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应如何保障人身安全
系部:电气工程系
班级:机电
1201
班
姓名:邓希文
学号:2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
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一些治安案件、
危及大
学生人身财产案件,
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等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时有发
生;
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 br>和自觉遵纪守法意识成为当今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大
学生中一些常见案件分析上看:
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
但
因他们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
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
据统计表明:
发生在大学生中失窃和上当受骗案件占< /p>
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
75%以上。
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 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
范意识淡薄,
思想麻痹、
财物保管 不当,
轻信他人,
交友不慎,
由此发生的案件,
< br>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性命安全。
如:
宿舍没有养 成随
手关门、锁门的习惯;夏季开门休息;高档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p>
手机、
MP3
等随意乱放;
现金不及时存入银 行或将存折密码告诉他人,
存折与身
份证放在一起等等这些一方面可以诱
发犯罪,另一方面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便
利,这是导致校内失窃发生的重要原因。
又如诈骗案件的发生,作案人一方面
利用个别大学生容易动恻隐、
怜悯之心。
另一方面利用个别大学生贪图小利、
爱
慕虚
荣的心理,靠编造谎言,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如假冒身份、骗取同情达到骗
财骗物的目的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进入校园,
一些大学生通过上网结交朋友,
由于缺乏识别
能力有的上当受骗,
尤其个别女生交友不慎,
不仅被骗钱财,
还为此遭到强暴或
性侵害,甚至惨遭杀害。
p>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踊跃参加的活动,比较普遍的是家教、打工和进行社会调
< br>查活动。
但是现在大学生思想相对比较单纯,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潜在的危险
缺少预判和辨别能力,由此导致大学生在家教、求职中上当受骗而导致的生命安
< br>全事故频繁发生。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或毕业求职中急于求成,
不通 过合
法机构求职,
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使之合法利 益受到侵害甚至有些大学生
发生被拐卖现象。
现代交通的快速发
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但忽视交通安全也会给人留
下终身遗憾。<
/p>
还有的个别大学生法制观念不强,违犯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宿舍
内使用违章
电器,
酿成火灾事故。
有的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
养成小偷小 摸
的恶习,久而久之,滑向犯罪的深渊。还有的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在政治问题
上迷失了方向为敌所用,有的误入邪教,荒废学业,走上邪道,酿成人生悲剧。
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现状从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待生活持积极和乐观的态
度,
强调个性价值,追求生存质量,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淡薄,存在不
少的安全隐
患。
大学生自杀频频,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并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在得
知
他人自杀后,积极效仿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明显的“链式效应”
。
以上等
等表明大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保障人身安全意识对当今大学生
完成学业刻苦成才是非
常重要的,
为此大学生如何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保障人身
安全意识可以采
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一、
发挥教育功能,
利用不同形式在 大学生中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和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