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精品文档
2020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 七期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
5
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
(
一
) < /p>
党的十九大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
标志性意义。
当
前,
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帮助读者深刻领会、学懂弄通做实,从今天开始,
本报将邀请各界名家、
专家畅谈十九大,
他们将结合各自的实际谈体 p>
会、谈收获、谈打算。敬请关注。
“文化是一个国
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 p>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我以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是前所未有的,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定位是前所未有的,
为文化艺术工作
者指出的方向、提出的任务是前所未有的!”_日,北京气温骤降,窗
内却温暖如春,<
/p>
著名作家、
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谈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
神尤其
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体会时,
不仅一字一句背诵了报告的多
处原文,<
/p>
更满怀激情地一连用了
3
个“前所未有”来概括自己的切身
感受,
他坦言最近一直在阅读和深入思考十九大报告,
“获得了很 多
启发”。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
(
二
) < /p>
坚定文化自信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文化建设部分的关键词。
党的十
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
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四个自信”中,
文化自
1
精品文档
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可
以讲文化自信是处于一种基础性的地位。
为什么总书记把文化自信提
得这么高
?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原因:
第一,
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动力之源。
我们讲文化自
信是基于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p>
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文化自
信,
首先是基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 力,
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提供了
保障。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国力强盛,一个国家的文化
往往也会比较繁荣。
第二,先进的文化理念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就
像党的十九大报
告所讲的,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
盛就
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把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乃至民族复兴的
一个动力
之源。
总书记的论述深刻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和逻辑,
马克
思主义讲经济是基础,但同时也讲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对经济
基础有强大的反作
用力。
第三,
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
党的十九大报告当
中提出的,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 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
都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所在。
有以上三种文
化的支撑,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也正是在这点上,是其他民族
乃
至政党所难以比拟的。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
(
三
) < /p>
党的十九大报告,
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
可以 概括四句
2
精品文档
话:
明确了文化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
提
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
标,
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提出
了新时代文化
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的基本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换中,
当代中国人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已经由主要满足物质需求,
转
化为主要满足精神需求。
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 求。
满
足文化需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p>
正如习
近平同志所说,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p>
必须提供丰富的精
神食粮。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
地位更加
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第二,
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
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
发展道路,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一言以蔽之,当今和未来相
当长一段时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秉承中国的文化价 p>
值理念,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思
考和解决当代中国人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的文化方案。
第四,提
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三个坚持:坚持为人
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
持百放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