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告诉你为什么该读
MBA
导语:商学院文凭只不过
是你花钱做的广告。你自己的真实能力究竟几何
?
只有
你
自己心里清楚。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p>
人们会认为,
只有对自己个人能力和未来前途充满信心
的人
才会辞职花大价钱到商学院读书。
2007
年我在国内一个小县城做
IPO
项目,那家企业的老板是中欧的< /p>
EMBA
,在
我们工作之余,
他时不时发表 一些睿智的见解,
在那个偏僻的小城市里显得鹤立
鸡群。至今我还记得他
看着我们用两台打印机疯狂打印
IPO
申报材料时,慢悠
悠地说了一句
: “
现在不是无纸化办公时代吗,怎么纸费得比从前还多了
?”
在这家企业做尽职调查期间我们发现,
企业的 几名董事、
入股的风投公司,
都是
老板在中欧的
EMBA
同学以及同学所在的公司。这位老板很自豪地说,他们
E
MBA
班的同学聚会,
说得最多的就是班上哪个同学的企业最近上市了。
他班上
还有好几位名头颇大的企业家。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商学院的 力量
——
知识和人脉。
商学院比投行还累
在刚刚进入港大商学院读
MBA
的时候,我曾以为这是一个在职场上中场休息的< /p>
机会
——
经过了前些年律师、投行、
PE< /p>
工作的身心折磨,现在终于可以回归校
园喘一口气了。事实证明,是我自己
没有做好尽职调查,误解了
MBA
的教育模
式。
MBA
教育与传统的硕士培养教育过 程不同,强度极大,它把一个职业经理人未
来在职场上可能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精炼压缩
后以最快的速度灌输给学生,
同时,
为了保证学习的质量,
每个教授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案例讨论和作业以使学生
能真正消化和懂得如何在实践
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有老师第一次上课就说不要抱
怨课业太重,我就是来
折磨你们的,你们应该学会时间管理的技能。
此外,现在很多知名商学院都提供了一年制的
MBA
教育,相比传统的两年制< /p>
MBA
教育而言,
一年制
MBA
< p>满足了职场人节约时间成本的需求,但课程强度更
大。
同学听说我原来是做投行的,
都问我工作 是不是很辛苦。
其实,
那时不过偶尔加
班到一两点,现在
读
MBA
几乎每天都要做功课到一两点,并且还没有加班费!
我真的有点怀念原来在投行工作的日子。
也就是在读了
MBA
之后我才知道,知名商学院的
MBA
毕业后为什么能在国际
大投行工作而不惧长期加班的折磨
——< /p>
MBA
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折磨学生,
让大家在经历了
这个过程之后超越自我的极限,
彻底地脱胎换骨。
商学院是个炼
< br>狱。
交际还是学习
?
商学院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汇集了全球不同教育背景、
不同工作经验的学 p>
生在一起交流和互相学习。
作为一个标准的土鳖,
初次置身于 一个完全国际化的
环境带给我不小的震撼。
不同年龄、
不 同生长经历、
不同文化和不同职业背景的
同学在一起很有趣,
我时常会想,
如果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环
< br>境里工作,
我如何才能和这些各色各样的人进行最有效的沟通?我之前的处世经
< p>验在这里充分暴露它的局限性。商学院是一种人生的新视野。
虽然都是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来到商学院,
不 同的人在商学院学习的过程中还是
有不同的诉求。
有人从进商学院的第一 天起,
就开始为找工作做准备,
他们忙着
申请各种实习机
会、参加招聘宣讲,希望通过获个
MBA
学位给自己的职业生涯
< br>开辟新的天地。
有人则忙着社交,
在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城市里,
< p>如果你花大量时
间去参与社交的话,
每天都有机会认识各色各样的人 。
也有人认真学习商学院的
每门课程,希望从中得到职场需要的技能。<
/p>
针对这种种诉求,
商学院都尽 其所能提供了各种资源。
商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每
天都在更新各家公司的
招聘信息,联系各大公司的校园招聘宣讲
;
商学院也时不
时组织了各种校友社交活动,都是在
CBD
的各高档酒吧举办,还有不定期到国< /p>
际大公司的参观机会等
;
当然,
商学院每年 更是花了不少心思改进它的课程内容,
以适应时下商业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
简言之,
知识、
人脉和机遇就是商学院
给它的学生
提供的最核心的价值。
当然,
不可否认,
也有人是来商学院混日子的。
只要你能达到商学院的入学标准, p>
商学院从来不拒绝
“
捐钱
”
的 人
——
如果你只是买个文凭的话,进了商学院之后怎
么学
习、学不学习完全是你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