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江西师范大学招聘美文欣赏之校园诈骗认知状况及防范意识分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1 00:22
tags:

-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周萌萌)


校园诈骗认知状况及防范意识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慢慢走向繁荣富

< br>强。然而近几年,校园诈骗的案件频频发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暴露现存的思 想道德问题。为研究当代诈骗在高校校园盛行的原因


及预防措施,推动校园环境的健康发 展,本次研究采取问卷抽样调


查向全校师生发起了大学生钱财受骗情况调查,并结合了具 体实际


对比分析推出了此份报告。



关键词:大学;校园诈骗;抽样调查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和掩埋真 相的办法,


骗取额款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校园诈骗是指高校师生在

< p>
校园内遭受他人通过不法手段欺诈造成直接或间接财物损失的现象。


同时国 内高校均为开放性校园,这种开放性环境给校园诈骗提供了


极大便利。校园诈骗显著特点 就是不法分子诈骗主题通常取自大学


校园生活,大学生难以辨识。



校园诈骗一旦得逞,其危害十分深远,对大学生 乃至大学生家


庭损失都极为惨重。被骗的大学生及家庭不仅在经济上遭受到惨重


损失,同时在心理上会产生内疚甚至煎熬。严重可能引起大学生轻


生等心 理疾病。



本次调查采用了 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江苏某大学为调查地点,


通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对大学生 遇到的诈骗及自身防范


意识进行了解,同时分析探讨加强大学生校园诈骗防范意识的必要


性、大学生受骗原因,对如何提高大学生防骗意识、激发大学生自


我保护认知的主动性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校园诈骗防范意识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保护防范意识,是维护高校治安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环境,这给社会上的 一些不法


之徒可乘之机。学校周围的闲散人员容易进入校园,同时人员流动


性大、难管理,易扰乱校园治安秩序,造成学校的安全隐患。这不


仅影响到个 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对整个学校正常的教学、生


活秩序等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因此,在这种大环境还不能彻


底改观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 防范能力,


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维护高校的

< p>
治安环境。



(二)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是大学生能够自力更生的前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对新事物缺乏理性和客观的认识 ,缺乏人


际交往中的经验与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极易成为校园诈骗的主要对象。大学是学生时代与进入社会的过渡


阶段,若不 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受到不法侵害时,不懂得如何去保


护自己,就会被轻易的欺骗和利诱 ,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


会。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帮助大学 生减少不


必要的伤害,通过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让大学生能够逐渐自立,

< p>
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必修课。



二、大学生对诈骗认知防范情况调查及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于

2017

< p>年

11

28

日在江苏某大学开展,问卷调< /p>


查的具体执行者为七名本科生,调查方式是面对面的随机抽样问卷


调查,调查对象为在校的大学生。本次发放问卷共

1050

份,有效回

< p>
收问卷

992

份。



问卷数据显示,有

67.63%

的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诈骗,诈


骗的方式

50.24%< /p>

以盗用社交账号,骗取钱财为主。

38.65%

的诈骗


以推销学习资料、假产品为主;而当遭遇诈骗,

60.49%

的大学生 选


择不予理睬,

2.9%

选择了报警,最终受骗汇款的占

6.7%

,受骗后对


陌生人不信任感明显增强的人占

21.74%

,可见校园诈骗对大学生心


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研究中发现,当大学生遭遇诈骗,鲜有人寻


求警方援助,认为报警过于麻烦的占主要原 因。而主动了解或学习


防骗知识的仅占

43.48%

,大 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



三、校园诈骗的防范措施



(一)大学生阅历不足,防骗意识差,信息容易泄露



大学生是接触社会的新群体,心理和阅历不够成熟。 对于社会


生活缺少一定的警惕性。刚接触新环境的大学生们以自身强烈的好


奇心和无畏的探索精神来重新构建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在这样的热


情下,社会 总能以一种极其包容的态度接纳大学生,但是这也会引


起有心人的注意:某些群体就会抓 住这样的特性谋求自身利益。此


外,大学生参与社交活动时个人信息保管不力,缺少隐私 保护意识,


易泄露重要身份信息,给诈骗提供可乘之机。大学生第一次独立规

< p>
划、解决自己的生活及各种问题,通常会有急于求成、迫切证明自


己、宣告 成熟的心态,大多数诈骗者会针对大学生急于独立的这一


心态实施采取一系列的行骗方式 ,使得对方极易掉入陷阱,从而成


功行骗。



(二)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相关知识普及不力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1 00: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8138.html

美文欣赏之校园诈骗认知状况及防范意识分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