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
院:
电气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年
级:
09
级
1
班
_
组
长:
袁鹏(
04
)
组
员:
赵波(
06
)
覃川(
09
)
指导教师:
欧声霞
2011
年
6
月
6
日
论文
成绩
评
语
年
月
日
目录
总论
.
....................................... .................................................. .................................................. ....
4
调查结果说明与分析
……………………………………………
..
…5
一.调查结果说明
……………………………………………………………… ……
5
(一)大一的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大二的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大三的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原因分析
…………………………………………………………………… ……
8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 /p>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参考文献
.....................
..................................................
..........................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 p>
附录
………………………………
.
………… ……………………
..17
一
.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样卷
…………………………………………………
.
…
17
二
.
< p>问卷分析…………
...
………………………………………… …………………
..20
三
.
心得体会
……………………………………
...
…………… ……………………
..22
总论
课题选择目的
。
当今时代,
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成为众人谈论
的焦点
,
对这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我们作为大二的学生也十分感兴趣。
< br>借此次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
我们三人一组进行了大学生恋爱观
的调查。除此之外,当然也有着学校的要求在里面,在众多可选话题
中,毫不犹豫的选
择了这个;同时,也是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大学生
的恋爱观,并通过此次调查对社会作出
一定的数据和结论。
我们从
2011-5-28
最初的问卷设计,到现在数据的统计和报告的
撰写一共十天时间(其中有几天并
没有调查)
;调查对象是贵州大学
蔡家关校区大一到大四学生;
调查范围是有关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的认
识,以及对其恋爱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方法
为问卷发放填写,从而根
据调查结果进行报告填写。
< br>课题调研、
分析和完形的时间进度。
课题调研以发放问卷形式进
< p>行,
设计问卷用去了三天时间
(
2011-5-21
到
30
)
,
问卷打印发放到收 p>
回用两天时间(
2011-6-4
到
5
)
,分析问卷在
2011-6-6
下午进行,于
2011-6-6
晚上问卷完形。本次调查发出问卷
120
份,回收
119
份,有
效率为
%
。
调查结果说明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说明
调查分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年级的不同进行结果说明:
(一)大一的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 br>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
15
人,男生
8
人, 女生
7
人。其中曾经
谈过恋爱的仅有
3< /p>
人,
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
3
人,
可见 恋爱的人占少
数。而调查显示,
81%
的大一学生都表示 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
1
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
想过,
80%
的人对失恋
都无所谓,
22 %
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
7%
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
< p>谈恋爱的主要原因,
64%
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 分
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
没有< /p>
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
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
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
重
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
75%
的
学生选择“很小”
。
(二)大二的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
受调查的有
69
人,男生
36
人,女生各
33
人,以下
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 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
2
/
3
,
而女生只有
1
/10
,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 男生比较实际,
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 还
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
50
%,这说明在 大二的学生这
个群体里面,
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
< p>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
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 上,
60
%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
35
35
%—
65
% 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
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
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 比例远大男生比例
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 /p>
40
%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
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
女生只有
20
%,同时
50
%的男生或女生都表< /p>
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 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
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
这也说明男 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
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 己
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
< br>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
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
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
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
熟的路上
了。
(三)大三的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
受调查的有
25
人,其中男生
12
人,女生
13
人。在
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
/p>
60
%是男生。这
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
。
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
有
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
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
60
%的人尤其
是女生,比较浪漫
,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
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
2 5
人有
17
人表示没有网恋经
历。对于异
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
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
.
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
的许多不同,
做了对比的记录。
71
%表示是否恋爱无
< p>关紧要,
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
关于寻找恋人 ,
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
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
男女
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
少数人
(以女 生为主)
把爱情看得很重;
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
62
%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
业;
有
< p>61%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
部分表示不会表白
( 女
生居多)
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
把爱深藏,
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
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
且对恋爱 的对象要求普遍高,
男生比
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
女生 则更注重内在修养,
恋人品行成为主要
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p>
总而言之,
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 情中面
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四学生
共有
10
人参加填表,男生
7
人,女生
< p>3人。大四的学
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
只有
2 4%
的人认为恋人是原来所理想的人,
76%
的人认为不
是。
2.
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
3
人。
3.
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
对于恋爱与学习,
< p>6人表示同等重要,
3
人表示恋爱重要。
5.
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
2
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
可以再找。
6.
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 /p>
2
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
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
也许是经
历的事情多了,
看法也就更加务实。
大多 数人的恋人并非是所理想的
人,
而是在现实的实际接触后才确立的。 p>
绝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网络这
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所以更多的人 不相信也不会网恋。
对于大学的恋
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
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
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
彼此接
触的时间久了,
对于相处的时间,
大四的学生觉得 彼此腻在一起太长
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
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 。
对于恋爱的
花费,也许
aa
制是最好的 消费方式,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际
稳定的经济来源,
如果只是一个 人来承担恋爱开支,
那么是很吃不消
的,所以选择
aa< /p>
制是最现实的方式。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这个
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
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更多的
人对于婚前的性行为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了,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
排斥婚前性行为。
虽然大四的学生 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
更加现
实了,
可是他们对于恋 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
许多
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
爱的。
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
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
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
对自己负责。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
不难看出,
随着年龄
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
向成熟和
现实。
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
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
.
理性
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
到大
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二、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 要
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
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
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
毕业后还没 p>
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 爱
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
< br>易受挫。
4.
< p>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
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
等方面的补偿。
5.
< p>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
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
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
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
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 殊社会群体,
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
毕业分配和就
业还是
个未知数,
即使获得了真爱,
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
因此,< /p>
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
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
不恰当的恋 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
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
学生还
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
.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
%
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
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
环境里,进
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
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
采,
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
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
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
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
.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
2%
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
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
候,
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
是不是
为了真正
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
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
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
进行攻击。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p>
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
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
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
不
建立关系。
3
.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
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
压力
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
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
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
想
试一试探究异
性之间的秘密,
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
仅
仅
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
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
的发展
。
4
.不注重恋爱 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
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
/p>
“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
长地久”
,很多青少年带着这 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
“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
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
所以“毕业那
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
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
了
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
.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
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
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对社会公德认知现状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大学生信用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