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高校食堂
高校食堂推“一人食”餐位,“独食”值得尊重
开学伊始,浙江一所高校的食堂推出“一人食”餐位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点赞称“一
人食”食堂解决了喜欢一个人吃饭的同学的需求,也
有网友认为“一人食”影响了学生们
社交的机会。
9
月
12
日,该学校
食堂相关负责人称,
“一人食”座位的设置系回应学生的需求,同时提
< br>高食堂座位的利用率。(
9
月
14
日
央广网)
高校食堂推出“一人食”餐位,部
分网友认为会影响社交,有人说:
“在学校都学不会交际,毕业之后怎么办?”
“这种需求满足干嘛?培
养出大学毕业还不会与人沟通的巨婴吗?”
我以为,
“独食”
值得尊重,
学会“独处”“独乐”,
才是交际的基础。
“独食难肥”“独食无味”已经成为口头禅,但未必
就是真理。对
不少人来说,“独食有味”才是常态。“多人食”貌似热闹,但也有可
p>
能是“无效社交”的相互敷衍、委曲求全,或者“圈子文化”的相互吹
捧、曲意攀附。也就是说,对志同道合者而言,
“多人食”比“一人食”
往往更有味,
这样的社交可以称之为有效社交。而彼此完全不认识却要
拼桌吃饭,或者彼此无共同语言却要勉强凑在一起用餐,这样的社交则
是无效社交,如此
“多人食”只会更加食之无味。
第
1
页
共
10
页
< br>“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样未必是真理。就拿马云退休告别演出来
说吧,他一个人
独唱或者独自看明星表演,显然不如跟阿里巴巴众多员
工一起度过更开心。
为什么?因为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意愿、
兴趣来安排
的,
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别人都是陪衬,
最尽兴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所谓的“众乐乐”并非平等的快乐。倘若有人当天并不想参与,或者不
想看马
云的演出,
但又不得不参与其中,
那么,
他不仅感受不到
“众乐”
的快乐,反而盼着早点结束,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p>
对大学生来说,必要的“社交”固然不可少,但更迫切的是充实自
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一个连自我都没有的人,却想着靠凑热闹来
刷存在感,很有可
能本末倒置,事与愿违。更何况,除了吃饭,大学生
要搞交际,大有机会,比如上课就不
可能独自一人。又何必因此担忧他
们毕了业都不会与人交际?动辄担心年轻人成为“巨婴
”,这种虚妄的
优越感与瞎操心,又何尝不是“巨婴”心态的表现呢?
总之,“独食”可以有味,“独乐”可以快乐,任何“交际”都应
该建立在学会独处和充实、
丰富自我的基础之上,
否则,
为交际 而交际,
既可能失去自我,
也很难收获真正的友谊,
更锻 炼不出什么
“社交能力”
。
第
2
页
共
10
页
高校食堂设最低消费,后勤社会化的“度”在哪
8
月
26
日,
在陕西西安,
西北 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多名学生爆料称学
校食堂饭菜价格高,且还设有最低消费。
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
院对于此事做出回应,已责令商户立即
下调了饭菜价格。
此前,该校食堂还被爆出有一女子披头散发、身穿低
胸装给学生打
饭,场面十分不雅观。这种种现象,本不应该出现在高校食堂。而该校
p>
在之后的解释声明中表示学校将责令“商户”下调饭菜价格、该低胸女
子乃是“商户”家属,这一系列不规范现象的出现,好像都被归结于学
校后勤服务外包
给商户这一事实。可问题来了,后勤服务外包后,校方
在后勤管理上还应该承担多少责任
?学校食堂管理条例是否应该由校
方和商户商议决定?后勤市场化的“度”在哪里?
p>
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比外面还高,且还设有最低消费,这件事情显然
超出了后勤市场化的“度”。高校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消费能力有限,
而
食堂作为给学生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的部门,
由于有国家的补贴,
一直
保持着相对低廉的价格。因此,哪怕是食堂承包给商户,食堂的最重要
功能还
是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不是商户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食堂经营者
要生存、
要赚钱可以理解,但必须有个“度”。毕竟高校食堂不是真正
地“市场”,毫无经济来源
的学生也不是“消费者”,不能用通过抬高
饭菜价格、设置最低消费这样具有垄断嫌疑的
方式来牟取利润。
第
3
页
共
10
页
自
1999
年起,随 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成为
了改革的重要形式。
这种 制度本应该成为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工具,
有利
于节省高校的人力、物力,
集中精力到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责上来。可近
年来,高校食堂总被爆出各种食品安全、经营
管理方面的问题。让我们
不得不反思后勤社会化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高校将食堂外包给商户,并不等于可以做“甩手掌柜”,只是可以
减低自己的管理成本。就这件事情来说,上调食堂饭菜价格、设置最低
消费这
样的决定应该由校方跟商户共同商议后决定是否应该执行,
食堂
饭菜定价
也应该征求学校同意。同时,校方应该在平时建立专门的监管
部门,就食堂卫生、食品安
全、饭菜价格、服务等各个方面履行好监督
职责,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而不是等事情被
“闹大”后才成立经营服
务质量监督委员会,未免有失职的嫌疑。
p>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食堂更是保证师生正常学习工作的后援力
量
。高校应该与商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各负其责,把握好后勤“市
场化”
的
“度”
,
才能真正发挥这种制度的优势,
让学 生的学习没有
“后
顾之忧”。
第
4
页
共
10
页
高校食堂设置“最低消费”
,考虑学生感受了吗
8
月
26
日,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多名学生爆料称学校食堂饭菜价
格高,且设置最低消费……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后勤安保部一名工作
人员告诉
澎湃新闻,
之前该校食堂一些档口确实存在不规范问题,
学生
反映后,学校已经作出处理,部分饭菜的售价正在调整中。(
8
月
< p>28
日
澎湃新闻)
浏览网上对此事的诸多议论,似乎主要是因为设置“最低消费”发
生在学生食
堂,人们是否可以反问,社会上酒楼饭店的包间就可以如
此?
实际上,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就明确“包间最低消费”
“开
瓶费”属于强制性消费。
2015
年
7
月
2
日,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
颁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
》正式实施,第
12
条明文规定
“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
低消费”
,
发生此种行为将面临最高
3
万元的 p>
处罚。
高校后勤的管理者们也许对此类法规不甚熟
知,但强制消费是时下
消费者维权的一个“热点”应该明白吧。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学
生食
堂经改造后于
8
月
23
日开始试营业,部分饭菜价格偏高,且设置“最
低消费”
,
< p>这样的事情就是从常理上去判断,也应该是有问题的。
看来,
关键还在于平时疏于管理,以为商户们引进后就可万事大吉。
第
5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