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法规资料综合版
(一)
1
、
法治的原则:
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原则,依法办事原
则,
人权原则,
立法权属于议会,
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司法独
立原则。
2
、
法治的 含义
(
概念溯源
)
:
亚里斯多德对 法治的经典性解释
“
法治
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
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服从
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
3
、
法治的特征:< /p>
法治是规则之治,而非意愿之治;法治是良法之
治,否认“恶法亦法”;法
治是民主之治,反对权力无制约;
法治是程序之治,不允许恣意妄为;法治是平等之治,
排斥任
何法外特权。
4
、
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书
P80
5
、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书
P94
6
、
教育法的维权途径
:申述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民
事诉讼。
7
、
对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机制的 探讨与反思
:进一步建立和
健全教育法规,为教育事业创造一个责任机制
,加强高校的程
序观念。
8
、
何谓正当法律程序:
国家机关作出不利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织行为之前,必须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充分
重视其意见。
9
、
我 国法律对正当法律程序的规定: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机关必
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
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
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
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
p>
加重处罚。
(二)
高等教育法规
1
、纠纷的类型
教育行政纠纷;教育民事纠纷;教育刑事纠纷
2
、败诉的原因
法制、机制不健全;程序违法;以道德评判代替法律;校规校纪受到质疑
3
、依法治校
1
、依法治校重要,为什么无法也办了几十年大学?
这与政策的功能--治动、
法律的功能--治定
相关联
2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
《学
位条例》
1981
年
1
月
1
日实施(
2004
年
8
月
28
日修改)
《教师法》
1994
年
1
月
1
日实施
《教育法》
1995
年
9
月
1
日实施
《职业教
育法》
p>
1996
年
9
月
1
日实 施
《高等教育法》
1999
年
1
月
1
日实施
4
、法治的含义
亚里斯多德:
“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服
从的法
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
“法治应当优
于人之治”
:法治的自辩书、守护神:
(
1
)凡是 不凭感情因素治事
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优良。
法律恰正是没有感 情的。
(
2
)
人类的本性
(灵 p>
魂)便谁都难免有感情??虽最好的人们(贤良)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
政的时候引起偏向。
(
3
)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
,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
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5
、法治的原则
(
p>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
)罪刑法定原则( p>
3
)依法办事原则(
4
)人权原
则
(
5
)立法权属于议会,按照法定 程序制定法律原则(
6
)权力制衡原则(
7
)司< /p>
法独立原则
6
、法治的特征
法治是规则之
治,而非意愿之治;法治是良法之治,否认“恶法亦法”
;法治是
民主之
治,反对权力无制约;法治是程序之治,不允许恣意妄为;法治是平等之
治,排斥任何法
外特权。
7
、学校的权利
< p>
1
)
、自主管理权;
2
)
< p>、教学科研活动的组织权;3
)
、招生权;
4
)
、学籍管理以及
对学生的奖惩权;
5< /p>
)
、颁发学业证的权利;
6
)
、聘任 、奖惩教职工的权利;
7
)
、
管理使用本
单位经费、设施的权利;
8
)
、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非法干涉的权 利;
9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 0
)
、请求保护权。
8
、学校的义务
1
、遵守法律法规;
2
)
、贯彻执行教育方针 ,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提高教育
质量;
3
)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
)
、提供了解受教育者学业成绩以 及其他情况便
利的义务;
5
)
、
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
)
、
依法接受监督。
9
、教师的权利
1
、教育教学权。
2
)
、教学研究权。
3
)
、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评定权。
4
)
、获取
工资报酬、享受福利权。
5
) p>
、民主管理权。
6
)
、进修培训权
10
、教师的义务
1
)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
)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
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
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
)
、对
学生进行
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
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育
< p>以及思想品德、
文化、
科学技术教育,
组织、
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
)
、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
发展;
5
)
、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 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