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高考生必看
各科如何达到
985 211
的录取最低分
1
语
文
根据最新的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
985
大学,语文至少不能低于
110
分!
一
.
对于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
具体说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言实词
阅读文言文需要的实词来自:
学过的文言课文、
《考纲》要求掌握的
120
个文言实词和
练习过的文言语段。
由于实词过于繁多琐碎,
放在语境中更容易 理解记忆,
所以需要反复诵
读这些内容,复习重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p>
例如
文言阅读中经常作为得分
点出现的“论”字,其“判罪”这一义项,来自必修四《苏武
传》一文中的句子“会论虞
常”
,对课文很熟的话,理解和翻译都不成问题。另外,对在文
言文阅读
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如与政事、
官职等相关的实词,
可以进行一些概括归纳, p>
以强
化记忆。
(二)古代文化常识
因为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出
现在文言、
古诗阅读中,
在现代文中并不常见常用,
理解记忆 p>
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即便记住了,也常会遗忘,所以要反复进行复习。
不仅要复习课文中出现过的,还要复习科举教育、
风俗礼仪、
< p>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方
面那些未必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
2016
年考到的“ 移疾”
,作为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语,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过。古代文
化
常识虽然内容庞杂,
但要求掌握的限于常识,
比较生僻的内容就不再是常识, p>
积累的必要
性不大。
(三)名篇名句默写
理解性默写经常出现的问
题是:
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
出现错别字。
因此,< /p>
背诵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例如
《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
《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
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义就不会错了。
p>
1
另外,针对前期在
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掌握。如《劝学》中的
“而致千里”
“无以至千里”两句中的“致”
“至”二字,
《登高》中的“霜鬓”等。
(四)成语
一些近义成语原
本就不易区分,像“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
“一视同仁”
“一概 而论”
等。因此,在复习成语时,除了要了解意思,更要掌握其特定的用法,如适用对象
、感情色
彩、褒贬谦敬等。
二
.
现代文阅读
阅读类题目,
应该强化答题规范。
无论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的 阅读,
答
题都有其特点和规范。
就客观题而言,
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落实每个选项中的理解和 说法是
否正确,切不可无视文本,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加以判断
;确定错误选项时,不能认定某个
选项错了就立即确定答案,
一定 要在落实所有选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抓大放小”
,
确定答 p>
案。
就主观题而言,一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
求。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和“总结×××的形象特点”看似都在问人物形
象,但答题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
物形象,再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后
者直接进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规范作答。
在答
题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
文本虽然可能都要进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条理清晰,表述严密,
逻辑合理,语言通畅,但
表述的用语体系是不同的。
例如小说中“设置情节”
“ 形象特点”
,传记中的“组织材料”
“精神品质”等就是这种
区别的体现。
三
.
文言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最能体现考生的文言水平。
p>
翻译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联系上下文,
以
便把握大意;关注得分点,力争准确翻译;调整语序,补出省略的部分,让语句连贯流畅。
因为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较多,
尤其是主语经常省略,
所以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动词 ,
以便顺藤
摸瓜,补出主语。
四
.
古代诗歌阅读
< br>古诗阅读要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规范作答。诗意读懂了,做题就容易多了。在阅读时,
不能像文言文一样去翻译诗句,而是要找出诗句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再看
< br>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这些形象的,
从而读懂意象;
最后再看上下句 、
每一联之间的
关系,这样就可以很快读懂诗意,把握作品的意境。
p>
2
例如
叶梦得《水调歌头》中“霜信报黄花”一
句,诗人选择的形象是“黄花”
,即菊花。
“霜
信”
p>
是霜期来临的消息,
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稍加思索,
就知道这句 是说:
菊花开放,
带来了霜期来临的消息。
在准确理解诗 意的基础上,
再去按照题目的要求规范作答就可以了。
例如意境类考题,
一定要先表述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再说明景象的氛围特点,< /p>
最后结
合手法阐明作者融进的思想感情,
点出该手法又产生 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而且用语要使用
诸如“雄浑开阔”
“宁静恬淡”
“凄清冷寂”等表现意境的专业术语。
五
.
作文
(一)积累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写议论文。
议论文重在说理,
而说理的基础是占有材料。< /p>
另外,
不同的时代有不尽相同的主流价值观,
当代的主流价 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
此,要围绕核心价值观多积累一些作文素
材,
并注意素材的典型性和现实性。这样,作文才
能有说服力和针对性。
(
二
)
强化结构意识
高考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
800
字。
因为答题时间紧张,
有些同学不注重谋篇布局。
事实
上,议论文严谨的结构能显著增强说理的逻辑性,因而也会赢得阅卷老师的
青睐。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
对照式和层 进式。在这个阶段,可以精选一些作文
题目,
列出作文提纲,
< p>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例如提出论点和分论点,
列出准备使用的素材。
六
.
书写
< br>对语文而言,清晰工整的书写至关重要。高考虽然是网上阅卷,但赋分的是阅卷老师,
潦草的书写不光难以辨认,
也会造成阅卷老师对书写者答题水平的误判。
因此 ,
书写对语文
答题的伤害是无形的,
也是痛切的。
书写习惯差的同学,
可以在这段时间好好加强书写练习,
确保字
体清晰工整,能够辨认。
2
数学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
p>
985
大学,数学不能低于
130
分!
1
、回归课本,拓实基础
抓基
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复习
,
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 /p>
,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
与方法,是复习的
3
重中之重。这一步一定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
p>
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函数为例,
学习函数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有:
< p>函数的概念,建立函
数关系式,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奇偶性、单调
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学会利用图像
即数形结合。
而求值域与最值有几种方法,
重点是利用二次函数,
利用基本不等式,
利用函数的单调
性,特别是导数法,这些都必须在自己的脑中形成一个清
晰的思路与网络。
2.
抓住重点内容,注重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主体内容是支撑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部分,
这些内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点考
的。像关于函数
(
含三角函数
)
、平面向量、直线和圆锥曲线、线面关系、数列、概率、导数
等,
把它们 作为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来处理,
要一个一个专题去落实,
要通过对这些专题的复< /p>
习向其他知识点辐射。
3.
重视错题本,及时整理
(
1
)要及时对做错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尽快订正。
比如,
在讨论有关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问 题时,
许多学生漏掉了
q=1
这种情况,
这实际< /p>
上是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不熟练所造成的,
假如能真正掌握此公式的推导 过程,
熟知其特
点,在做题时,是不会轻易漏解的。
< /p>
像这些错误,如不经过仔细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后还会犯同样错误。
对做错题目
的及时反馈,是复习中的重要一环,应引起广大考生的普遍重视。
(
2
)对相同知识点、相同题型考题的整理,也是 复习中的重点
许多知识点,在各类试卷中均有出现,通过复习,
整理出它们共同方法,减少以后碰到
相同题型时的思考时间。
如:设函数
f
(
x
)是定 义域为
R
的函数,且
f
(
x+2< /p>
)
[1-f
(
x
)
] =1+f
(
x
)
,又
f
< p>(2
)
=2+
根号
2
,则
f
(
2006
)
=________
,在此类题目中,要求的数与已知相差太大,要求出结
论,必定有周期性在里面,因此先应从求周期入手。
在复习中,如
能对这些相同题型的题目进行整理,相信一定能提高应试时的准确性。
(
3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整理
近年来,
高考中明确指出知识考查的同时要考数学思想方法,
这其 中主要包括:
函数与
方程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 法、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等思
想
方法。平时在复习中,
如果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应试能力,
还 能真正
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
4.
熟悉题型:每种题型解题方法不一样
选择题排除,填空题猜测,大题写知识点和公式。
下面说到具体的应试技巧,
当你面对一道题时,
真的不知道准确答案,
对于不同的题型
也有不同的方法。
选
择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有四分之一对的概率,
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这个概率,
当 然,
排除肯定不可能对所有题是一个很好使的方法。
填空题可以根据题干 进行猜测,
当然是在你
不会的情况下。
对于大题,
完全无从下手,
也可以把你知道的知识点,
或 是公式写上,
不一定就用到了,
也能赚两分。最忌讳的就是留空白,
p>
不会就完全不动笔去写,
留下一大片空白在那里,
阅卷
老师生气,你的分就无望了。
5.
关心教育动态,注意题型变化。
< br>由于新增内容是当前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内容,
因此它们都是高考必考的 p>
内容,
因此一定要把诸如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 与框图的基本
要求有目的的进行复习与训练。
3
英
语
< /p>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
985
大学,英语不能 低于
125
分!
1
、单 词、词组复习不可少。着重高频词汇的复习,可以抽出时间专门背诵高频词。
“很
熟的看一下,生疏的最好动手写一写。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p>
2
、整理以前考过的试卷,回顾错题。可以翻看一下错题集,重新做一下以前 的错题。
”
同学们要把学过的知识复习掌握好,这是考好英语的基础。<
/p>
3
、坚持每天进行英语听力训练。语言是需要反复加强记 忆的,坚持天天听英语,增强
语感和熟悉度,对英语考试很有帮助。
< /p>
4
、写作积累与训练。分题材进行回顾、总结,最好各类型的范文能背诵、 掌握一两篇。
近年来,
高考话题贴近考生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
为了保证测试公平,
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
命题情境的切入点,
p>
倾向半开放性写作。
同时,
民俗文化内容有关的文章越来越多出现在高
考语文和英语作文,
这是一种命题趋势,
大家在复习的时 候最好留心下相关题材的文章。
用
英语介绍中国文化,
让 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是一种命题趋势。
考生应着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和民
俗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法。
5
5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训练。其一、进行自己相对较弱的题型的解题训练;其二 、训
练解题技巧熟练度,
限时答题的精准度。
英语阅读量 大,
因此考生要合理分配每个题型的时
间,在日常训练中做到心中有数。
6
、突出基础题复习,如语法、改错。基础题目不失分 ,拿满分
文综
< p>
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想上一所不错的
985
大学,文综至少不能低于
240
分!
4
政
治
一、<
/p>
汇总时政热点,
兼顾即时热点与长效热点。
政治学科的最大特色就在 于和国内外重
大时事的密切结合。
高考命题注重能力立意,
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
导出新设
问,要求考生解读和整合
信息。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能力等热点多年从不同
角度反复考查。
二、梳理筛查知识网络,既要把握宏观体系,也要深入
微观结论。在高考设问中,宏观
背景、
微观切入依然是主流,对于运用的 知识有比较明确的范围要求。
强调基础知识、
基本
概念的
考查,但又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突出知识的自由裁剪和答案的生成性。
< br>三、适当练习,
提高应试能力。
文综作为三科合卷的综合能力测试,思考量 和书写量都
较大。
同学们每天可五十分钟限时训练一套“
1
2+2”模式习题,重在训练审题、抓材料关键
词、
多 角度分析和学科术语表述。
另外,
同学们应善于总结各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 法,
并提炼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解题程序步骤,通过练习内化为自己的答题习惯。
四、规范答题,
确保细节之处不失分。在往年的高考阅卷中,< /p>
经常出现考生因基本理论
记忆不准确不全面、答题格式步骤不规范而无谓失
分,如将“认识具有反复性”表述为“真
理具有反复性”
,基本理论与试 题背景材料脱节,甚至出现擅自更改题号、答错位置等程序
性的错误。因此,在同学们应
严格要求,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只有
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将高考
当作平时考试,水到渠成。
五、增强自信心、保持平常心,树立健康的应试心态。
5
历
史
6
历史考高分的七个关键点
1.
把握历史课的主要内容
历
史的学习是有规律的,
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地点、时间、
人物、< /p>
情节
和作用。
掌握了这些基本点就掌握了一个历史事件的主 要内容,
也就掌握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2.
建立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
同学们学历史是一课一课地学的,
学的往往是一些单独的历史事件,
学完一个单元 或一
本教材之后,
它就是一段很完整的历史,
这时就可以 根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归纳整理,
形成
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
这不仅对加强记忆很重要,
对加
强理解也是很重要的。
3.
学会历史的分析
方法。<
/p>
我们学习历史,目的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
开阔视野,
而且要学会历 史的分析方
法,这样就能系统地从历史事件出发,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p>
就能从错综复杂
的历史变化中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历史发展的必要性
。
4.
做好笔记,善于总结。
我们在学习中要做好课堂笔记,
笔记要记得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
能把与整个历史时间
有关的因素都勾画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消化知识。
5.
规范答题过程
p>
高考文综测试时,时间紧、题量大、强度高是每一个考生都将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有
限的练习中,把握好答题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①向仔
细审题多要
1
分。
如选择题:
审清题干时间范围、
看清关键词(正向还是逆向)
、
仔细推敲各个选项、确定
符合题干的最佳选项。
②向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多要
1
分。
如非选择题:
一是从材料中归纳提炼答案,
二是
结合所学的知识整理答案,
三是材料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整理答案。
当材料观点与所学的知
识不一致时,要以材料为准,尽量从材料中找出答
案。
③向理清思路、
严谨归纳多要
1< /p>
分。
例如非选择题:
审题后,
把思考问题的角度确定 好,
下笔前判断好对知识的取舍。每一小问所设的分值往往会提醒你需要答出几点要点。
④向语言表达的准确、规范多要
1
分。 如非选择题:审题再好,思路再明确,所用知识
判断再正确,
最终都要用 文字表达出来。
而历史语言表达是否准确、
规范决定了得分率高低。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