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那个时候我混迹于
人群之中,
跟大多数的人一样,
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 ,
一切都井井有
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
做,所以我只是随众而
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
较混乱。
但是后来,
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 p>
我忽而发现,
自己真的不过是这浩
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
p>
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
认识到个
体的
渺小之后,
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
所以走到这个阶段,
< p>我选
择了考研,
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
不 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且便
捷的道路。
而
事到如今,
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时隔一年之久,
我终于涅槃 重生得
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
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 ,
终于不再浑
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
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 /p>
太难
熬了。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
活着。可
是最终,
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
我庆幸自己居然会有这
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
当然最重要的是,
干货满
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所以篇
幅会比较长,
还望大家耐心读完,
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
希望会对各位有所
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
)
思想政治理论和
(201)
英语一
< p>
(302)
数学二和
(823)
材料科学基础
参考书目为:
1.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
(上、下册)
2.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
(紫色封皮)
3.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版) p>
,刘智恩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
,
识记为主
(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
不需
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
11
< p>月
到考试前一天背
20
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
共整理了两本,每本
50
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
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
下来的厕所时光,
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
外还真的没专门抽
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
按理说,
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
如 p>
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
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 了,
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
就
40
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 p>
都是阅读,
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
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 升很大水平,
当然
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
这里方法就
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
首先要做题并校对,
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 选择不同,
并把阅读中
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
进行识记。
第二遍:
做题,
并
翻译全文(
可口头翻译)
,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
题的时候,
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
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
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
每个选项的错误是
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
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
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
99
年
到
07
年先做一遍,
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
99
年到
07
< p>年再做一
遍,
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
如此三遍 ,
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
高。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
我认为无需刻意练习,
因为上述提及的练习阅读 的方
法也起到练习完型和翻译的效果。对于作文的学习(
11
< p>月开始)我当初还是关
注了木糖英语才发现更好的资料,
并按照老师 的要求背诵并默写了
20
篇范文
(
10
< p>篇小作文,
10
篇大作文)
,到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 用了模板和观点。
我认为作文没有太多技巧,
唯一的技 巧就是多背,
多背范文多背一些好的观
点,
以至于在考场 上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
至于模板问题,
我认为还是有模板比
较好,
虽然套用模板可能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
但如果文章因为没有模板而写 得
毫无章法可言,
很乱,
那么给评卷老师的印象会更差,
因此不需害怕套用模板带
来的后果。当然,如果你能把模板用得不像是模
板,那么效果更佳。
(823)
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复习
众所周知,材料科学是非常难
学的一门学科,这门学课中有大量的知识点,
包括原子结构与结合键、晶体结构、晶体缺
陷、相图与相平衡、材料凝固,无机
材料、
金属材料等,
不得不说知识点体系庞大且复杂所以我在这门课上下了很大
功夫,我回想了下,对这门课
的复习时间占了我考研总复习时间的
40%
左右。
1
、明确考试要求及考查内容。
我认为考试前要清楚报考
单位对材料科学这门课的基本要求以及主要考查
内容是什么,应当按照其要求出发,有目
的性、针对性的进行的复习。材料科学
考试的重点是是理解并学习各种材料其结构、加工
工艺与性能之间联系的基础。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材料共性基础知识
部分
(
原子结构与结合键、晶体结
构、晶体缺陷、相图与
相平衡、材料的凝固
)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部分
(
金属晶体
中位错、表面与界面、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晶体中扩散、固态相变、金属材
料强韧化
)
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
(< /p>
无机材料化学键结构与晶体结构、无机材料
的缺陷、
无机材 料的相图与相变过程、
无机材料的基本制造加工原理、
无机材料
< br>的机械性能、无机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
等
2
、划分复习阶段。
材料科
学是比较难学的,
我认为分阶段、
有针对性复习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
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对此,
我将自己的复习 过程划分成了以下四个阶
段:
第一阶段:
p>
首先按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将参考
书目看了一遍
。
此阶段看书以理解为主,
不必纠缠于细节,
将不懂的知识点做上
记号。
第二阶段:
我对大纲中 要求了解的内容,
熟练掌握的内容以及理解的内容进
行了分类,
并且按相关要求对将这门课进行了第二轮复习。
另外我认为在这一遍
复习中一定要把历年试题弄到手并且仔细分析,
因为真题体现了命题单位的出题
特点以及出题趋势等。
另外,
我认为真题要比大纲更有用,
因为从大纲中看不出
的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从真题中得到。比如下面这道题:
这类含有计算性质的题目只靠看书肯定是不够的,
p>
需要做真题的过程中总结
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做题套路,
进行题 型的分类,
在考试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看到不
同于复习时候的题型而慌乱。
当然,
需要注意的是,
单纯掌握真题也 是不理智的做法,
如果一个考生仅仅
掌握了历年真题的内容,
今年的题真偏。
其
实,
不是题偏,
而是他没有把参考书上的东西完全掌握好。
所以 在这个阶段中我
仍然以看指定的参考书为主,
着重解决了在第一遍复习中 留下的疑问和在做真题
中自己不会的题目。
对了,
此轮复 习一定要做一份笔记,
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
比较简洁的提纲,以便于下
轮复习。笔记切记简洁就好,方面我们一目了然,就
像这样就可以:
顺便说一下,
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管是 哪一个科目,
他们大体的复习
原则都是近似的,
专业课和 公共课其实有相似的地方,
拿英语和政治举例子,
在
做《
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做题而不加以总结,就会变成
边做边丢,<
/p>
所以可以将类似的题型进行归纳,
并且将一些知识点和常见的陷阱做
一个笔记,政治也是这样,尤其政治的大题很多,答题的时候更加不能盲目,可
以在《政治新时器》上面做一些相关的归纳笔记,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可以把
目录作为
一个框架,
在框架上填入细枝末节的知识点,
就可以轻松行程自己的框
< p>架笔记,
总之就是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进行有规律的复习。
然后我们言 归正传继续
回归专业课上来。
第三阶段:
p>
将专业课过第三遍,
这一轮注重结合上一轮的笔记和提纲有重点
的,
系统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专业课部分要求答的深入,
所以可 以找一些专业期
刊杂志看下,扩大下自己的视野范围。这一阶段大家也可以找些习题集来
做下,
不断巩固自己掌握了的知识点,这里可以用研教新版《材料科学》
,研教新版的
习题是完全根据出题老师的命题规律和命题偏好,
以及重难 点进行的编辑,
将历
年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有机的融合起来,
研教新版图书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起到了夯
实基础的作用,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大大缩
短了专业课的复习时间,我们可以
将之前总结的真题的工作大大缩短,有效的利用了真题
。
第四阶段:
这一轮要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
以便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把
握并且牢记于心,
同时要进行查缺 补漏,
不要放过一个疑点,
要注重的是此时不
能执着于细
小的知识点,
要懂得抓大放小,
掌握最重要的知识点。
另外可以根 据
对历年试题的分析以及对本年度的专业考试做出一些预测,
并对考试的 时间安排
及如何进行考中心理调节做下演练。
3
、调整好复习心态。
良好
的复习心态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在复习的过程中,
我建议大家
< p>戒骄戒躁,
遇到困难不要灰心丧气,
解决了难题也不要欣喜若狂,< /p>
总之我建议大
家应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应对考试,
应对接下来 的一切困难,
最后从容不迫的走向
考场。
好了就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
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
比如 真题、
笔记、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
h igh
研网和
high
研
app
下载,我都分享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