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马加爵事件后的深思
因为要写观后感,所以一直和朋
友讨论着马加爵,几乎都说他
该死、心理变态、神经并脑不好、杀人狂魔……我无法理解
他们的
看法,只能拼命的说马加爵不坏,却不从从时间的本质上来看待问
题,对于马加爵我感到的是痛心,看着他的遗书,鼻子会酸,看着
他述说他的没
钱买鞋子的情况我很震撼……
其实在我刚开始了解这个案件的时候也被
他蓄谋良久,残忍杀
害三位同床室友,事后又留下血手印,逃离而去的手段而震撼,潜<
/p>
意识像许多人认为那样他就是一个心理极不健康的变态,是杀人狂
魔。但是在后来跟深入的了解后,我发现案件本身并不像媒体所呈
现的那么简单,而我之
于他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作为一名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应
该用跟长远的眼光来看
待这个事件,分析事件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
< /p>
我们首先来看看马加爵的成长:出生贫寒,成绩一贯优异,顺
利考
入重点大学,满心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一个“人穷志不
穷”的农村青少年俨然在我
们眼前。再看看他的家庭背景:极度穷
困,父母皆为文盲,但对教育很是重视,对马加爵
寄予厚望。
我国政府的确是一直在致力于教育的公平化,贫苦子弟通过
自己
的努力和社会提纲的教育真的有机会改写自己的命运吗?但是事实
< br>上像马加爵这样出于农村的学生,明显地处于弱势群体,在进入学
校后,往往容易
遭受同学的歧视,嘲笑。所以单靠政府制度上的规
范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我们全社会
人共同的努力。
再从学校方面讲,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之处,教书是为了
育人。
学校本该是书香气息浓厚的地方,但是当下大学真的是这样么?震
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以及复旦大学投毒案等不都是发生在大学?不
都是出自大学
生之手么?当今大学往往智育成为重点,德育则显得
呆板单调而不被重视。而从这事件我
们可以得出学校在教育学生专
业技能,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时,万万不能忽视学生的
人文素
养以及心理健康。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
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刻。学校以及整
个社会应该为我们的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不是各种“土
豪跟我做朋友”的拜金主义、功利实用的思想充斥和享乐、虚无、
p>
快餐式的生活态度。
而
从马加爵个人方面来讲,他一直存在着人际交往的问题,他
总是认为大家都在鄙视他,嘲
笑他。这种情况可能确实存在,但是
也是因为他自身有一种自卑感存在。他虽然有通过学
习玩电脑游戏
等来拉近与同学的距离,希望以此来得到同学的尊重,但是这恰恰
也是他认知的偏差。游戏玩的好,人家就尊重你吗?钱多人家就会
尊重你
么?我只想说赢得他人尊重的途径很多,但以上两种绝不是。
而且他如此冲动的行为,破
灭的是
4
个家庭。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
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识品质,获得承受
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
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像马加爵那样因为冲动而断送自己的一生。也可以适当的参加
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马加爵的做法是违背法律的,但在很多人
看来他又是值得同情
的。然而法律的制裁是容不得一点虚假的。唯
愿生者 吸取教训,死
者安息。
-
-
-
-
-
-
-
-
-
上一篇:《哈里布朗》观后感——犯罪心理
下一篇:为了我们的明天的观后感怎么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