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食品安全意识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了解我市当地的食品安
全意识状况,引导人们对食品安全
问题引起重视并提高警惕,
同时为食品 安全问题的解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特
此,暑假做了一份调查。
关键字:公共;食品安全意识。
从改
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上升,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左键提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 /p>
性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例如:
“苏丹红染色 剂”
、
“瘦肉精”
、
“毒
龙虾”
、
“地沟油”之类的。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给人们的生< /p>
命财产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
我以公共食品安全意 识为主题进行研究,
了解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及建议。
一、公共食品安全意识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由于受到人力、
财力、
物力、
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我共设计了
50
份问卷。
共有
49
份有效问卷,
1
份无效问卷。
其中男女比例几乎持平。< /p>
年龄主要以
20~55
岁为主,
文化程度主 要是初中、
高中或中专,
家庭人均年收入一万以下占
38%
,
其次是两万五
~
五万占
28%
,再次是一万
~
两万占
18%
,有
68%
的人都选择在
家吃饭,在食堂、小摊点、饭店吃饭
。
50
人均为随机抽取。
二、对食品安全意识问卷调查结果的现状分析。
(一)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
长,人们的收入逐渐增多,对于市场上的食品也是五花八
门,种类繁多,买食品的地方从
高档饭店到街头小吃,数不胜数。
从调查结
果可以看出
:
大部分人在购买食品时会关注食品的卫生质量,
并查看生产日期
和保质期。
但是在购买熟食时,
工作人员没有戴口罩时竟有
84%
的还是会选择
购买。此外,少有人在食品消费时注意相关的执照
,食品卫生许可证等有效证
件。
高达
58%
的人会因为价格而放弃质量,
仅有
26%
的人对自己的食品安全 意
识评价很好。
总的来说,
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是很< /p>
薄弱,
仅处于基础水平。
(二)大众的食品安全知识现状
消费者对食品
安全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帮助消费者选购高质量的绿色食品,
有助于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
保护大众的健康。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们大都
只是“一般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
安全法也只知道一部分,
90%
以上的
人是通过网络,电
视,报纸杂志或与朋友交流获得的食品安全知识的。虽然大
众对绿色食品的认识正确,<
/p>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清楚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
品和绿色
食品的区别。
大多数人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只是了解一
些,
说明人们对时事的忽视。
有一半的人认为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会对人们平时
的生活起到警示作用。
52%
的人认为食品安装上标的安全标志不 能保证食品安
全,比如:三鹿奶粉,虽然冠上国家的免检产品的头衔,但是还是出了问题
,
国家的监管部门该检讨了。
在食品安全问题中人们主要担心蔬菜中农药 高残留,
病死牲畜肉,非食用油进入餐桌,重金属残留,食品过期变质,食品中毒等。<
/p>
有
54%
的人每月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为
< p>1~3次,
而且一般遇到食品安全
问题时都自认倒霉
,有些人找厂家退货,
24%
的选择动用法律武器到相关部门
投诉,
但还有
20%
的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和不知道该怎么投 诉。
有
70%
的人认
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的原因是国家食品安全机制和食品安全部门执法不严,
50%
的人认为食
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利欲驱使,
少数人认为是媒体炒作引起。
对于我
多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
50%
的人认为问题比较严重,
成恶化趋势,
需要加
强治理。
(三)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点差现状的原因分析
食品产业发展很快,但是门槛很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完
全改变,
严重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一些偏远的地方食品加工的条件滞后,
< br>初始投入资金不足,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安全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为了降低
成本
,提高利润走入歧途。为了降低成本,他们用化学颜料“制造”鸡蛋,使
用便宜的地沟油
,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利润。
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
行业诚信道德体系
建设滞后,
之所以会
做
出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
是因为这些人的道德法律素质不够,
甚至可以说匮
乏,
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对道德法律方面教育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
来,社会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也在
增
加。尤其是一直以来,人们片面的追求物质生活,
“有钱就有了一切” 的社会
现象的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越发苍白。贫困现象的刺激,对金钱的欲念超出
p>
了道德法律,于是乎,有些人便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做出违法的行为。
p>
三是相对于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
安全监管能 p>
力未能及时跟上,说实话,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还不到位,制度还不完善。像
“三鹿奶粉”之前的免检制度虽然是为了激励企业,但是,不完善的制度终究
会
酿成隐患。
有些低犯的监督人员甚至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违法犯罪的企业狼狈
为奸,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危害,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更加巨大的挑战。
四是,食品安全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我国对食品惩罚
不严,
打击力度不够。低犯罪成本更是诱使犯罪的致命诱惑,犯了法被抓到惩
罚小,没被抓到利
润大,难怪人们会对此趋之若鹜。
四、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
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威慑不法分子,
监督那些越过法律底线的人回头。
< p>完善的监管体制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能让人们自觉或不自
觉地道德法律的规定。
二是切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
从业人员素质。
这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
本所在。
因为 再怎么完善监管体制也无法达到完美的水平,
总有监管不到的地
方。而被
动的遵守法律毕竟是缺少活力的,无法根本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但
是只要能够提高个人
的素质,自觉地遵守道德法律的规定,化被动为主动,从
内部,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
题。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设。
监管的能力,
监管机构是否健康运行
关系到监管是否行之有效。
p>
四是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保持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 p>
高压态势,
使严厉的惩处成为一把高悬头顶的利器,
包括生产 经营者、
执法者,
不管谁犯法,
都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的甚至付不起的代
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五是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食品安全问题事涉敏感,
要健全与媒体有
关的联络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支持和引导媒体客
观准确报道。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科学消费意识和识假、辨假、防范风险能力,
使
每个消费者同时是一名监督者。
积极鼓励举报,
落实对 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制
度。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零食消费报告
下一篇: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