。

三、 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 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四、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 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各类检验机构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 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食品安全;诚信问题;原因分析

u3 000u3000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006年有瘦肉精中毒事件、苏丹红咸鸭 蛋事件、毒猪油事件。2007年有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事件、南昌统一方便面吃出烟头事件、北京 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事件。2008年有日本毒饺子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三鹿奶粉含有三聚 氰胺事件。这些事件无不在昭示着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诚信问题已经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这些诚信问题 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u3000u3000一、政府规制 失灵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u3000u3000政府规制失灵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就是指政府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规制、职能出现空缺,无法有效的规范食品安全领域。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很不充分 ,表现为主体发育不良、体系不健全、价格和竞争机

制不完善等。政府如果退出 ,仅靠市场主体的自我调节是不能够正常调整食品安全领域的。同时,本来应该由政府规制来调节市场经济领域的 ,可是由于政府的定位不当导致规制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如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标准的协调机制和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缺乏协调性和连续性、食品安全的执行过程中缺乏规范化、执法处罚力度不够 、社会监督和问题处理机制缺位以及有关引导食品工业发展特别是食品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产业政策欠缺等,食品 安全领域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食品安全质量普遍偏低,这些都说明食品的安全生产和政府规制失灵有着莫大的关 系。

u3000u3000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u3000 u3000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在经济政策上,早期的功利主义者倾向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涉。后期 的功利主义者由于对私人企业的社会效率失去信心,又希望政府出面干涉来干涉自由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功利主 义表现为对社会财富增加的强烈渴望,对经济发展的极度推进,这些虽然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 发展,但是也使得诚信观念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消失殆尽。

u3000u3000实用主义的特 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 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实用主义和“有用即真理”的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主观唯 心主义的。尽管实用主义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的土 生哲学,自然包含了美国社会的文化气质。传播到中国,如果我们只是全盘地接受,而不对其进行改造式地利用, 那么实用主义往往会在价值观念上反客为主,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桎梏。

u3000u30 00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u3000u3000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 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虽然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 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框架,但是由于它出台早,要求标准低,以及现实情况的飞速发展,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 时期市场经济体系,对待严重的食品问题,已经不能有效的规范,合理的操作。例如,作为食品安全核心保障的《 食品卫生法》是1995年正式出台的,

它作为我国现阶段调整食品安全卫生的 主要法律之一,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同时,这些法律法规大多是以部门起草立法,带来很多弊端,例如食品 卫生法是卫生部门起草立法,就没有涉及到兽药残留的问题。

u3000u3000四、食品安 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的不完善

u3000u30001.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 在:第一,实行多头管理,管理职能不明确。由于部分执法单位的职能在法律法规上还没有理顺,食品监管越位、 错位和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而且职能交叉,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有的甚 至相互掣肘。第二,执法机构建设还不适应严峻的管理形势。主要表现为队伍建设进展不快,队伍年龄老化、知识 结构老化等矛盾比较突出。整个队伍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u3000u30002.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第一,检测机构不健全。从2001年开始,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 个试点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污染定点监测工作开始实施,进而逐步扩展到全国37个城市全年5 次的蔬菜农残、16个城市畜产品污染和5个城市水产品中药物污染定点监测。但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地方对食品 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完善。第二,对已有的检测机构建设重视不够。关键是检测技术检验设备和资金不足,致使 食品检测事业一直处于步履艰难的状态。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资源方面存在投入不足问题。一方面表 现为监督管理人力不足和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是用于监督管理的设备与检验的设备严重不足与落后。
u3000u3000五、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

u3000u3000 信息不对称是指日常经济活动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的交易 活动。在食品市场上,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不注重食品质量。在确信不会对消费者立即造成 致命伤害时,根本无视消费者的健康,致使消费者在对有可能伤害到自身健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购买行为。还 有一部分生产单位在申报相关食品安全证书或安全标准体系的认证时,一般能较好地执行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但 是在获得证书后,往往会给安全标准“打折”,生产低成本、低质量的产品。这样,消费者难以察觉食品的质量而 可能造成伤害。

u3000u3000此外,信息不对称造成严重的市场失灵,质量低劣、存在 安全隐患、价格便宜的食品将质量好但成本高而导致价格高的食品挤出市场,市场上只剩下去安全保障的食品,消 费者购买食品的安全程度降低。

u3000u3000六、地方保护主义的过度发展
< br>u3000u3000在食品安

全问题中,地方保护主对食品药品的流通 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第一,地方保护阻碍了全国统一、公平、规范、有序市场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 成。这种不公平的经济体制必然会加剧无序竞争,破坏产业结构和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弱化地方企业的竞争力和发 展能力,破坏地方的形象和投资环境,削弱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二,地方保护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损害 了地方政府的信誉。同时地方保护主义还会导致市场信号失真、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市场秩序以及 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第三,地方保护肢解市场,阻碍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没有统一的大市场,地方割据就必然 保护落后,影响公平竞争;导致地区产业、产品结构同化,造成浪费和损失。

u3000u30 00七、国家处罚力度的薄弱

u3000u3000目前,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惩罚力度不够, 缺乏威慑力。我国对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惩处相对过轻,对违法行为大多予以查封、捣毁窝点、停业 整顿和罚款等,处理威慑力不够。例如: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应当予以重罚。然 而《食品卫生法》却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 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吊销卫生许可证。不说它对违法行为罚款的上限太低,就是在一般违法情 况下,除了责令改正和警告之外,是否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还是在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范围之内,极有可能连区 区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也不了了之。食品的处罚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往往是出现问题以后的补救措施。执 法不严、监管不力仍然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多个环节。

u3000u3000食品安全问题发 展到今天,已经超越出传统的食品卫生或食品污染的范围,已经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食品管理和保护 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管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食品安全 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网友:当很多人对食品 安全不放心,要求加强监管时,有谁说过、听说过要加强对大公司按国际标准生产的食用油进行监管?至少到目前 为止还没有。人们最多只能无奈地建议大家少吃油炸食品,或者建议在使用食用油的时候,注意一些细节,避免或 防止有害物质的产生和对人的危害。从西方到中国,危害人类健康的食用油、油炸食品,依然堂而皇之地合法存在 ,依然在销售。炸薯条、炸薯片、炸鸡腿之类洋垃圾食品,依然在做广告。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像古代中国人一样

,使用天然健康的植物油,不准添加各种化学添加剂?这个问题不光对食用油, 对于一切食品都一样。因为,工业化和商业化所形成的大公司需要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东西以保障他们的利润。同 时,大公司、跨国公司所形成的利益集团又通过它们的政治代理人,用法律将危害人类健康的东西合法化了。所谓 最低限量、最低含量、安全标准之类,本质上就是允许低限度地害人。

网友:与之相比,街头小 贩们生产制作的不健康食品,从根本上说,与大公司没什么两样,但是街头小贩没有利益集团的权势,只好认倒霉 。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加强监管之类的重拳,绕过了大资本家,只能打到小商小贩身上。如果有人找出事例,硬要 说中国人的素质有多差,我想说,那也是抛弃了中国的传统,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结果。因此,所谓监管,也要 看是谁在监管,是谁设定的监管标准。让麦当劳、肯德基去设定监管油炸食品的标准,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与 之类似,食品安全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是转基因食品。当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物的市场被几家大公司垄断的时候, 当监管机构与几家大公司沆瀣一气的时候,怎么可能保证真正的监管?

所以,当今社会的食品安 全问题,最终的根源在于工业化、规模化、商业化,在于垄断,在于疯狂地追逐利润。中国古人反对割据,因为割 据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后果,但那是政治和军事的概念。西方市场经济在工业化的辅助下形成一批巨型企业的垄断 ,实际上就是商业割据,也会带来一些列的危害。我不想有人因此而误解说要反对工业化、商业化,我要反对的是 垄断化,反对一切以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反对以大公司、跨国公司为主的利益集团操控社会的政治形态,哪怕它打 着民住的旗号,也要反对这种假民住。如果要说公平和健康,那么,中国古代广泛而彻底的小商品市场经济,极其 充分的市场竞争,除了财富高度集中这一点外,比西方模式好得多。



食品安全 问题的成因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既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也受企业内部因素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 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因此,西方国家在不同时间渐次出现的食品安全 问题,在我国当前一段时期内比较集中地、突出地显现出来。导致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原因尽管很多,但根本原因 在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存在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突出表 现在:

——消费结构差异。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十三亿人口的消费结构异常复杂,可以 说,各种质

量的食品都存在着销路。为满足各类消费需求,不同层次口感、品相 、营养的食品应运而生,其安全性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新难题。此外,我国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相当明显,客观上 给伪劣食品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社会心态失衡。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 等,表面看来是责任人主观上的无知,实质上更多的是心态的失衡和道德的腐败。法律的作用是威慑严重的违法行 为,不可能对所有社会不良现象都加以规范,这就给许多违法经营者游走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灰色地带,造成了可 乘之机。

——社会诚信失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问题,是食品安全的关键。市场越发达,诚 信问题就越重要。食品属于体验商品,其质量尤其要靠生产经营者自律,但有的人为了获取非法的利益,故意从事 违法违规行为。当前经营者食品安全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还非常淡薄,他们以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 价,获取不正当利益。

——社会监管和执法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比较滞后 ,监管工作重审批,轻监管。处罚力度不够,执法缺乏威慑力,客观上助长了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此外 ,在政策上对企业的激励不明显,比如:划分食品企业的信用等级,适时公布违法企业的“黑名单”。政府引导企 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力度还不大,导致“宣教不灵”。

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对策

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除了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投入保障、提升监管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突破和转变监管的理念、主体、方式、环节和手段。

1.提升全民的消费安全意 识,树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科学理念。群众的食品安全,要动员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形成社会共治共享的 氛围。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依托现有的药品监督网,建立街道、社区、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 员队伍,聘请社会公众人士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利用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良 好氛围,不让违法者有机可乘。

2.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 理水平。安全的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必须要引导和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法定义务 ,提高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如组织食品生产企业落实安全责任的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实施企业 法人代表定期履责报告制度、生产质量授权人制度等,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

3.提升监管水平,规范行业自律,提

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具有数量多、分布散、秩序乱、卫生差等特点,其治理一直是监管的难点。特别在基 层执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监管难度尤其大。应采取划分特定区域、相对集中管理等办法,进行“区域限入”,当 一家食品经营者严重违法违规时,监管部门有权限制该区域内所有经营者的市场准入,促使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4.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强化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发布。食品是体验商品,但生产经营者 、监管者、消费者之间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必须要以食品安全工作为重要抓手。如利用 网络开设博客微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银行、税务、海关、公安等部门合作,共享企业食品安全质量信息,做到 “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清、产品可召回、处罚有力度”。

5.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格局。 要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理念,融入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去,让企业更负 责,媒体更客观、专家更准确、政府更有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食品安全共享共治的理念,使食品生产经营者意 识到自己也是消费者。要强化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以客观的态度、正确的理念、正面的视角报道食品安全事件 。要发挥食品方面专家学者的导向作用,在食品研究开发中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要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职能,依托现有的体制,形成勤协调、快补位的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0: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158.html

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