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南方大学排名中央民族大学:考生有两次选择专业机会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2 21:28
tags:

-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饶漱石)


中央民族大学:考生有两次选择专业机会



中央民族大学:

考生有两次选择专业机会中央 民族大学:

考生有


两次选择专业机会

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主任邬惠娟访谈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培养少数民


族高级人才的摇篮,

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校园南临国家图书馆,

北接中关村高科 技园区,


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学校前身是

1941

年成立的延安民


族学,

1951

年中央民族学院在 北京成立。中央政府从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等名校选调了吴文藻、潘光旦、杨 成志、傅乐焕、


林耀华、翁独健、马学良、王钟瀚等名师到学校任教,老一辈革命家


乌兰夫同志为首任院长,

1993

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p>



江泽民主席亲自为学校提写了校名


主持人:您刚才说民族除了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也是它的优


势,具体落 实到专业上,到底有哪些具体的专业,是民族大学的优势


专业呢?


邬惠娟:前面已经讲了,我们学校经过

50

< p>年的发展是以人文、


社会、

管理学科为主干,

以民族 学科为特色,

以应用科技学科为先导,


综合发展的办学格局,刚才讲了有 十个学科门类,

69

个专业,并且


99

年和

2004

年分别进入了国家

211

< p>工程和

985

工程建设的重点


1



大学行列,

由于进入这个行列之后,

使学校的一批强势学科有此得到


了更大的发展。比如我们通过十五期间

< p>211

工程和

985

工程建设,


组建 起了三个优势的学科群,

围绕中国当代民族问题、

战略研究组建

< br>起了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和法学学科的学科群。再比如围绕中国


少数民族文化 ,组建起了语言文学、历史学、民族学,民族艺术的学


科。

再比如围绕中 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组建起了


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生态与环境 科学,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与


公共卫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群。

以上这些鲜明的学科体系


的建设,带动了学校一大批的相关的专业发展, 比如民族学、经济学


类、管理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类以及电子


信息类,这些学科门类相关专业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


主持人:听了您刚才的介绍,把许多学科放在一个内容,是不


是在具体培养过程中,

是不是按照分门别类把很多学科归类培养是这


样吗?


邬惠娟:

2006

年因为考虑到人才的培养,

一个是符合国家的人


才需求的 需要,

再一个是考虑到以学生为本,

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


好地

与国际接轨。学校这两年进行了一系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p>
的改革的探索,

比如说

2005

年开始允许学生入学 以后一个学期之后


实行转专业。

2006

年又考虑进一步 加大改革的力度,比如在部分院


系开始实行按专业大类统一招生宽口径培养,

< p>在一年半到两年的专业


基础知识学习结束之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学业成绩、

兴趣和特长,


自主地选择专业方向。


2



主持人:老师 您好,我是哈尔滨的应届毕业生,看了贵校的博


物馆学专业,

不太理解的 报考信息里是报考人数是

4

个人,

还是分数


段,这是什么意思?


邬惠娟:这位考生的信息肯定 是去年的信息,这四个人是招生


计划,

分数段也就是说博物馆专业在黑龙 江在

2005

年招生专业的分


数。


邬惠娟:今年在黑龙江没有博物馆专业的招生计划。


中央民族大学的整体情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



这里是搜狐教育频道和考试在线频道共同推 出的

2006

北京高


校联合招生系列访谈节目,

现在来到直播间的是中央民族大学邬惠娟


老师。

邬惠娟老师是中央 民族大学招生办主任,

今天给我们带来一些


中央民族大学今年高考招生方 面的情况,

首先请邬老师给我们介绍一


下中央民族大学的学校整体情况。


邬惠娟: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 府,是中


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中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

211


工程

985

工程

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校园坐落于胜迹无数、

学府林


立的北京西郊,南邻国家图书馆,北接著 名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环


境典雅幽美,人文氛围浓郁,科技信息集中,并于众多名校中 自显特


色,独具风采。


中央 民族大学的创办可以追溯到

1941

年创建的延安民族学院。

3



1951

年正式成立中央民族学院, 首任院长是后来担任过国家副主席


的乌兰夫。

1993

年 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学校创立之初,中央政府


即从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

燕京大学等校选调了一批学界名流到校任


教,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深厚 的文化底蕴。


中国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心和重视中 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


展。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学校 师


生代表;

1993

年,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学 校

50

周年校庆


之际,朱镕基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 提出了

把中央民族大学建


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

的奋斗目标。

2002

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北


京市人 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

,将学校


的发展又推 上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耕耘,学校的发 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天的


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以民族类学科为 特色,


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等学科门类齐全,本科、


研究生教育和干部培训并举,

民族预科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办学层次兼

< br>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现有

< p>18

个学院、

7

个系和

1

个预 科部,有覆盖

10

个学科


门类的

69

个本科专业,

60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3

< p>个博士学位授权


点,

2

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点,

2

个博士后流动站,

2

个国

< br>家级重点学科,

9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2

个 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


科学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普通 高校哲社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为


培养杰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4



学校拥有一支 高素质、高水平、民族成分众多的师资队伍,有


正副教授

400

余名,硕士生导师

246

名,博士生导师

61

名,他们


具有良好的治学传统和学术风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成果卓

< p>
著。


硬件建设日新月异。新建的

15

层现代化图书馆,集现代化和


数字化于一身的文科大楼,< /p>

正在加紧建设的理科大楼,

发展迅速的校


园网络,设施齐全 的逸夫体育馆、大礼堂、大学生公寓等文体休息场


所,

构成了我校校园文 化的良好物质基础。

校园树木葱茏,

草地开阔,


建筑新颖 独特,

槛外山光,窗中云影

,这里正是读书学习之佳处。


多元一 体,和而不同。学校堪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和展示


中国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 重要窗口。全日制本科学生中的


70%

左右是少数民族。

56

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在校园汇聚一堂,各


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风俗 ,绚烂多姿的服饰、歌舞、以及琳琅满目


的民族特色小吃,

融汇成了民族 团结的交响乐章。

独特的文化氛围和


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

使每一位在校生尽享民族大家庭的温馨,

并且


历练出跨文化的视野。< /p>


各民族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每个民族所独有的本 民族文


化共同构造了中央民族大学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藏历年、彝族年、


古尔邦节、三月三等民族节日,每年一度的辩论赛、体育文化节、演


讲比赛< /p>

高水平的公开演讲、学术报告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学科前沿、


感受多元文化的阵地。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与国际联系的窗口,置身于


5



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学校已同

50

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


机构建立了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每年接纳

600

余名外国留学生来


校学习,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并不 断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良好独特的育人环境和对 素质教育的一贯重视,使学校得以向


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

合格的 建设人才。

学校迄今为止已有毕


业生

6

万 多名,

其中近

80

人相继走上省、

市、

< p>自治区以上领导岗位,


有的成为了国家领导人;

8500

< p>多人担任了县以上各级领导职务,成


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更多的 毕业生成为专家、

学者、

作家、

诗人、


演 艺明星或不同领域的优秀人物。


迎迓日出,

即与希望同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 p>
中央民族大学有着光荣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未来。学校正上下一心,


为建设 世界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追求。


主持人:谢谢老师。 听了邬老师的介绍,现在已经比较了解中


央民族大学的整体情况。

中央民 族大学的特点鲜明,

可以说是国内在


民族教育方面首屈一指的大学,

也会有考生和家长有一些疑问,

是不


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招生专 业和方向只和少数民族有关?能否给我们


介绍一下中央民族大学专业方面的情况。


邬惠娟: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大学,但 是


经过

50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现 有

18

个学院,


7

个系,

1

个预科部,专业覆盖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


教育等

10

个学科门类。

例如:

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法学院的法学、法学与英语双学位班、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人 力资


6



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 、文传学院的新闻学、对外汉语、物理与


电子工程学院的通信工程、

电子 信息工程、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生


物技术、环境科学、生态学、历史系 的历史基地班、民族学与社会学


学院的民族学、

博物馆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的少数民族语言文


学等等。


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专业以及报考技巧


主持人:是不是说除了少数民族学生以外,汉族的考生也可以


随意报考中央民族大学?


邬惠娟:是 这样的,汉族考生可以报考我们学校除了民语专业


和预科之外的任何专业。



主持人:可以报考任 何的专业,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央民族大学


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

民族只是 它的一个特色,

并不是以此为单一的


发展方向。

很多少数 民族考生有语言上的障碍,

是不是要读一个预科


之类的班?


邬惠娟:我再强调一下:民族类的学科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也


是我们优势所在,但是我们是综合性、协调发展的大学。部分汉语掌


握程度不高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报考我校的民族语专业,

如蒙文、


文、维文、藏学等,这些专业招收的都是使用民族语答卷的考生。还


有部分少 数民族考生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条件的限制,

可能暂时达


不到直接进入 本科学习的要求,这时,可以报考我们学校的预科。


主持人:预科一般是多少年?


7



邬惠娟:本校预科学制是一年,经过校内的 培养和考核合格之


后,即可升入本科专业,与普通本科生享受同等待遇。


主持人:很多少数民族考生来北京上学确实不太容易,他们非


常关心在北京的民族习惯包括饮食、

起居这方面的习惯,

是不是学 校


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呢?


< /p>

邬惠娟:是的,因为中央民族大学是

56

个民族都在这个地方


共同生活和学习,

所以学校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校园文化,

比 如许


多民族都有他们重要的节日,在学校都会举行。特别在生活方面,有


专门的清真食堂和地方、民族风味的餐厅等,为不同生活习惯、饮食


习惯的同学 提供品种非常齐全和美味的饮食。


主持人:您刚才说 民族学科除了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也是它


的优势,具体落实到专业上,到底有哪些具体 的专业,是民族大学的


优势专业呢?


邬惠娟:前面已经讲了,我们学校经过

50

年的发展,形成了

< p>
以人文、社会、管理学科为主干,以民族学科为特色,以应用科技学


科为先 导,综合发展的办学格局,刚才讲了有

10

个学科门类,

69


个专业,并且在

1999

年和

2004

年分别进入了国家

211

工程


985

工程

建设的重点大学行列。进入这个行列之后,学校的一批强


势学科由此得到了更大 的发展。

比如我们通过十五期间

211

工程


985

工程

建设,

组建 起了三个优势学科群:

围绕中国当代民族问题、


战略研究组建起了民族学 ,人类学、宗教学和法学学科的学科群;围


绕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组建起了语言文学、历 史学、民族学、民族艺


8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2 21: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3626.html

中央民族大学:考生有两次选择专业机会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