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人员岗位津贴科研考核标准
及评分细
则
(
校字
〔
2005
〕< /p>
69
号文件附件
2
、
3
合并修订)
(校字〔
2009
〕 p>
51
号文件)
一、考核标准
考核科研任务 完成指标,
论文或著作为必备,
如论著分值
未达到考核标
准,再加上附2中所列其他评分标准值。
正
高
职
称
专
业
课
和
公
共
< br>课
教
师
要求:
1
、
岗位考核分值
12
分
/
年
,
每年在核心刊物上公开
发表论文
1
篇;
2
、
三年考核 周期内总分达标,
发表权威类论文
1
篇
以
上,或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
1
部
。
注:增刊不计入工作量
一、成果认定:
1
、
学术论文:以四川师范
< p>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
(独
立或第一作者)
在正刊上公
开发表论文,
以第一单位发
表的论文
,
排名在
2
名以后
的作者,只计分值,不
计论
文数;
2
、著作:
要求以四川师范
备注
副
高
职
称
专
业
课
教
1
、
本岗位考核分值
8
分
/
年
,
每年公开发表学术论
文
1
篇
;
2
、
考核周期三年总分达标,< /p>
在
CSSCI
、
CSCD
以
上期刊上发表论文
1
篇以上,
或者省部级以上出版 社
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3
、获奖和专利:以四川师
范大学为署名单位的各级
政府等级奖、获得的专利。
二、权威类论文
1
、
被
SCI
、
SSCI
、
A&HCI
、
EI
MEDLINE
收录论文
2
p>
、发表在学校制定的权威
核心类期刊上的论文。
师
出版专著
1
部。
注:增刊不计入工作量
公
共
课
教
师
1
、
本岗位标准分值为4分/年
,
每年公开发表学术
论文一篇;
2
、考核周期三年总分达标,在
CSS CI
、
CSCD
以
上期刊发表论文
1
篇,或省部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专
三、核心期刊
著
1
部。
注
:增刊不计入工作量
1
、国外、境外知名刊物;
2
、
参照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
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认
定。
中
级
职
称
专
业
和
公
共
课
教
师
1
、
本岗位标准分值为2分/年
,
每年公开发表学术
论文一篇或参与著作编写
1
万字以上
;
2
、
考核周期三年总分达标,可以不计论文数。
1
04
二、评分细则
(一)科研项目
当年到帐经
当年
项目类别
立项
分
费分
(
每万元
)
自
然
人
文
通讯
鉴定
10
10
10
6
6
会议
鉴定
15
15
15
10
10
14
14
14
8
8
5
5
5
4
12
12
12
7
7
4
4
4
3
10
10
10
6
6
3
3
3
2
项目结题验收
优
科学
社科
国家级重点(大)项目
国家级一般项目
部级重点(大)项目
部级一般项目
省级
市级
厅级
校级
横向
50
25
25
12
8
3
1
0
0
2
2
2
2
2
2
2
0
2
4
4
4
4
4
4
4
0
4
良
合格
当年结题分
说明:
1
、项目参研人员分配比例
7
:
3
;
7
:
2
:
1
;
6
:
2
:
1
:
1
2
、教学改革项目对应同级别科研项目计算分值;
3
、鉴定以成果登记号为准;
4
、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
、部(省)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
地)
、校内厅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分别按省级、厅级、校
级课题计。
(二)著
作
—
105
—
出版社类别
国家级出版社(
A
类)
国家级出版社(
B
类)
省部级出版社
其他出版社
学
术
专著
40
30
20
10
古籍整理、
理
论
译著、
统编
教材
32
24
16
8
教辅、
编著、
通
俗读物、
资料汇 p>
编
20
15
10
5
二人合著按
7
:3
计算
;
三人以上合著者按以
下计算:
署名为第一的合著按
以上
60%
计算;
署名为第二的合著按
以上
30%
计算;
署名第三及以后共占
10%
。
(三)学术论文及专利
成果级别
在《
Science
》
、
《
Nature
》上发表论文
权威
A
类核心期刊、
《
SCI
》
、
《
SSCI
< p>》、
《
A&HCI
》
检索的论文
权威
B
类核心期刊、
《
EI
》
、
《
MEDLI NE
》收录的论
文
《
CSSCI
》
、
《
CSCD
》
,
《
ISTP
》
收录的论文和国 外、
8
境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
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北大版)
一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国家出版社出版、已出版国际会议论文集
增刊、其它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
涉外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6
2
2
1
40
30
6
2
人合作
7
:
3; p>
3
人合作
7
:
2
:
1;
4
人合作
6
:
2
:
1
:
1
12
分值
60
24
备注
1.
p>
第一署名单位为四川师范
大学;
2
人合著:< /p>
7
:
3;
3
人合著: p>
7
:
2
:
1;
2.
通讯作者权数
0.5;
3
.
非权威核心期刊论文被
《人
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加<
/p>
2
分。
1
06
外观设计专利
主持制定产品国家标准
持
主持制定产品行业标准
4
30
15
参与制定标准以字数适当计
算
(四)获奖成果
获奖等级
获奖名称
1
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等级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
国家教学成果奖
120
100
65
2
3
4
60
100
80
80
55
45
45
30
20
15
12
60
45
35
35
20
12
12
8
文艺类全国性奖
(按
《全国 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
规定
奖项)
55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科技进步成果奖
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其它部委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文艺类全省性奖(按《管理办法》规定)
成都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成果奖
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成果奖
< br>1
、优秀奖为三等奖的
50
%;
2
、集体获奖成果按下列权数计算
合作者人数
2
人合作
3
人合作
第一名
7
6
第二名
3
3
第三名
1
第四名
55
40
30
20
15
第五名
—
107
—
4
人合作
5
人合作
6
6
2.5
2
1
1
0.5
0.75
0.25
(五)体育、艺术及指导类
等级
类别
获奖类别
一
指导运动员参加全国体育运动会
体育
指导运动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指导全省体育运动会获得团体或单项
30
20
20
二
24
12
15
6
12
三
20
10
10
4
10
四
-
六
10
备注
指导运动员参加全省大学生体育运动会
10
参加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音
乐家协会主办的专业比赛
(以批文为准)
音乐
舞蹈
影视
编导
服装
参加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教育厅等主
办的专业比赛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奖
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艺术节获奖
指导学生
参加四川省声乐赛(文化厅
/
文联)
< br>指导学生参加全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
广播电台主办比赛
6
4
2
20
20
12
10
1
08
在国家剧院、省剧院、市剧院、校剧场
举办个人音乐演唱、演奏、表演会
国家级、省级、其他类出版社出版
个人
演唱、演奏、表演专辑
策划、导演音乐会、表演会、影视剧
音乐作品发表
参加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
中国文
联、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全国综合
性美术大展
参加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国文
联、中国美术
家协会等主办的全国单项
美术大展
美术
30
20
10
4
国家、省、市、
校分别对应以、
15
10
5
二、三、四等,
15
10
5
按论文计算,仅词或曲按一半计
30
20
10
未获奖的参展
6
分
20
12
8
未获奖
2
分
在国家美术馆或省美术馆以及市、
省厅、
30
服装
校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摄影展、服
装展
< /p>
参加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教育厅、省
文联、省美协等主办的展览
博物馆收藏(国家级、省级)
美术作品刊用(核心期刊)
16
3
8
20
10
4
6
4
未获奖的参展
1
分
8
—
109
—
国家级、省级、其他类出版社出版的个
人画集
文学
作品
学生创
在《人民文学》刊物上发表一篇
其他刊物上发表一篇
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全国
20
16
12
部
分
画
作
适
当
计算
8
2
20
12
同获全国奖、
省< /p>
级
奖
仅
按
最
高
新指导
奖
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省奖
4
2
1
分计
注:
1
。文艺奖以《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规定奖 项为准;
2
.指导获奖中,上述成果计分应为四川师范 大学第一署名单位。
二○○九年五月五日
1
10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科研考核权威核心期刊目录
(人文社科)
A
类
序号
期刊名称
综合类
1
中国社会科学
2
国外社会科学
3
《新华文摘》
(全文登载)
语言文学类
5
文学遗产
6
文学评论
7
中国语文
8
外国文学评论
9
中国翻译
10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方言
历史、考古类
11
历史研究
12
近代史研究
13
世界历史
14
考古学报
哲学类
15
哲学研究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
17
世界宗教研究
经济管理类
18
经济研究
19
世界经济
20
财贸经济
21
经济管理
22
管理世界
23
中国管理科学
法学类
24
法学研究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
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4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
111
—
-
-
-
-
-
-
-
-
-
上一篇:成都小升初排名表
下一篇: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