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年硕士《民族经济学》考试大纲
< p>I.考查目标
民族经济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
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
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
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民族经济理论问题和民族地区
区域发展的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
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
题三类。名词解释
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论述题
2 p>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p>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民族经济学
一、民
族经济学的主体、对象、主义、方法、主题、内容、范畴、体系
(一)民族经济学主体:
各民族有自主意识的劳动者
(二)对象:在明确经济的民族性前提下研究民族的经济发展
与关系的矛盾
(三)主义:在社会主义本质和原则指导下的各民族劳动者经济意识的概括
(四)方法:实证与抽象的辩证统一
(五)主题:探讨各民族劳
动者自主发展经济的目的、方向、根据、条件和方式
(六)内容:揭示和论证民族经济发
展及民族经济关系中的矛盾
(七)范畴:民族经济矛盾的层次与主干概念规定
(八)民族经济学的体系
二、经济的民族性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关系<
/p>
(一)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人类社会存在方式
(二)民族是经济的必
要社会形式和属性
(三)经济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四)民
族经济发展的动因与矛盾
(五)民族间的经济关系与矛盾
三、民
族经济的政治机制与文化内涵
(一)民族与国家:统一与差异
(
二)民族经济受国家政治制度的制约
(三)民族经济受本民族特殊政治体制、政策等制约
(四)民族经济以民族文化为内涵
(五)国家的统一文化对民族
经济的制约
(六)文化变革对民族经济的促进
四、生产方式与民
族的形成发展
(一)生产方式概念
(二)氏族和氏族联合体的采
集渔猎生产方式
(三)部族和部族联盟的游牧生产方式
(四)从
氏族到民族的农耕生产方式
(五)工业生产方式与近现代民族的形成
五、民族经济制度
(一)民族经济制度的划分标准: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
(二)民族经济制度的内容
(三)民族经济制度的演进
(四)民族经济制度和国家经济制度的统一与差异
(五)变革经济制度是
民族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六、民族经济体制
(一)民族经济体制
概念
(二)近现代民族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
(三)民族性对民族
经济体制的制约作用
(四)以自主积极的民族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七、民族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
(一)民族经济结构及其动态性和层次性
p>
(二)民族经济运行机制是民族经济结构功能的动态发挥
(三)民族
经济结构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四)各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结构是社会主义民族经
济结构的核心
(五)民族经济的投资结构与就业结构
(六)民族
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七)民族经济的流通、分配、消费结构
(八)民族经济的区域结构
(九)民族经济结构是民族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据
八、民族经济的经营管理
(一)政府对经济的总体调控
< br>(二)个体生产的经营管理
(三)私有企业的经营管理
(
四)公有企业的经营管理
(五)各民族经济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九、民族经济关系与交往
(一)民族间经济关系是民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二)国内民族经济关系
(三)国际民族经济关系
(四
)密切交往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民族经济国际交往的主权和利益冲突
(六)民族经济在交往中的融合与发展
十、民族经济发展
(一)民族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根据
(二)经济制度变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民族
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更新观念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必要内容
(四)民族经济发展中的自主与开放
(五)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特点的保持和传承
十一、现代经济大趋势中民族经济发展的共性与特性
(一)资本全球化
主导的现代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