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理(解析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1 12:14
tags:

-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蒙而著)


2016

10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 理



一、单选题:共

25


1



下列产业部门中,最需要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 区位的是



A.


服装加工



【答案】


D


B.


有色冶金


C.


汽车制造


D.


软件开发



【解析 】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A


项 服装加工的主导区位是劳动力导


向型故


A


错。而


B


有色冶金的主导区位是动力故


B


错。而


C


项的主导一般多以市场为


主故


C


错。


D


的主导区位是技术导向,故


D






2



科学家最近发现,

距太阳


4. 2


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

宜居行星与


比邻星相距约


700


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


1000


倍。完成下题。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


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C.


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行星适宜居住的条件,

可以参照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进行分

析:

日地距离及昼夜交替的周期决定地球上适宜的温度,

而此题材料重在描述 比邻星的


强度及宜居星与比邻星的距离,

它们的距离远近直接决定了宜居 星地表的温度,

而温度


是星球上是否适宜居住的重要条件故选

< p>
A


而其他选项均与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无关,


故不选


B C D






3


.< /p>


下图为城市风向频率与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图。完成问题。



B.


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D.


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




图中布局合理的是



A.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城市中污染大气的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相对方位的布局。


A

< br>项的主


导风向为南风和北风,

当主导风向为北风时工业区污染居住 区,


A


错。


B


项主导风向


为东南风和北风,当北风时工业区在居住区的上风向,故< /p>


B


错。


C


项的主 导风向为东南


B.



C.



D.




风和东北风, 当盛行东南风时,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上风向故错。

只有


D


项符合,故



D






近年来,

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

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


用地指标


(


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 地


)


,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


衡。完成问题。



4



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C.


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 p>
5



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B.


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D.


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②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



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


①②



【答案】



4



A


5



B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4



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防止乱占耕地,

< p>
A


对。


我国中小城市应加快发展,故


B


错。根本目的不是区域的协调发展,故


C


错。而


D



明显不是目 的,故


D


错。



5



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不能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故①错,能够优化土地资


源的空间配置,故②对,并且提高了农村的土地利用率,故③对 ,土地资源是无法进行


区际流动的,故④错,故选择


B


项。





6



下图为浙江省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影响浙江省高速铁路选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农业发展水平



【答案】


B


B.


城镇分布


C.


原有铁路走向


D.


地形地貌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是


重要因素 ,而社会经济是决定性的因素,科技是保证。我国高铁技术水平高,所以自然


条件不在是 影响高铁选线的最主要因素,故


D



B


错。农业不是该区域经济的主体,


所以不选

A


。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数量多,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所以为了城镇


之间的高效联系和经济的一体化而修建高铁,

而高铁运输需求大且速度快,

很好的促进


了沿线城镇经济和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故选


B






7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 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完成


问题。




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p>


3S


技术的应用:要确定水库的具体位置需要

GPS


具体定位,而


对数据具体的分析需要


GIS


最终分析得出结论。故选


B


3S


技术指的是


RS

< p>


GPS



GIS


,故排除


C



D


,而


A


中的


RS< /p>


技术主要是对一片区域的地理事物的信息数据进行


的搜集,而


GPS


主要是对点的事物的具体定位,所以


A


错。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



垃圾洲


”(


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

)


分布示


意图。完成问题。



B.


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技术、虚拟现实




8




垃圾洲



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p>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



2011


年日本发生


“3.11”


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


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A.


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答案】



8



C


9



C


【解析】



8



主要是来自陆地上人们的生产生活会排放大量的固体垃圾,

垃圾通过径 流带至海洋,


故选②,

这些固体漂浮物又通过海水的运动即洋流被带至同 一海区,

形成垃圾,

故选③。



9



这些漂浮物所在海域的洋流成因是盛行西风的吹拂形成的风 海流,故漂向东北。





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



林海雪原

< p>


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


< br>风吹草低现牛羊



的景


观。完成 问题。




10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11



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


海拔



【答案】



10



C


11



D


B.


热量


C.


土壤


D.


水分



【解析】



10



此题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域规律,所以首先应确定地理位置,该地处于< /p>


大兴安岭的东侧,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


C




A


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故


A


错。


B


答案是地中海气候的植被故


B

错。


D



案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 植被,故


D


错。


11



此题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域规律:由沿海 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甲地的自


然景观主要为森林带,

乙地的为草原带,< /p>

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距海远近而引起的水分


的差异,故选


D



A


C


明显不对,

故排除。


B


选项热量是由于纬度位置不同而引起


的,故

B


错。





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


(


相对于


1971


< br>2000


年平均值


)


变化图。完 成问题。




12


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A.1900

1910



B.1910



1940



C.1940

1975



D.1975


< p>
2010




13



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

< br>


A.


纬度较高



【答案】



12



D


13



C


B.


海拔较低


C.


陆地面积比例较大


D.


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解析】



12



此题考查概念



距平值

< p>


及坐标图的识读。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应该是一定时间曲线


距平值上升最大的,故选


D


。而其它时段的气温距平 值几乎没有变化,故不选


A



B



C



< p>
13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

< br>:


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而北半球气温变


化较大的原因是陆地面积较大,且人类活动较多,

故选


C


。而


B


的说法明显不对故排除


B


此题是北半球与全球相比故


A


不对。

而森林覆盖率大会使温度变化小故不选


D


选项。






总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 比。

下图为我国


2005


2014


年抚养比变化图。完成问题。




14



图中 信息反映了



A.


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


< p>
B.2010


年前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 br>


C.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 /p>


D.2010


年后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15



我国于


2015


年开始实施



全面二孩



政策,预期


2025


年比


2014




A.


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



C.


老年抚养比明显下降



【答案】



14



C


15



A


B.


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



D.


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增多



【解析】



14



此题考查的是坐标图识读和抚养比概念。由图可知总抚养比


2010


年之后呈上升趋


势,故


A


错。


2010


年前总抚养比的变化受人口自 然增长的影响,故不选


B


。老年抚养


比 呈上升趋势,

主要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老龄化有关,

故选

< br>C



2010


年后总抚养


比的变化也是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故排除


D




15



全 面二孩政策放开,

会使出生率上升,

少年儿童的数量增多,

所以少 儿抚养比上升,



A


对。





下表为

< p>
2014


年我国三省


(


市 、区


)


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完成问题




16



影响 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农业发展水平


B.


人口自然增长率


C.


工业发展规模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7



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


高新科技



【答案】



16



D


17



A


B.


交通状况


C.


自然资源


D.


人口规模



【解析】



16



影响表中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数据是人均


GDP


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而它们又反映


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故 选


D


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海比辽宁高,

但经济发展水平却低,


故不选


B


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A


错。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并不能反


映工业规模的大小,故排 除


C




17



由图表可知,

上海的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故排除


C


项。

而上海科技先进,

经济发达,


高新技术是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1 12: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1091.html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理(解析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