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郑山东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论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3 10:27
tags:

-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郗祥麒)


公共食品安全意识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了解我市当地的食品安 全意识状况,引导人们对食品安全


问题引起重视并提高警惕,

同时为食品 安全问题的解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此,暑假做了一份调查。


关键字:公共;食品安全意识。


从改 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上升,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左键提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 /p>


性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例如:

“苏丹红染色 剂”

“瘦肉精”

“毒


龙虾”

“地沟油”之类的。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给人们的生< /p>


命财产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

我以公共食品安全意 识为主题进行研究,


了解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及建议。


一、公共食品安全意识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由于受到人力、

财力、

物力、

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我共设计了

50

份问卷。


共有

49

份有效问卷,

1

份无效问卷。

其中男女比例几乎持平。< /p>

年龄主要以

20~55


岁为主,

文化程度主 要是初中、

高中或中专,

家庭人均年收入一万以下占

38%


其次是两万五

~

五万占

28%

,再次是一万

~

两万占

18%

,有

68%

的人都选择在


家吃饭,在食堂、小摊点、饭店吃饭 。

50

人均为随机抽取。


二、对食品安全意识问卷调查结果的现状分析。


(一)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 长,人们的收入逐渐增多,对于市场上的食品也是五花八


门,种类繁多,买食品的地方从 高档饭店到街头小吃,数不胜数。

从调查结


果可以看出 :

大部分人在购买食品时会关注食品的卫生质量,

并查看生产日期


和保质期。

但是在购买熟食时,

工作人员没有戴口罩时竟有

84%

的还是会选择


购买。此外,少有人在食品消费时注意相关的执照 ,食品卫生许可证等有效证


件。

高达

58%

的人会因为价格而放弃质量,

仅有

26%

的人对自己的食品安全 意


识评价很好。

总的来说,

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是很< /p>

薄弱,

仅处于基础水平。


(二)大众的食品安全知识现状


消费者对食品 安全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帮助消费者选购高质量的绿色食品,


有助于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 保护大众的健康。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们大都


只是“一般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 安全法也只知道一部分,

90%

以上的


人是通过网络,电 视,报纸杂志或与朋友交流获得的食品安全知识的。虽然大


众对绿色食品的认识正确,< /p>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清楚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


品和绿色 食品的区别。

大多数人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只是了解一


些,

说明人们对时事的忽视。

有一半的人认为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会对人们平时


的生活起到警示作用。

52%

的人认为食品安装上标的安全标志不 能保证食品安


全,比如:三鹿奶粉,虽然冠上国家的免检产品的头衔,但是还是出了问题 ,


国家的监管部门该检讨了。

在食品安全问题中人们主要担心蔬菜中农药 高残留,


病死牲畜肉,非食用油进入餐桌,重金属残留,食品过期变质,食品中毒等。< /p>


54%

的人每月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为

< p>1~3

次,

而且一般遇到食品安全


问题时都自认倒霉 ,有些人找厂家退货,

24%

的选择动用法律武器到相关部门

投诉,

但还有

20%

的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和不知道该怎么投 诉。

70%

的人认


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的原因是国家食品安全机制和食品安全部门执法不严,

50%


的人认为食 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利欲驱使,

少数人认为是媒体炒作引起。

对于我


多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

50%

的人认为问题比较严重,

成恶化趋势,

需要加


强治理。


(三)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点差现状的原因分析


食品产业发展很快,但是门槛很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完


全改变,

严重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一些偏远的地方食品加工的条件滞后,

< br>初始投入资金不足,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安全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为了降低


成本 ,提高利润走入歧途。为了降低成本,他们用化学颜料“制造”鸡蛋,使


用便宜的地沟油 ,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利润。


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

行业诚信道德体系


建设滞后,

< p>那些违法者做出这样的行为与他们的道德素质不无关系。

之所以会


做 出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

是因为这些人的道德法律素质不够,

甚至可以说匮


乏,

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对道德法律方面教育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


来,社会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也在 增


加。尤其是一直以来,人们片面的追求物质生活,

“有钱就有了一切” 的社会


现象的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越发苍白。贫困现象的刺激,对金钱的欲念超出


了道德法律,于是乎,有些人便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做出违法的行为。


三是相对于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

安全监管能


力未能及时跟上,说实话,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还不到位,制度还不完善。像


“三鹿奶粉”之前的免检制度虽然是为了激励企业,但是,不完善的制度终究


会 酿成隐患。

有些低犯的监督人员甚至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违法犯罪的企业狼狈


为奸,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危害,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更加巨大的挑战。


四是,食品安全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我国对食品惩罚


不严, 打击力度不够。低犯罪成本更是诱使犯罪的致命诱惑,犯了法被抓到惩


罚小,没被抓到利 润大,难怪人们会对此趋之若鹜。


四、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 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威慑不法分子,

监督那些越过法律底线的人回头。

< p>
完善的监管体制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能让人们自觉或不自


觉地道德法律的规定。


二是切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 从业人员素质。

这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


本所在。

因为 再怎么完善监管体制也无法达到完美的水平,

总有监管不到的地


方。而被 动的遵守法律毕竟是缺少活力的,无法根本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但


是只要能够提高个人 的素质,自觉地遵守道德法律的规定,化被动为主动,从


内部,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 题。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设。

监管的能力,

监管机构是否健康运行


关系到监管是否行之有效。


四是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保持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


高压态势,

使严厉的惩处成为一把高悬头顶的利器,

包括生产 经营者、

执法者,


不管谁犯法,

都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的甚至付不起的代


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五是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食品安全问题事涉敏感,

要健全与媒体有


关的联络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支持和引导媒体客 观准确报道。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科学消费意识和识假、辨假、防范风险能力, 使


每个消费者同时是一名监督者。

积极鼓励举报,

落实对 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制


度。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3 10: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4117.html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论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