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网络视频检索与浏览行为研究
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
信息资源
已实现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的转变与普及。
随着三网融合与新 媒
体的发展,
当下社会的大众已经形成从集体观影向个体观影的过
渡,
大众的收视习惯越来越趋向于网络视频。
这必将推动网络视
频的高速发展。
2011
年,
中国互联网 观看网络视频的人数超过
3
亿,位居全球首位,比位居次席的美国高出<
/p>
1
倍。有关统计称,
到
2015
< p>年,中国网络视频观众将达5
亿,而视频将占据全网流
量的
83%
。
1
研究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设计
1.1.1
选点、取样
本研究选取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
根据各个高校情况,
立足
东北向南辐射,
选取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师 范大学、
吉林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师范
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共计
10
所
高校进行取样,其中一类本科院校
4
所 、二类本科院校
4
所、三
类本科院校
1< /p>
所、专科院校
1
所。调查采用整体抽样,根据男女
< br>性别比例、专业分布等项目按比例随机抽取。
1.1.2
调查工具与内容设计
本研究选用的调查工具为调查问卷,
根据实际将调查问卷分
为用户特征、浏览习惯、检索渠道、行为特征
3< /p>
个方面来设计问
题。
(
1
)用户特征:包含性别、年级、高校层次、 来源地、所
学专业等问题。
(
2
)浏览习惯:包含是否浏览网络视频、上网 时间、场所
等问题。
< /p>
(
3
)检索渠道:包含检索终端、检索渠道、常用检索网站
等问题。
( p>
4
)行为特征:包含查寻内容、检索后行为分析、查寻目
的、
检索方法、喜好分析、浏览感受等。
1.2
调查实施
本研究通过走访样本高校,
进行调查问卷的现场发放、
现场
作答与现场回收,以求达到调查结果的真实和准确。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
5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430
份,
有效
率达
86%
。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用户特征概述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 /p>
1
所示,
用户特征有如下特点:
(
1
)用户性别较为 平均,男女比重基本各占一半。
(
2
)所调查用户涵盖大学本科阶段的
4
个年级, 大一、大
二、大三年级用户所占比例较大,大四年级用户活跃度较低。
(
3
)实现了从专科 院校到一本院校全线覆盖,乡村到一线
城市全线覆盖,所得数据更能体现不同层面大学生
的不同特征。
(
4
)所包含专业十分广泛,不仅涵盖了依托于信息技术的
专业,也包括传
统专业,这使得调查结果更为准确。
2.2
浏览习惯分析
2.2.1
用户使用互联网时间及场所
关于大学生群体的每日使用互联网时间,有
38.1%
的人选择
60
~
120
分钟,超过
70%
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在
12 0
分钟以
内。而
69%
的大学生上网场所 是在寝室内。
大学生用户使用互 联网的时间及场所是由大学生的活动范
围及可支配时间局限性决定的,
由 于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体局限
于大学校园内,
可自由支配时间多为晚间,
所以使得大学生使用
互联网多为晚间
20
点~
22
点在寝室。
2.2.2
用户检索与浏览网络视频终端
用户超过半数使用笔记本电脑作为终端,
< p>可以看出传统的终
端依然占据主流,
而笔记本电脑用户高于台式电脑 用户的原因是
由调查的群体为大学生决定的。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
手机与平板电脑 等移动终端的占有率达
到了
25%
以上,这说明新型移动 终端呈上升趋势。
2.3
检索行为特征
2.3.1
用户检索网络视频渠道
2.3.2
常用检索网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