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班级
:
授课老师
:
小组成员
: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 br>一
.
调查地点
:
南华大学
二
.
调查时间
:12
月< /p>
8
日到
12
月
14
日
三
.
调查对象
:
在校大学生
四
.
调查方法
:
1
.上网浏览,再网上查一些有关数据。
2
.查找书籍、报刊,了解。
3
.实地调查访问
.
五
.
调查内容
: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
六
.
调查问卷
:
见附录一
关键词
:
社会公德
助人为乐
文明礼貌
环境保护
参考书目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遵纪守法
一
.
问题的提出
?
社会公德是一种人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 范
,
大学生的言行和道
德修养
,
对周围的人产生着影响
.
在现代社会
,
公共 生活领域不断扩大
,
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
,
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
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
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
程度的重要表现。目前
,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又好又快的运行
轨道
,
这种
“好”
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
, p>
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
自主创新道路
,
坚持统 筹城乡发展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逐步完善社会< /p>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依靠科技进
步、
管理创新
,
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
< p>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劳
动者的整体素质。
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的社会公德与经济交融为一体
,
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 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泉。
在这
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
,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思想道德中
,
社
会公德是最基本的
,
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
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
,
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二
.
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
,
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 p>
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
德
准则。
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
在历史长河
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它对维系社
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
“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
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
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
惯以及个人私
生活中的道德。
助人为乐
俗话说
:
< p>助人为快乐之本,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
助人 要从日
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
,
每个人都会遇
到困难和问题
,
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 的时候。
因此
,
在社会公共生
活中倡导的
助人为乐精神
,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
生活领域的体现
,
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
国的传统美德
,
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
、 p>
”
、
“博施济众”等广
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
乐
:
?自得其乐
,
知足常乐
, p>
助人为乐。把帮助
别
“为善最乐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 p>
,
是博爱的表现
,
也是社会对大
学生的殷切期盼。正所谓“赠人玫瑰
,
手留余香”
,
< p>大学生应当“以团
结互助为荣
,
以损人利己为耻”< /p>
,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
力所能及地关心
和帮助他人。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
< p>,它体现了
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
一 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
会公益活动的同学
,
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当代大学生
中
,
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
,
很少涉及世事纷争
,
也因此保存着那颗
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
的道德要求
,
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
的行为准则
,
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
,
尊重师长 p>
,
主
动让座等。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说明当代大 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
较高
,
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 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积极让座说明广
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在新
的时代背景下
,
大
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需要做好
.
环境保护
p>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是大学生义不容辞
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
,
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 公物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公民来说,
我们对于居住、
生活环境的保
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
生活
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
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
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
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
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
卫生,造成优美环
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
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
会公共生活领域中
,
人员构成复杂
,
素质参差不齐
,
正常生活秩序可能
受到影响
,
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
法律法规
,
熟知校纪校规
,
牢固法制观念
,
“以遵纪守法为荣
,
以违法乱
纪为耻”
,
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大学生处于一个成年与未成年
的过渡期
,
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和确定
,
判别是非能力不强
,
自
控力较差
,
容易受外 界环境的影响和误导
,
所以更要努力学习有关知
识来增加
自己的能力
.
三
.
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发放问卷
150
份
,
收回
145
份
.
从调查的结果看
,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 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
体
,81%
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 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
,
仅有
19%
公德
< p>意识薄弱。在文明礼貌方面
,
接近
93%
< p>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
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
,
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
,
与
我们每个人
的日常生活相关
,
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
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
,
?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 近
93%
的人能做到助
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
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
,
总有需要他
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
/p>
,
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
,
是 p>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
,
也是 社会主
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 爱护
,
?
40%
的同学
在
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
,
有
60%
会明确如何 对待公共财物。在
保护环境方面
,
?有
1 5%
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
,
?主动捡起干净
教室中的碎纸屑。
20%
的同学会视而不见
,
< p>?其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
去捡
,
?但不一定会付诸 行动。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群体上比力强
, p>
但仍有不足之处。造就高尚的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调查报告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