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
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
之一。
本文将介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
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
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 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
10
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 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
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 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
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
1
】
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
1
」社会原因
*
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p>
同时,
市
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
价值观也产生了巨
大的冲击。
由于社会竞争 日趋激烈,
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
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
关于入学动机前
3
位就可以看出来,
不
管
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
同时也显示出大学
生开始
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
“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
价值观形成冲突。
p>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
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动
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
加上我
< br>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
分活跃,他们
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
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
意识催动下,
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 体化的特征,
渴望成为人生道
路上的强者,
成为市场经济 大潮中的弄潮儿,
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
的这次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便有了“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
生长沃土。
但是,
在 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
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
p>
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
多重标准:
有的以对社会的 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
有的以
“含
金量”的多少
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
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
……。
在这种背景下,
一个值得注
意的趋向是不少学生伴
随着过去人生价值体系的否定性思考,
出现了
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迷失或
偏离。
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与传播,
对此
也起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它自我至上价值观与大学生膨胀了的自
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
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
以
*
集体主义为根本道 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学
生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自我中心的个人本位
价值观,
他们对
“螺丝
钉”、“老黄牛”“铺路石”所象
征的集体主义精神存有逆反心理,
从“我”出发来评判事物,确定言行。所以“为了振兴
中华”和“为
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选项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
2
」文化原因
大学生文化是各种文化中最富生气与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学
生群体为载体,以其文化的先锋性、对传统的反叛性和张扬的个性,
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质,
不断地给校园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随着
社会的转型,作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学生文化正经历着
*
与 现实
主义之间史无前例的冲突,表现出大众化、通俗化的特征,甚至出现
了这一次调查中所有的个人价值的倾向:
在文化观念上,学子们已逐步放弃对文化终极关怀的追求,漠
视高雅文化,
追求随性所欲的应时文化和快餐文化,
自觉 认同某些庸
俗的社会潮流
,
神圣的生活理想、人生准则以 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
受前所未有的反叛与亵渎
;
在文化 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
媚俗色彩,他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追求的目标日
趋功利,对个
人前途的关注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
< p>、功利化的浪潮在动摇
和瓦解校园传统文化价值秩序的同时,
并未为 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
尊严和生命价值的令人信仰的价值信仰,
使之成为 生命意义新的荫庇
所,一些青年学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机中
;
在文化规范中,大学
生文化逐渐疏离主流思想,回避矛盾冲突,逃避灵魂追问,
漠视校园
纪律规范、
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的束缚,
出现了 文化价值失范的倾向
;
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上,
一些大 学生表现出对校园文化传统的蔑视
和对文化创新的懒惰,
“他嘲弄别人的 价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
的哲学。他生活在既无过去又无将来的一条窄缝中”,文化
迷失、精
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虚无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的迷雾
开始在大学校园中弥漫,
甚至出现了一些
*
、
反文化的行为,
令人
*
,< /p>
这一切构织成了一幅与大学生文化极不协调的精神画卷,
使得对大学
生社会评价降低,
“他们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智商没有教养,有青春
< p>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大学生正趋于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
是庸俗
文化熏陶的结果,
大学生文化在时代的喧哗与躁动中,
正走向
庸俗。
【
2
】
对于爱情的茫然
现代社会中,爱情婚姻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不再是一个朦胧而
羞涩的话题
,
被调查者们反映出来的这种渴望成熟爱情的思想在一定
层面上也反映了
他们都是很重视感情的人——是有别于对待家庭的
——但是不管怎样,
从 一定意义上说,
现代大学生渴望一种理性的思
维模式和理性的生活模式。
此外还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而言,爱情
在其生活中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本质上而言,
如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所言“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
,教会我们重新做人”,也就是
说她不仅是浪漫的感情体验,更是一种责任,是有性爱,
感情,理想
和义务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精神生活现象。
如此看 来,
大
学生对“成熟的爱”的选择似乎与“家庭安定”形成悖论,这其实
正
好反映出大学生内心对爱情及其观念强烈的冲突:
一方面,
< p>他们渴望
去爱和被爱,
向往神圣成熟的爱情,
这种吸 引力本身就是一个永恒不
变的法则,
它的生根发芽成长源于人类最原始的 爱的需要。
它是个体
成熟和社会成熟达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男女之间的相
亲相爱,
互相倾
慕的美好感情
;
另一方面 ,
大学生们都对他们所渴望的爱情信心不足,
他们害怕被骗,
他们对于一种安定的幸福抱有一种怀
疑的态度。心理
学有个名词叫做“
self-defense
”
(
自我防卫
)
,人们
往往说一些和自己内心想法相反的话,
本来“成熟的爱情”的落脚点
最终会是“家庭的安定”,但是由于对社会的不信任或者对
于未来的
不确定和难以把握,他们选择了放弃,甚至是否定。
会出现这一种迷茫和爱情价 值观的激烈冲突,其原因我们认为
有以下两个:
「
1
」
爱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对于爱情充满美好的憧憬,其中大多数具有浓厚的理想
色彩,
而对于社会现实认识得不够深入,
容易把爱情和婚 姻视为同一,
这样也就在现实生活当中容易碰壁,
而该年龄阶段的青年缺 乏社会经
验,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所以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
理。
p>
而婚姻除了要考虑爱情以外还有考虑诸如:社会地位、受教育
程度等等各种因
素。
另一方面,
现实中的恋人也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完
美,
他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
,
又各具优劣的人。这一切都
< br>使青年感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并常常由此产生失望、彷徨、烦恼和
痛苦。
「
2
」
社会的原因
离婚率的连年上升,社会诚信度不断下滑,人们思想趋向越来
越复杂,<
/p>
对于爱情和婚姻也日趋标准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对大学生
的爱情观有着或
多或少的冲击和影响,甚至开始怀疑爱情的真实性。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的恋爱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