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农业大学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规
划
p>
2016
年初,国家正式发布《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 p>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
,这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第一份
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部 副部长郝平指
出,
《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入 以“做好”
为核心的“提质增效”阶段,各单位要本着“踏石有印,抓铁留痕”
、
“一份规划,九分落实”的要求,做好顶层设计,认真落实完成。
南京农业大学
(以下简称南农大)
是一所教育部直属 全国重点大
学,是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摇篮。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
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 先、
弘扬学术、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先后培养造就了包括
54
位院士
在内的
20
余万名优秀人才。
< p>2015年,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
学、
环境 生态学、
生物与生物化学等
4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 I
学科排名
全球前
1%
,其中农业科学已 经进入前
1
‰,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进程中,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
与合作
,将学校国际化的传统优势和发展新思路、新理念相结合,不
断完善国际化战略,创新工
作方法和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规
划旨在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精神,做好我校
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
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
p>
一、南农大教育对外开放现状
经过几代南农人的努力,
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
础。截至
2015
年底,学校与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
91
所高校、科研院
所或政府机构建立
了正式合作关系;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与海外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p>
150
多所高校
(院所)
保持了科研和学术交流等合< /p>
1
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学校一方面
继续拓展和优化国际合作网络,另
一方面下大力气夯实和提升现有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p>
尤其是鼓励开拓
高水平、实质性学术合作。
目前我校建有< /p>
8
个国际合作平台,包括中
-
美食品安全与 质量联合研究中心,
南农大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全球
< p>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南农大
-
康奈尔中美技术转移中心,非洲农业研
究中心等。学校教授承担
5
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 划”(简称
“111
计划”)项目,年度聘请外国专家经费超过
800
万元,保障了
学校科研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做好“引进来”工作的同时,学校在“走出去”方面也取得一
< br>定成绩。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校积极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发挥学
科优势,
与非洲和东盟国家的高校保持了长期卓有成效的合作。
2008
年,我校获批为首批教育部援外基地;
2012
年,我校获得国家汉办
批准,在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建设农业特色孔子学院;
2014
年,获得
科技部批准,
在埃格顿大学建设 p>
“中
-
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
;
2014
年,获得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国
-
东盟教育培训中
心”。
学校在教育援外、
服务国家“一带 一路”外交战略的工作中有
效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国际显示度。
2012
年,
我校与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联盟协会 p>
(
GCHERA
)
合作设立了“世界农业奖”
,
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和奖励在农业及生命
科学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创新
工作,并取得突破性成就、促进全球
发展的学者或研究人员。
2013- 2015
年,学校已经成功实施了三届世
界农业奖的评选和颁发,为学校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003
年,我校正 式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始留学生教育。经过
十余年的奋斗,
我校留学生 规模已超过
700
人,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留
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学历留学生中,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
< p>80%
以上。
学校启动了以五大学部为模块的
50< /p>
门全英文课程建设;
“
高
级植物营养学”课
程
2013
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
牌课
程”
;四门课程入选“2014
年高校省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国
家重点学科各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
为提升留学生培
< br>
2
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 p>
尽管如此,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我校国际化整体水平还不高,
与世界一流
大学建设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具体表现为:
(
1
)人才培养国际化滞后,激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措施不足。
(
2
)教师队伍中的海外经历比例偏低,与国际化要求不相适应。
(
3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尚未取得突破。
(
4
)国际科技合作不够深度,引智工作停留在常规工作 层面。
二、南农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
《若
干意见》指出,我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是“以
顶层设计和落地措施为抓手,
以提质增效和完善治理为重点,
以加速
做强中国教育为核
心,
全面服务当合国家工作大局”
。
《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p>
》明确提出:
“加强国际交流
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
高交流合作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
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
规则、能够参与
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江苏省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也提出推进教育改革开放,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培
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
拓展
教育国际服务。
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正
在加速。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一步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加大了对了解 双边
和多边经济文化历史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中国如今已成
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第三大最受国际学生欢迎的国家,
陆续建立的 p>
中美、中英、中法、中欧盟和中印尼人文交流机制以及正在商讨中的
中非人文交流机制给出国和来华留学提供了更多更高的平台。
借助政
府支
持,
利用双多边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
才的机会
更加广泛。
近年来,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新形 势,
发达国家和地区
纷纷把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 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制定新一轮
3
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
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开放融合,
正在形成多样性、
< p>包容性、
世界性的教育文化。
而亚洲国家致力于二分的文化及教育模
式,
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力求保有民族传统文化。
为了 在世界文化
与地域文化中寻求平衡,
同时兼顾国际教育中的经济因素,< /p>
各国纷纷
采取不同措施,
在全球争夺优秀师资和生源。 p>
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举
措无疑为学校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
提 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带来了宝贵
的经验和启示。
三、我校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规划和举措
1.
目标
我校将以
和
“完善治理”
为核心,
响应< /p>
“一带一路”
倡议,
结合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 ,
全面提升学术国际化
水平,持续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完善培养体系,
切实推进高水平中
外合作办学工作。
2.
重点工作
开展“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提升”工程和“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工程,加强学校国际化内涵建设。
实施
“人才培养全球竞争力提升”工程
。
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
学的教育理念、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
< p>引入课程、
教材等海外优质教学资源,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p>
加强与海外名校
联系与合作,拓展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到
20 20
年基本形成多类型、
多层次、多途径的学生海外交流工作体系。
p>
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优化留学生国别结构。建成
2
个学科以上全英文学位课程示范体系,
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
设课程、
聘请外籍教师授课等措施,
提升英文授课专业课 程的质量和
水平。
实施
“国 际科技合作战略”工程。
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国际
科研合作,
争取并承担国际科研项目。
围绕优势学科以及拟重点发展
4
-
-
-
-
-
-
-
-
-
上一篇:南京农业大学大北农青年学者奖
下一篇: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