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
3
篇
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到村任职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大
学生思想道德调研报告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新世纪大
学生的思想现
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
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省委高校工
委、省教育厅社
政处的指导与支持下,省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课题组采取一
年一次的纵向调查的方法,对我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
况进行滚动调研,
以持续、系统地获取我省大学生思想状况
的基本资料,为科学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供决策依
据和工作参考。
本次调查从
XX
年
9
月份开始到< /p>
12
月份结束,采用无记
名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座谈等形
式进行,内容包括大学生
的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热点、学习动
p>
力以及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共发放问卷
9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963
份,有效回收率为
88 .5
。调查
对象包括理、工、农、医、师、公安等不同院校的各个年级<
/p>
大学生,其中,男生占
58.6
,女生占
4 1.4;
一年级大学生占
50.8,
毕业班占
< p>9.4,其它年级占
39.8;
来自农村的占
61.7
,
来自城镇的占
38.3;
共产 党员占
5.5
,共青团员占
89.3
。从
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我省大学业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
表现健康、向
上,总体态势积极、平稳,但也存在一些值得
关注的倾向性问题。
一、当前我省大学生的总体思想状况
1
、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
当前我省大学生在政治问题上认识端正,政治观基本正
确。他们普遍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拥护、支持党和
政府的大政方针,对党的领导
高度信任,对中央一年来的工
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改革开放、我国政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发
展充满信心。其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日趋坚定。调查表明,
大学
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
感进一步增强。
X X
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党和国家
的大事较多,
大学生对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给予较大的关
注,主要集中在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以及
涉及国家根本
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如世界反恐怖主义行动、国企改革及下
岗问题的解决、反腐败及揭批
xx
等。调查中,有
97. 1
的学
生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方面成效显著或较有成效
有
83.3
的学生认为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反腐败举 措成效显著或
较有成效
;
对于发生类似中美撞机事件等重 大突发事件,有
65.2
的学生相信党中央和国务院有能力处理,
在行动上与其
保持一致。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局势稳定的信心度仍保持
在高位上。
96.2
的学生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政治局势总的来
< br>说非常稳定或比较稳定
;91.5
的学生对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
< p>济和社会发展前景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我省大学生对于政治问题具有较强
的自我判断能力,对于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基本正确,政治
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趋坚定。调
查表明,对于社会主义终究可
以战胜资本主义的看法,有
90.7
的学生表示充满信心或有
一定信心
;
对于邓小平 理论,有
88.9
的学生很了解或比较了
解
;
有
97.2
的学生认为中央开展的针对
xx< /p>
邪教组织的斗争
很有必要或有一定的必要
;
在对待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大陆的
报道和评论的态度上,有
63
< p>的学生表示信息混杂,但我有
自己的鉴别能力。
对于要求加入中国共 产党的态度,
有
53.8
的学生表示信仰共产主义,
p>
41.7
的学生表示为社会和他人多
做贡献。同时,有
53.7
的学生认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主
要方法和途径是参加
政治理论学习,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日趋
坚定的政治信仰。
2
、人生观与价值观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 流
价值取向予以认同,其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
竞
争,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
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当被问及
人生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时,
有
59.7
的学生认为是事业 和工作,
21.3
的学生认为是理想
与信念,分别排在第
一、第二位。对于最能代表当代大学生
形象的选择,排在前两位的也分别是有责任感
p>
(47.2)
和勇于
进取
(20.4)
。
84.3
的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对社会贡献的
大小,
87.9
的学生认为对待人生的态度应该是走好人生的每
一步。
对于一位青年因失恋而出家,
81.9
的学生的 看法是没
有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渴望事
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被问及你觉得自己应该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排
在前两位的选择分别是在事业上有
成就的人
(47.4)
,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2.4);
有
63.4
的
学生不同意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看法。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主流积极,价值取向 基
本正确。
64.3
的学生认为一名大学生因抢救一位老 农民而牺
牲,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
的关系问题上,
70.2
的学生同意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利
益。可见,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
关系。同时,大学
生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认为个人成长
应当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寻求个人命
运与祖国命
运、民族前途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3
、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取向
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群体,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基本正确,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其道德判断和行为取
向趋向合理。调查显示,大学
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
的选项分别是团结友爱
(48.7)
,艰苦奋斗
(18.2)
,心胸坦荡
(16.6
);
而最厌恶的人品,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专横狂
妄
(44.9)
,趋炎附势
(37)
,弄虚作假
(9 .3)
。对于中华民族
传统道德的认识,有
83.7 p>
的学生认为其中良莠并存,应批
判吸收
;
对于 无私奉献问题,
73.8
的学生认为无私奉献是对
社会每
一个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从自身做起
;
在公与
私的
关系上,
65.8
的学生坚持大公无私,
32.4
学生坚持先
公后私
;
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
62.8
的学生赞成我为
人人,人人为我的口号。在大学生的道
德行为选择上,也表
现出积极的一面,
当看到自来水在那里流淌时, p>
89.7
的学生
选择马上前去关上水龙头
;< /p>
在上网聊天时,
77.8
的学生会采
取以诚
相待,交流思想的谈话态度
;
在公共场所发生不文明
行为
时,有
53.8
的学生会马上进行制止。
4
、学习动力与成才愿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成果也正在
逐渐显现出来。大学生作为这些改革措施的直接受益者,自
然地成为了高教改革的拥护者
。而与改革相伴而来的竞争的
加剧和就业的压力,更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成功、成才的愿
望和学习的动力,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素质的培
养提
高。调查表明,学生对于高教改革,特别是有利于自身
发展、提升自己社会竞争力的改革
高度认同。对于国家资助
困难学生的诸项政策,有
48.6
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得到较好
的落实,
31.9
的学生认 为得到很好的落实。
对实行缴费上学,
自主择业的政策,
50.2
的学生认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举
措,
40. 7
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大部分同
学赞
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对于高校开展素
质教育的现状,
7 4.3
的学生认为虽然重视,
但缺乏有效措施,
19.2
的学生认为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表现出大学生对素质
< p>教育的强烈要求。
调 查显示,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已深知社会竞争的激
烈,他们渴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来丰富
和完善自我,占领就业
上的制高点,赢得发展上的主动权,因而,当前大学生学习
动力强劲,学习空气浓厚,学风端正。调查中,有
81.1
的< /p>
学生感到目前最重要又比较缺乏的是知识。对于学习的目
的,排在
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为了将来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28.6)
,为了提 高素质,完善自我
(25.4)
,为更好地就业创
造条件
(15.3)
,反映出自觉成才的迫切愿望。对于学习的态
度,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而努力学
习
(37)
。学无止境应主动学习
(27.1)
,对什么有兴趣就学什
么
(18.4)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有
67. 6
的学生投入精力最
多的是搞好专业学习
;
在和同学们一起时经常议论的话题,
排在第一位的也是专业学习
(42 .7)
。对于自己在学习上最欠
缺的选项,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开放性
、创造性的学习环
境
(24.4)
,科学的学习方法 p>
(23.5)
,广泛多益的信息来源
(23.2)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日益剧烈的变
革,这些变革正在以
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和改变着人
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处在变革时
代的青年
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变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其思
想状况也在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及影响是
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
必须予以密切关注的。因此,本次
调研着力把握了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归结
起来
主要有:
< p>1
、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现实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
的过程中,总
会或多或少地参与政治活动,接触各种政治现
象和政治问题。特别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
治事件,都会对
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
趣广泛,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他们对于国内外重大时
事给予了极大的关
注。特别是当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
导致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当代新
科技革命的
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都吸引了大学生
< br>关注的目光。调查显示,在问卷中关于你最关注或了解的国
际或国内的问题所列举
的
9
大选项,均有大学生给予了积极
关注。其中,列在前
三位的分别是世界反恐怖主义行动
(41.6)
,上海
a pec
会议
(21.5),
国企改革和下岗问题的解决
< p>(11.6)
。这一结果是与一年来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相吻合
的,表明了大学生对于政治问题的强烈关注,他们的思想随
着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
调查中,
对于当前我国的政治局势,
十五期间的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前景,
反腐败举措、
反对
xx
邪教组织的斗争、以及发生中美撞机事件等,大学生都给予
积极关注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2
、社会环境。当 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一步向纵
深发展,特别是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
扩招以
及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都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
着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对其思想状况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
响。调查中,大学生对我国
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高等教育方
面的上学、就业、素质教育、特困生政策等举措都给予了
极
大关注。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多样化趋势
和发展,特别是经济成分和经济
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
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方式和收入<
/p>
分配的多样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
化。纷
至沓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改变着大学生成
长的思想氛围,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
状况产生着重要的影
响,调查中,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排
在第一位的选择是社会风气
(52.1)
,表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
思想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3
、家庭环境。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求知成长阶段,尚没
有
完全摆脱家庭背景而独立,因而对家庭的依赖性还是较强
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在家
庭环境中对你的成长产生重
要影响的主要因素的选择,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状况<
/p>
(63.2)
,家庭和睦情况
(31.5)
,家长的工作情况和文化素养
(3.5)
。在相关调查中,对于政治问题 等的看法,大学生也
把听取父母的意见排在了第三位。
4
、大众传媒。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 社会,电视、广播、
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工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和
普及程度。特别是网络等新的载体、新的媒体的出现及其在
高校广泛使用
,极大地扩展着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信息来源。
调查显示,对于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和
方式,大学生的
选择依次是:听广播
(59.6)
、看电 视
(24.3)
、朋友之间交流
(12.3)
报刊杂志
(2.2)
、
形势政策课
(0.5)
、
互联网络
(0.2)
。
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时事的主要渠道,排在第一
位的是国内
新闻媒体
(84.6);
对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了解渠
道,
也有
66.6
的学生是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学习。对于业
余时间
(
暑期及双休日
)
的支配方式,排在第一位 的是与朋友
交往
(82.3)
,同时也有
0.4
学生选择网上聊天。对于上网的
目的,有
65.4
的学生是为了获取信息。尽管从表面上看,
关于网络的选择数不大,但与
朋友之间的交流却占了相当比
例,其中不乏网民,而且交流的话题与信息来自于网络的不
在少数。
因此,
网络媒体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容忽 视。
5
、学校教育 教学环境。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
成才的重要环境,
大学生对于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师的素质、
水平等十分关注。
调查显示,
有
16.2
的学生最关注或了解的与个人关系密切的问题是学
校改革与发展的有关工作,在<
/p>
9
个选项中居第三位。在政治
问题上,有
7 2.7
的学生最愿意听取专家、学者、教师的意
见。对于学校目前的教育
教学安排,如学校的教学工作、思
想政治工作、校内治安、资助困难学生、就业指导,以
及教
师的教学、科研、师德、敬业精神等诸因素均表示了较大程
度的关心并给出了自已的满意程度的不同选择。
< /p>
6
、内在因素。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个体生理、心理迅速
发展
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身心的发展变化以及自我意
识的不断增强,导致大学生更加关
注自我发展,渴望实现人
生价值。不同个体的身心特征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一
p>
个重要内因。
此外,大学生的同学、朋友、社交圈等的状况也是影响
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因素。
三、把握主流,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较好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现
状,较为全面地把握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了解
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
效性和主动性。分析当前我省大学生思想状况健康向上的主
流,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
:
首先,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 深化,经济建设持续发
展,国家政治局面安定团结,党和政府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
态,满怀信
心地看待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而树立起
了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
其次,是我省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 工作结出
的硕果。长期以来,我省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各种
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大力弘扬社会主导价
值观,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舆
论氛围,这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
其三,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 多年来,党委和教育行
政部门以及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教育教学,特别是重视做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两课教学,加强邓小平理论
特别是
p>
xx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开展各种有意义
的校园文
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纪之初,经济全球化带来
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与
挑战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
活方式、
社会组织 、
就业方式、
岗位以及收入分配的多样化,
必然导致人们
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高校
大学生产生冲击和影响,导致一些不良倾向
的发生。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 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倾向,
作为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
教育对策,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为祖国培养出一
批批
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1
< p>、加强政治理论教育,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正
确的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的大学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高
校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保证。作为跨世纪一代大学
生,如果其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尤其是邓小平理论的缺乏,
是难以承担接班人的重任的。因此,我们应当加大教育的力<
/p>
度,在教育内容上,要进一步加强主旋律教育,对大学生进
行系统
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
xx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教育。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国
情及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从而自觉树立走社会主义
道路的坚定信念。同时,要切实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对
党的认识,做好青年大学
生的入党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
在 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上,要认真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求,利用
两课的主渠道,切实加
强正面教育和引导。要认真研究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思维特
点,注重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对他们进行教育,
提高学习积
极性,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党、国家、
社会主义的认识,增进对国家大政方针的
了解,促进大学生
自觉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信念,成为合格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
2 p>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进
学生健康成长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选 择与我们
社会所弘扬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大学生过分以
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价值为标准,把国家社会看作是实现个
人价值的客观外在条件,
以利益观点对待社会问题的实用与
功利倾向,都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格格不入,必然制约
学生
的健康成长。另外,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道德观、择业观等
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价值判断正确,而实际行动意
识缺乏,采取的敬而不从的态
度,以及人生态度上存在的一
定程度的消极心态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社会主导价值
观。
要加强实践锻炼,
让他们在实践中丰富阅历、
接受考验,
要充分挖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参观,请英模做报告等
形式,校正大学生的人生坐标与人生价值取向,使大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
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驾驭人生的航船。
3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当前大学生更加注意素质教育对自己成才的作用,在 人
文教育、专业技能、美育、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课程
设
置等方面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及时把
握这种变化和要求,进一步端正
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
-
-
-
-
-
-
-
-
-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