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讲座
一、防火
1
、遇到火灾怎么办?
火灾的
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最好的灭火
时间就是在火灾的初级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是物质刚起火后的几秒钟时间里,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发
热,温度上升也不快。那么,要抓住这个阶段灭火,就需要我们及时准确的发现火情、处理火情。
2
、怎样正确使用灭火器?
一般常用的灭火器有四种:
(
1
)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仪器以及范围不大的
油类引起的火灾。(
2
)“
1211
”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气、油类、精密仪器等引起 的火灾。(
3
)清水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和一般
固体物质初起火灾。(
4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
可燃气体及电器设备以及可燃固体火灾。我们现在宿舍和教学楼、实验楼每幢楼的每一层都配有四只灭
火器,遇有紧急情况随时可以用来灭火。
3
、怎样打火警电话?
会使用
灭火器,是为了处理初起火灾和小的火情,遇到大火就需要直接拨打“
119
”火 警电话。拨通
电话后,要沉着镇定,讲清火灾的地点,并留下自己所用的电话号码,以便
联系。当对方讲“消防车来
了”,即可将电话挂断。
4
、火灾预防中的“三懂四会”是什么?
三懂就是指懂火灾危害性、懂预防措施、懂扑救方法,四会既是会报火警电话
119< /p>
、会使用消防器
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物资疏散。
5
、大学生如何预防火灾?
火灾固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到防患于未然,一切火灾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一
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
1
) 不乱接电源。有些同学为了方便,私自乱拉、乱接电线,这就容易导致负荷过重而短路,引起
火灾。
(
2
)不在宿舍内点蜡烛。 有些同学在熄灯后喜欢点蜡烛看书,这在我们学校是绝对禁止的,因为蜡
烛属于明火,是
最容易引起火灾事故的。一个不小心,烧到蚊帐、床单、书籍等易燃物都容易导致火灾
的
发生。
(
3
)不焚烧杂物。
(
4
)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
5
)不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
6
)不擅自使用煤炉、液化器具、酒精炉等可能引起火灾的器 具。
(
7
)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焦味 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二、防盗
1
、宿舍防盗应注意哪些问题?
保护好每个同学的财物,不发生被盗,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要靠全班、全宿舍的人共同关心。
应注意如下问题:
(
1
)最 后离开寝室的同学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一时大意往往后悔莫
及。
(
2
)同学们去水房,上厕所, 串门聊天,睡觉时或去买饭时不锁门都会留下不安全隐患。
(
3
)不能留宿外人。年轻人热情好客很正常,但不可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 惕。
(
4
)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 警惕。见到形迹可疑的人在宿舍楼里四处走动或窥探张望,同学们
要多问问,即使不能当
场抓住,也使盗窃分子感到无机可乘,不敢贸然动手,客观上起到了预防作用。
(
5
)在假期中留校的少数同学,喜欢带社会上的朋友和外校的同学进校 玩,来往人员较复杂,若不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 /p>
(
6
)做到换人换锁,并且不要将钥匙借给他人,防止钥匙 失控,宿舍被盗。
2
、学校发生盗窃案件特点和手段。
< br>(
1
)溜门盗窃。利用这种盗窃手段而实施盗窃的发案地大多在学生宿舍, 作案分子利用门未锁而溜
进门进行盗窃。在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作案分子如果是陌生人,
则会以找人或推销商品等借口来掩盖自
己的真实目的,作案分子如果是熟人,则会以找同
学或“串门”为由,稍作攀谈后离开。大学生宿舍,
几个人同往一室,相互间有很大的依
赖性,在安全防范上大多有麻痹心理。同学们为了避免自己和他人
的财产不受损失,要养
成随手拿钥匙、随手锁门的好习惯,也要有一份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其他人
负责。<
/p>
(
2
)顺手牵羊盗窃。利用这种作案手段 而实施的盗窃案件多发生在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院
所。作案分子利用物品在、人
不在,或物品在、人睡觉而伺机实施盗窃,作案分子除了一些惯偷之外,
还有一些人见财
起意而实施盗窃,所以往往还带有随机性。同学们在生活中应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在各
类
公共场所,不要将自己的东西放在某处就离开或睡觉,书包及物品要随身携带,也可请同学看管,不
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
3
)
利用钥匙入室作 案。作案分子主要利用以前作案时盗得的钥匙或事先配好的钥匙开门入室盗
窃。
(
4
)利用信用卡(存折)进行盗窃。这类盗窃 案件的作案分子大多是利用同学、朋友的特殊关系而
得到被害人的信用卡(存折)及其密
码,伺机进行盗窃。因为有关系好这层假象,所以这类案件还有一
定的隐蔽性。
在这里提醒同学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给作案分子提供方便,在生活中应
该注意保护自己的
密码,不要把他们熟知的如自已的生日等作为密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的隐私。另外就是现金和贵重物
品不要放在明处,大量现金要立即存入银行,随用随取,
身上只留些零用钱,少量现金和贵重物品要锁
在柜子里或随身携带,这样可以避免不法侵
害的发生。
3
、学生宿舍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被盗案件?
< p>
(
1
)刚入学,宿舍较乱时容易发生被盗。
(
2
)放假前容易发生被盗。
(
3
)假期,学生离校后,易发生撬门扭锁盗窃。
(
4
)同学都去上课时容易发生被盗。
(
5
)学生上晚自习,相邻的寝室无人,也可能发生被盗 。
(
6
)夏季开门,开窗睡觉易发生趁 虚而入的盗窃。
(
7
)学校举办大型文 体活动,外来人员剧增时,发生盗窃的可能性也增加。
4
、发现宿舍被盗后怎么办?
(
1
)发现寝室门被撬,抽屉、箱子的锁被撬或被翻动,应立即向学校保卫部门报 告,并告知系有关
领导。
(
2
)保护好现场。如果案件发生在寝室内,可在寝室门前(一楼还包括窗外)设岗看守,阻止同学< /p>
围观,不让他人进屋,更不能翻动室内的任何物品,封闭室内现场。对盗窃分子可能留下痕
迹的门柄、
锁头、窗户、门框等也不能触摸,以免把无关人员的指纹留在上面,给勘查现
场、认定犯罪分子带来不
必要的麻烦。
(
p>
3
)如果发现存折被盗,应尽快到储蓄所办理挂失手续。
< p>
(
4
)如实回答前来勘验和调查的公安、保卫干部提出的各种问题。 回答要实事求是,不可凭想象、
推测;要认真回忆,力求全面、准确。
(
5
)积极向负责侦察破案的公安保卫干部提供情况,反 映线索,协助破案。
5
、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物品?
目前,同学们忽视对自己物品的保管,怕麻烦不使用收藏柜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宿舍笔记本电脑、
p>
手机随便放在床上;在餐厅、图书馆用包占座位;在体育馆、篮球场书包随意放置;这些做法
恰恰为犯
罪分子提供了作案条件。我们提醒同学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室、计算机
机房、图书馆、餐厅、
操场等公共场所,要看管好自己的物品,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现
金最好的保管方法是存入银行。数额
较大的现金一定要及时存入银行,千万不可怕麻烦或
者能拖则拖。存钱时要注意输入密码,这样一来即
使存折丢失或被盗,也不用担心现金被
人冒领。
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里,以防被顺手牵羊或乘
虚而入者盗走。放假离校时应将贵重
物品随身带走或托可靠的人保管,不可留在寝室。当
发现自己的存折丢失时,要立即去银行挂失,然后
到学校公安保卫部门报案,但不可声张
,要细心观察、寻找,向公安保卫部门提供线索和有关情况。
在上下课
的路上,
有的作案分子把布条或铁丝扔在自行车后车轮将车轮缠住,
然后进行抢夺 或盗窃。
骑自行车的学生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车轮缠住的假象迷惑,保护好携带的物品。
6
、发现可疑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
< p>
(
1
)发现形迹可疑人员应主动上前询问,这时态度要和气,但问得 应仔细些。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
由,一般都能说得清楚。如来探亲访友的,多半可说出所
找人的姓名及所在院系、年级、班级。必要时
还可帮助找人。
(
2
)来人回答疑点较多,所说的院系、专业、年级不对号,要找 的人根本不存在,神色慌张、左顾
右盼等,则可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问其姓名、单位
,然后要求看看其有无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
等证件。为避免矛盾,也可叫学生干部、
值班人员出面询问。经核实身份无误,又未发现盗窃证据,可
由值班人员记录其单位、姓
名、来校时间后让其离去。
(
3
)如来 人经盘问疑点很多,不肯说出真实身份,或身边携有可能是赃物、作案工具等物品,应由
值班人员或学生治保人员按有关规定谈话将其拖住,并打电话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尽快来人审查弄清情
况。
(
4
)要注意的几个 问题。一是态度始终要和气,即使可疑人激动争吵,也要与其讲明道理,切不可
动手;二
是不能随意进行搜查,因为这样做是违法的;三是如果可疑人员真是盗窃分子,还要防止其突
然行凶或逃跑,要及时报案;四是做到注意安全、随机应变、以正压邪、急而不乱。
7
、怎样预防自行车被盗?
(
1
)不管去哪里,离开一分钟,也要锁好车,只要自行车脱离您的视线就有被盗的 可能。
(
2
)骑车去公共场所,最好花 点钱将车放到存车处。
(
3
)放假期间 ,最好将车推入寝室或交同学保管。
(
4
)学校无车棚,晚上或停放时间较长时最好用钢丝锁将车锁在固定物(如停车架、栏杆)上,或
者将两辆车前轮锁在一块,使车子难于搬走,这样丢失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三、防骗
1
、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在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不加选择地结交朋友
< /p>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走进学校,进入大学后吃住在学校,每天过着宿舍
-
食堂
-
教室三点一线
的生活。大多数
学生喜欢结交朋友,但一些同学防范意识差,警惕性不高,容易听信陌生人的话,从而
导
致上当受骗。
(
2
)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判别能力
< /p>
在大学校园里,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一些来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同学的同学、老乡的
老乡、
朋友的朋友之类的人。然而,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许多学生又缺乏刨根
问底的习惯,在不辨
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而且有些学生常常把他人来访
看作是自己的一种荣耀,这就给骗
子以可乘之机。
(
3
)疏于防范是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据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被骗取钱物,绝大多数是疏于防范。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新生)
p>
热情奔放,性格直率,经历的事情很少,没有处事经验,防范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人被骗后
方知后悔
莫及。
(
4
)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
用的心态一般为:急于求成,爱慕虚荣而无戒备之心;想经商助学而缺乏资金
和经验;想
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又没有门路;不经过自己劳动而想摇身一变为富翁等等;这些都是导
致上当受骗的诱发心理因素。
2
、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骗术?
(
1
)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
(
2
)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 ;
(
3
)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
(
4
)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 ;
(
5
)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
(
6
)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 /p>
犯罪嫌疑人利用学生警惕性不高、入学时间短不熟悉情况、没有社会经验等弱点,轻易诈骗
得手。
在校生,尤其是新入学的同学们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陌生人进行的收费、帮助联系入
党和推荐做学生干部
等事情,遇事要先和辅导员联系或报告,待弄清情况后再做也不迟。
目前手机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相当普遍,短信业务也成了手机业务的重要
组成部分。一些不法之徒乘
机大量地往别人手机里发送代办文凭、
证照及 中奖之类的短信息,
有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同学便轻易相信,
一步一步地走
到犯罪分子事先设置好的陷阱中。俗语说“天上不会掉陷饼”,商品经济社会也不会有那
样好事发生,同学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千万不要相信,也不要去理会这类短信息。
3
、女大学生如何防止受骗?
(
1
)具备法律意识,不仅是在事后知道要运用法律,更重要的是应将法律意识贯 穿于事前和事中。
事前要履行完备的书面法律手续,不作口头协议,书面手续要力求明细
化。
(
2
)在与人交往中,对陌生人特 别是陌生男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允诺不要轻易相
信,不能把自己的身份
、联系方式等轻易告诉他人,更不能随人独往。
(
3< /p>
)当你面对诱惑时,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任何时候都得想一想:人家凭什么给我这么多好处?这 p>
样做是否符合常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要注意分析对方许诺给你的利益 和让你做的事情做个对比,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多选题题库
下一篇:大学生安全知识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