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年概论
一、名词解释:
6
分,共
60
分)
1
孔德;
2
斯宾塞;
3
马克思;
4
费孝通;
5
社会化;
6
参与观察;
7
社区;
8
社会流动;
9
自杀论;
10
家庭。
二、简答题:
p>
(每题
20
分,共
60
分)
< p>
1
社会学冲突论基本观点代表人物;
2
互动论观点及代表人物;
3
社会学基本研究方法评述。
三、论述题:
(
30
分)
建立和谐社会的思考
05
年社会研究方法
1
一、名次解释(每题
分,共
66
分)
1.
假设
2.
趋势研究,
3.
分析单位,
4.
准则效度,
5.
测量,
6.
抽样误差,
7.
非概率抽样,
8.
开放封闭问题(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
,
9.
内容分析,
10.
深度访谈,
11.
离散量数分析。
二、简
答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1.
简述实地研究中观察者的不同角色。
2.
实验研究的分析逻辑(简述实验研究最基本的分析逻辑)
。
3.
理论建构与检验的过程(简述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的过程 )
。
三、论述题(
24
分)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区别,如何理解没有好坏之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存在哪
些主要的差别?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
由。
)
2
四、应用题
1.
判断正误回答为什么(在下列研究案例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为
什么?)
(
9
分)
案例
1:
再两个规模相当的小城镇发现,甲镇高收入居 民超过
50%
,大大高
于乙,同时甲居民有摩托比例大于
乙,得出收入高的更可能应有摩托的结
论(有研究者在两个规模相当的小城镇做研究时发
现,甲城镇中高收入的
居民的比例超过
50
%,大大高于 乙城镇的比例。同时还发现,甲城镇中居
民拥有摩托车的比例也大大高于乙城镇中的比例
。研究者得出结论:“收入
高的居民更有可能拥有摩托车”。
)
案例
2:
某心理学家研究了某个发展中国家部分 国民的个性,发现他们普遍
成就动机比较弱。于是他宣称发现了第三世界国家贫穷的原因
是其国民成
就动机不强。
案例
3:
某位同学结识了一位只具有初中学历的富有的商人,于是他得出结
论
:“低学历的人更易于获得高收入”。
2.
设计抽样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
请首先加入三种不同的新的已知 条件,
然后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条件设计出你认为可行的三种抽样方案,并简要说
明理由。
)
(
15
分)
< p>
某市共有
2.4
万名教师,他们分布在全市
10
个区的
200
所学校中。现在要
抽取一个由
1200
名教师组成的样本,以了解全市教师的教学状况。
3
< br>06
年社会学概论(总分
150
分,时间
1 80
分钟)
一、名词解释:
(每题 p>
6
分,共
60
分)
1
社会;
2
文化变迁;
3
角色;
4
次级群体;
5
社会分层;
6
虚拟社区;
7
越轨;
8
社会保障;
9
芝加哥学派;
10
吴文藻。
二、简述题:
(每题
20
分,共
60< /p>
分)
1
社会互动的含义;
2
科层制与官僚主义的关系;
3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
三、论述题:
(
30
分)
农民工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
06
年社会研究方法
一、名词
解释:
(每题
6
分,共
60
分)< /p>
1
简化论;
2
同组研究;
3pps
抽样;
4
抽样分布;
5
双盲实验
6
相依问题;
7
草根理论;
8
量表;
9
二次分析;
10
区间估计。
二、简答题:
(每题
12
分,共
48
分)
1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2
什么是信度和效度及关系
3
双变量分析的方法
4
举例说名用于实地调查的议题
三、应用题:
(共
42
分)
< br>1
对甲乙二地居民生活调查发现,甲人均收入
4250
元, 标准差
500
元,乙
人均收入
3500< /p>
元,
标准差
420
元问甲乙居民收入上的差异程度哪 个更大?
(
14
分)
< br>2
某校有学生
10000
人,
男
< p>6000女
4000
本科
70%
研究生
30%
文科理科各
50%
5
抽
200
人调查问
(
1
)总体,样本,样本容量指什么?(
6
分 )
(
2
)什么是配额抽样,写出
配额控制
表?(
8
分)
(
3
)说出配额过程 ?(
6
分)
(
4
)若用分层抽样, 与
配额有何不同?(
8
分)
07
年社会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工作
2.
社会保障
3.
社区
4.
家庭
5.
社会设置
6.
互动理论
7.
李景汉
二、简答
题
(4
选
3
回答
)
1.
什么是科层制
2.
家庭变迁
3.
社会分工(杜尔凯姆)
4.
族群认同感
三、论述题
(4
选
3
回答
)
5
、从社会不和谐因素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6
07
年研究方法
相关的考试内容有:(是她们回忆的,具体的题目不清了)
1.
变量
2.
理论建构与检验
3.
分析单位
4.
量表
5.
信度与效度
6.
操作化
7.
参与观察
8.
经典实验设计
9.
前、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
论述题:设计一个简单随机抽样(大致是这样的)
(这是自己回忆的,大概看一下吧!)
08
社会学概论试题、
一
、术语解释(
5*10
)
1
、帕森斯
2
、社会结构
3
、社会行动
4
、越轨行为
5
、社会角色
7
6
、情景
7
、再社会化
8
、社会制度
9
、现代化
10
、科层制
二、简答(四选三
3*20
)
1
、对社会唯名论和唯实论的简单评述
2
、说说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
3
、对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分析
4
、简单说出社会变迁的原因
三、论述
40
关于民生问题和社会学思考
08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0*6
1
、范式
2
、解释性研究
3
、同组研究
4
、再测信度
5
、定比测量
6
、操作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