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文库
梧州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
系概论”课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1
报
告
书
目录
百度文库
摘要
p>
…………………………………………………………………………………
.1
关键词
………………………………………………………………………………
.1
一、调查概述
………………………………………………… …………………
.1-2
﹝一﹚调查背景
…………… ………………………………………………
.............1
﹙二﹚调查的相关介绍
…………………………………………………………
..1 -2
二、大学生与择业观
…………………………………………………… ………
..2-6
﹙一﹚大学生普遍所持的择业观
…… …………………………………………
..2-5
﹙二﹚大学生择业观对
今后择业就业的影响
…………………………………
..5-6
< br>三、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
…………………………………………………
. .5-7
﹙一﹚社会
………………………………………………………… …………
..
…
6-7
﹙二﹚家庭
p>
…………………………………………………………………………
.7
﹙三﹚个人价值观
…………………………………………………………………
.7
四、大学生创业就业
………………………………………………… …………
.7-11
﹙一﹚创业难及其问题分析
……… ………………………………………
.
…
...
…< /p>
.8
﹙二﹚就业难及其问题分析
…………………………… ………………………
.8-10
五、创业和就业资源
… ………………………………………………
..
………
.10-11
﹙一﹚政府现存政策
……………………………………………………… p>
...
…
10-11
﹙二﹚大学生自身资源
………………………………………………
...
………
< p>.…
11
六、建议
………………… ………………………………………………
.
……
..11-13
﹙一﹚社会各界
……………………………………………
.
…………………
..11-12
﹙二﹚政府方面
………………………………………………………………
...
…
.12
﹙三﹚高校方面
……………………………………………… ………
...
……
.
……
12 < /p>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 p>
...12-13
七、结语
…………………………………… …………………………………
..13-14
参考文献
…………………………………………………………………………
....14
附录
1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
……………………………………………
14-16
附录
2
统计资料
………………………………………………………… p>
..16-21
2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摘
要
: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 烈,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社会、
家庭以及个 人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
追求实利、
迷 恋大型
企业和大城市、追求热门职业等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此外,
更加凸显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也存 在着很多误区,
加上自身的
局限,
致使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低。大学生应该调整有偏差的择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利
用自身资源以及政府现存政
策,
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除了大学生自身要调整和提高之外,
高< /p>
校、
政府、
社会各界也要对大学生给予高度关注与帮助,< /p>
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
的发展,在职场上实现自我价值。
关
键
词
:
大学生
择业观
调整
影响因素
创业
一、调查概述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生数量猛增
,< /p>
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也开始考虑就业问题。<
/p>
面对市场经济的人才竞争,
以及用人单位的“挑剔”,<
/p>
许多大学生产生了消极、
焦虑、
自卑、
困惑的心态,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 革,
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发
生了较大变化,
以自我需要为中 心,
而不是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中心;
以眼前
利益为标
准,而不是以是否为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利为标准;过分相信人际关系、
社会关系和金钱的
作用,
重“关系”而忽视主体。
这种择业观脱离了大学生自身
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无论是大学生自身,
还是政府,
或 是社会各界都应对
此高度重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样,对拓宽奋斗领域、实
现自我价
值、
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为此, p>
对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全面的调查分
析很有必要。
﹙二﹚调查的相关介绍
1.
调 查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
发现其中所存在的弊端,
引起 大学
3
生自身、
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实现大学生自
身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
2.
调查时间。
2009
年
11< /p>
月
26
日星期四
3.
调查对象。
梧州学院学生
4.
调查内容。
对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
主要涉及 大学生关注就业信息的情况、
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及选择、
择业考虑的因 素、
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等。
了
解大学生的基本想法
,
从中反映的信息知道大学生择业观所存在的问题,
并对此
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5.
调查范围与地点。
梧州学院北校区的学生,
主要考虑
A1
-
A 10
栋男女宿舍
楼。
6.
p>
调查方式。
主要是问卷调查,然后是文案调查,加上小组讨论以及总结。
7.
调查方法。
﹙
1
﹚小组讨论。针对本次调查,我们成立了相关调查小组,通过网上收集
信息,查阅资料,然后组内讨论并达成共识,制定出相关调查方案。
< br>﹙
2
﹚问卷调查。我们根据相关方案制定出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共 p>
14
题选择题,
然后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得出调查的具体地点 ,
组内成员各自分散分
发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发出
10 0
份,回收
98
份,其中有效问卷
96
< p>份,回收率
为
98
﹪,有效率为
96
﹪。
﹙
3
﹚文案调查。 我们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的文献。
﹙
4 p>
﹚小组总结。通过讨论、问卷调查及文案调查之后,我们组内成员一起
整理资
料和数据、分析资料和数据,得出结论。
﹙
5
﹚形成可行性报告。经过一系列的具体步骤,我们形成了可行性报告,
希望这个报
告会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的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与择业观
﹙一﹚大学生普遍所持的择业观
我们概括出大
学生择业观特点:追求实利、关注自我发展、趋高拒低、随
机灵活。
< /p>
误区一:自我期望值过高。
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
问不费吹灰之力,
伸手就可以出成果。
因此,
< p>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
4
低不就”的现象,
自然择业困难。
< p>在目前紧张的经济形势下,许多同学对前来招
聘的服务性行业单位(
如商场、饭店、宾馆等)不屑一顾,对偏远地区单位或是
非行政管理职位不予考虑,对招
聘单位开出的千元左右的报酬条件仍然不太满
意,这是不理智的选择。
误区二:过多的物质要求,尤其在薪酬方面的体现。
底薪期望值
5000
以上
,
17, %
4000
~
5000,
16, %
3000
~
4000,
17, %
1000
~
2000,
8, %
2000
~
3000,
38, %
1000
~
2000
2000
~
3000
3000
~
4000
4000
~
5000
5000
以上
表
1
表
数据所示
%
的同学期望自己的就业底薪为
1 000
~
2000
元,
%
的同学期 望
底薪为
2000
~
3000
< p>元,%
的同学期望
3000
~
4000
元,
%
的同学期望
4000
~
5000
元,而
5000
元以上的占 了
%
。许多大学生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
生活好,
还讲究住房、
奖金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
如果用人单位 稍不满足他们
的要求,他们便潇洒地“移情别恋”。
< br>误区三:
迷恋大型企业和大城市。
体现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与就业的去向。< /p>
就
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
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能在前景好的大 企业里就业,
尤其是在
东部一些较发达的城市,
经济发展 快,
待遇高,
这更是成为广大毕业生最为理想
的目标,于
是便出现迷恋大型企业和大城市的一种趋势。我们结合下表
2
,表
3
来分析:
5
就业单位选择
其他
, 16,
%
自主创业
,
15,
%
政府部门
,
15,
%
国企
, 27,
%
外企
, 23,
%
表
2
国企
外企
政府部门
自主创业
其他
就业方向
其他
, 12,
%
西部
, 6,
%
东部
, 40,
%
表
3
家乡
, 38,
%
家乡
东部
西部
其他
表
2
中,
选择 国企的同学占
%
,
外企
%
,
政府部门
%
,
自主创业
%
,
其他
%
,
从数据上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
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
才能充分发挥
出聪明才智。
他们的理由咄咄逼人:
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 和精神
条件,机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几十或几百人,资金不雄厚,<
/p>
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往往
“
大材小用
”< /p>
,而小企业却多
“
小材大用
”
。尽管 在小企
业里,只要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在表
3
中,选择
在家乡就业的同学占
%
,东部
%
,西部
%
,其他
%
,可以看出,广大大学生还
是呈“东部热”的就职趋势,这是一个误区,随着国家对中
西部地区和农村开发
6
力度地加大
,
国家对大学生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就业的政策支持和经 济补贴力度会
更大,广大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一样会
“
广 阔天地,大有作为
”
。
误区四:
追求热门职业。
行政、
人事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
可毕竟 僧多粥少。
用人单位只好“百里挑一”,落选者甚多。而一些冷门职业尽管急需大批人才
,
但问津者寥寥无几。
这样,
在人才市场就出现了“热门 难进,
冷门更冷”的怪现
象。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误区,是在社会、个人双
方合力下形成的。其实,大学毕
业生此时应该多一点“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豁达,
不要过分计较一时的顺逆,
从
“零”做起,从基层做起,从工作
经验着眼,最终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大学生择业观对今后择业就业的影响
1.
对大学生择业目标的指导作用
不同的大学生个体,
其职业选择目标是不相同的。
择业目标的确定,
受制于
众多的主客观原因,
而择业观的指导作用占有重要地位。< /p>
从其功能看,
它除了具
有唤起行为,
维持这 种行为达到目标的作用外,
还有引导主体向着某一方向行动
的作用。
p>
择业观中的择业动机和职业定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目标选择。
只有
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及自身的理想、
特长,确立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个人的择业目标。
2.
对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和培养能力的导向作用
p>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临时< /p>
代的严峻挑战和压力,
大学生建立合理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 素质,
不论是对求职
择业,
还是对在校学习乃至将来的成 才、
发展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合
理,
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作用。
因此,
大学生应该在入学时就逐 步
确定今后的择业和就业方向,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择业就业紧密联系起
来,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和提高创业与实践能力,
以适应将来所从事职业
岗位的需要。
3.
对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动力作用
择业并不是悠然自得的休闲活动,
在当前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的情况下, p>
大
学生要以自己的努力大胆地去“推销自己”,
这其中的艰辛 是自不待言的,
他们
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谋得一份自
己舒心的工作而努力奔走,
就在于他们有明确的择业观,
是择业观提供给 他们源源不断的行为动力。
择业观
7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