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
2008
届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作者
:
佚名
阅读数
: 240
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高峰又要到来了。由于今年受全 球金融风暴的影响,
2009
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整体会比较严
< br>峻,较高层次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了更好地帮助我校
2009
届毕业生求职择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择
要公布
2008
< p>届毕业生的升学就业情况,供全体师生参考借鉴。
截止到
8
月
31
日,我校
2008
届共有本科毕业生
5384
人, 硕士毕业生
4192
人,博士毕业生
1491
人。 本科毕业生
中有
35.96%
在国内读研,
10.94%
选择了出国,
直接参加就业的本科生有
80.8 7%
到各类企业工作;
绝大多数的毕业研究
生选择直接参
加就业,其中硕士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占
66.75%
,博士毕业生则主要 集中在高校
(44.02%)
、科研设
计单位
和医疗卫生单位
(11.52%)
就业。< /p>
2008
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 br>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情况
2008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
193 6
人录取为国内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录研率为
35.96%
,比
2007
届(
33.39%
)有较大 增长。国内升学比例最高的三个学院分别是:生科学院(
67.31%
)、医学院 (
63.41%
)和药
学院(
57.83 %
);
升学比例最低的三个学院分别是:外语学院(
13.33%
)、传媒学院(
19.15%
)和管理学院
( p>
20.79%
)。
若不考虑免试研究生的比例,实际考研录取
率最高的三个学院依次是:信息学院(
16.40%
)、生仪学院(
15.61%
)和
计算机学院
(
14. 42%
)
;
考研录取率最低的三个学院依次是:
动 科学院
(
0.00%
)
、
生科学院
(
1.92%
)
和医学院
(
2.44%
)
。
2008
年共有
86
所院校和研 究单位录用了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去向比去年(
74
所院校和研究单位)略 有扩
大,
但留在本校读研的比例仍占
77.43%
。
录取人数超过
10
人的院校或研究单位依次为:
浙江大学
(
1499
)
、
中科院
(
95
)
、
上海交
通大学
(
45
)
、
北京大学
(
39
)
、
同济大学
(< /p>
24
)
、
清华大学
(
21
)
、
中国人民大学
(
16 p>
)
、
华东师范大学
(
15
)
、
上海财经大学(
15
)、复旦大学 (
13
)和华中科技大学(
11
)。录取我校本科 生人数最多的
20
所院校或研究单位(占
全部录研人数的
95.45%
)名单和录取人数分布情况如下表
1
所示:
表
1
升学去向统计表(录取人数最多的前
20
所)院校名称
录取人数
院校名称
录取人数浙江大学
1499
华中科
技大学
11
中科院
95
南京大学
9
上海交大
45
厦门大学
9
北京大学
39
装甲兵工程学院
8
同济大学
24
北京师范大
学
7
清华大学
21
东南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16
西安交通大学
6
华东师范大学
15
北京协和医学院
4
上海财经大学
15
北京交通大学
3
复旦大学
13
北京外国语大学
3
出国(境)情况
2008 p>
届共有
589
名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
占毕业生总数的
10.94%
,比
2007
届的< /p>
500
人增加了
89
人,出国(境)率提高了
1.76
个百分点。我校本科毕业生近几
年出国留学比例呈稳步
增长态势,如图
1
所示。本科毕业生出国比例最高的三个学院分别是:竺可桢学院 (
34.48%
)、
生科学院(
23.0 8%
)和材化学院(
18.98%
);出国比例最低的三个学院分 别是:医学院(
0
)、航空学院(
0
)和药学 p>
院(
2.41%
)。
我校本科生出国(境)留学的主要国家(地区)是美 国
284
人、香港地区
51
人、英国
40
人、新加坡
27
人、荷兰
24
p>
人、德国和澳大利亚各
21
人、加拿大
18
< p>人、日本和法国各10
人、瑞典
7
人等。到美 国高校就读的毕业生主要集中
在密西根州立大学
14
人, 普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各
11
人,美国北卡 州立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各
7
人,其他名校如剑桥大学 、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东京
大学等均在
5
人以下;到香港高校就读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香港科技大学
17
人、香港中文大学
10
人、香港大学和香
港理工
大学各
8
人、香港浸会大学
5
人;到新加坡高校就 读的毕业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
22
人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5 p>
人。就业情况我校
2008
届本科毕业生共有
5384
人,初次就业率(包括升学和出国)为
96.56%
。除了在国内外升学的
2525
人
(占
46. 90%
)外,实现就业人数为
2674
人(占
49 .67%
),有
185
人待就业(占
3.44%< /p>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
业率最高的三个学院分别是:生工食品学院、航空航
天学院和机械能源学院。
●地区流向本科毕业生在浙江省就业的比例为
64.97%
;在浙江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中,有
70.43%< /p>
集中在杭州市就业,
11.04%
到宁波、
4.48%
到绍兴、
3.19%
到台州、
3.13 %
到温州等。到外省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上海市
(
30.83%
)、
广东省(
22.30%
)、江苏省(
13.08%
)和北京市(
7.51%
)等沿海发达地区,详见表
2
、表
3
。< /p>
●行业流向我校
2008
届大学毕业生就 业的行业流向总体格局如表
4
所示,
主要集中在各类企业,
达到
80.87%
(包括金
融单位),去高校就
业的人数继续回落(事实上,到高校工作的
19
人中,有
15 p>
个是我校“2+2”免研的同学),本科
毕业生进高校越来越困难。到行政部
门担任公务员的比例有了明显增长。
●到世界知名企业就业情况据不完
全统计,
到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共有
190
人,
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
(
28
)
、
中国移动(
20
)、中国建设 银行(
19
)、中国电信(
16
)、中国工商银行 (
15
)等国内的大型企业,外资企业中到宝
洁公司
p>
8
人,欧莱雅
7
人,三星
4
< p>人,其他如日立、松下、西门子、摩托罗拉、马士基、东芝等著名外企也都录用了1
到
2
位我校本科毕业生。另外,有
1
人进入世界知名的麦肯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就业,有
29
人进入四大会计师 事
务所(德勤华永
7
人,安永华明
1 p>
人,毕马威
11
人,普华永道
10
人) ,比去年(
33
人)略有下降。
表
2
毕业生在浙江省以外地区就业流向
地区
人数
比例
地区
人数
比例上海市
27130.83%
湖北省
7 0.80%
广东省
19622.30%
湖南省
7 0.80%
江苏省
11513.08%
云南省
7
0.80%
北京市
66 7.51%
黑龙江
5 0.57%
西藏
36 4.10%
陕西省
5
0.57%
新疆
27 3.07%
河南省
4
0.46%
福建省
26 2.96%
广西
3 0.34%
四川省
20 2.28%
山西省
3 0.34%
河北省
15 1.71%
甘肃省
2 0.23%
安徽省
14
1.59%
吉林省
2
0.23%
天津市
13
1.48%
江西省
2 0.23%
辽宁省
12
1.37%
贵州省
1
0.11%
山东省
11 1.25%
青海省
1
0.11%
重庆市
8 0.91%
总计
879100.00%
-
-
-
-
-
-
-
-
-
上一篇: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
下一篇: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2015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