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大学 >

大学生户外1.1.8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2 10:00
tags:

-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季如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大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3

1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 p>
依据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

根据


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培养能在企、


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

并具有国际化视野


和创 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着“专


业基础平台化、专业技能 流程化、个性培养模块化”的教育主线,提


出了“四知四能”的培养目标,即具备管理、 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


管理知识,有一定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在企、

事业单位及政府部 门从事人力资


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 “四知四能”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构建了

< p>“3+1”


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生前

3

年接受以理论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规格培


养,培养主体以学校为主,以 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为主线;第

4

年实


行弹性培养,以企 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拉动,将学生的课程集中



1






?


创新能力

研究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 /p>

?

管理能力


?


管理知识

< p>经济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

法律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前

9

周,

从第

10

周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企 业实习,


积累大量的实践技能,毕业时能够实现“角色零距离”上岗,真正实

< p>
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围绕“3+1”的培养模式,

积极 开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


方法、

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构建了科学的理论课教学和实践


教学体系,

形成了人力资源管 理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


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教学和科研牵动外,

还通过全程导师制、


科研综合训练、各种 竞赛活动、社团活动,依托国家素质教育基地及


学生工作室等创新平台、

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


的;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协同 ,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


和动力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邀请业界导师 或企业人力资源专


员到校讲座,

以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探讨校企合作协同培 养应用型人才


的创新路径。

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由专业负责人牵 头申报、


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地


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现已获批


立项。


通过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达到了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


实践能力的目的,逐步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

1:注重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实践培养体系

< /p>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体现了

“课程模块方向 清晰、


课程间逻辑合理、

多元授课方式结合、

多种考核方 式并举”

的特色教


学模式。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

除了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开设公共基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 p>
础课和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的平台课,

还按照人力资


源管理流程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

在任选课中,

以五个培


养模块的设计为特点,

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

拓宽学生的知识 结构和


扩大知识面,

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专业课


程的建设方面还注重职业性的特色,

要求学生尽快取得 相关的职业资


格认证,已毕业的

2010

31

名学生中,已有

24

人取得了人力资源

管理师三级资格证书,2011

级已有

20

人通过了考试。


企业在人才招聘、

选拔和应用过程中非常看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


的动手能力,因此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


更强 调知识的应用能力,

以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


养,所以 实践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显得至关重


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专业 改革了传统的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


实践培养体系。


专业特色

2:科研促进教学,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p>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挥专业教师中青年博士比例较高、

科研能力

< p>
较强的优势,

形成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工作思路。

从大一入学开始就


给每位学生分配了负责创新教育、

实践教学环节、

科研及 论文研究的


全程学分制导师,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状态并进行创新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并注重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


在课 堂上及时用前沿知识更新教学内容,

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学年论


文和课程 综合设计等环节,引导学生加强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


练;

另外,

结合导师科研项目,

加强学生科研思路及实践技能的训练,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 p>
建立科学合理、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专业注重学生考研工作的前期引导、

中期指导及后期辅导的过程


管理,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师制工作机制》的相关要求 ,学分


制导师以一对一方式开展考研指导。

目前,已毕业的甘焕玲、谢丽 丽


同学分别考入中央财经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两所

211

重点大学攻读硕


士学位,2011

7< /p>

名学生已报名参加

2015

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


试。


专业特色

3:提升学生素质,打造“三位一体”特色教育


在素质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


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


任感 、使命感、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在能力要求方面,除了培养与


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力,还 注重培养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


等职业发展能力;

在知识结构 培养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尤为


突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现专业 培养目标需要的管理学、经济学、


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 ,

掌握法学基


本知识,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 解本学科


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并做到通晓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成果,

< p>
还在专业课程开设方面做到了四年英语不断线,

除了前两年开设的大


学英语以外,

大三开设了

《管理英语》

大四开设了

《英语口语强化》


等课程,

同时鼓励教师使用 外文教材或给学生介绍外文参考资料,


学生拓宽国际化视野奠定良好的 语言基础。

另外,

考虑到当前信息化



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 p>
时代的大环境,还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提高学生计算


机操作 能力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景平台的熟悉程度。


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 养目标出发,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建 立分层次、

相互衔接、

科学系统的

“五个三”

(即三个实践课堂、三种技能培养、三类师资要求、三种考核方式、


三种效果评价)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三个实践课堂

三种技能培养


三类师资要求

三种考核方式

三种效果评价


实验课指


导能力


大赛指导经验


基本软 件使用

综合评价


校内实验室

上机操作

能力


组织协调


能力


职业化能力


校内大赛与


活动


校外实

践基地


实验报告

网上反馈


校外兼职


企业教练


实验操作考核


.


师生座谈


2 “五个三”实践教学体系


( 1)三个实践课堂:

搭建了

“校内实验室,校内大赛与活动和

校外实践基地”

三类实践课堂。作为管理类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能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收集相关信息,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各种竞赛活动、

参与各种社团和协会,

注意锻炼各种管理能力、

学习


能力、

创新能力,

以此提升就业竞争力。< /p>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


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用友杯

ERP

国家级大赛、

大学


生 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

企业管理国际挑战赛、

职业生涯设计规划


大赛、英语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屡获佳绩,

共获殊荣

106

< p>项,其中


国家级

14

项,省级

13< /p>

项,市级

15

项,校级

50

项,院级

14

项。



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2 10: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3005.html

1.1.8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分析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