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辅修第二专业国家开放大学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开卷).doc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0 10:50
tags:

-

2020年12月10日发(作者:董星纪)



试卷代号:

1394



国家开放大学

2020

年春季 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开卷)



论述题:

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


时 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


是以中国失败、

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分析造


成近代中国 如此深重的苦难,

除了列强的原因,

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


样的责任呢?(

100

分)


答:从中国 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


< p>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


为正是

由于社会制度的

腐败,

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 的状况长期得不


到改变。

1.

社会制度腐败


1

吏治和军队腐败

1840

年以后,

中国封

建社会逐步变成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

权贵,大都昏< /p>


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

污腐化,


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 /p>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


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

< p>

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


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 差大

臣奕山到广东,竟然


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 主张“防民甚于防寇”。

清政府特别


害怕战争持续下去 ,

会引发农民起义,

因而急于向英国侵

略者谋求


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1



2

)战争指导思想错误

,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

指导思想


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

< p>


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


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 /p>


担心人

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 击和破坏


人民群众和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

1885

3

月,

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


边境大败法军,

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

使 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


交困的境地,

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 垮台。

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


求 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


签订

《中< /p>

法新约》

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

< p>中法战争最终以

“中


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甲午战争之初,慈禧忙于

< p>
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诞,军机首辅李鸿章

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


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更没有最高作战

指挥机构, 最高层内部


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

黄海海战之后,

被日军气势所吓倒,


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 然失利,但中国海

军仍有实力与日


军拼死一搏。

但李鸿章一

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

战,

海战失利


后更是严令北洋水师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

举大 清十


余载国力建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最终全军覆没。

< /p>


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

< p>

团的


力量向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

逼近北京,慈禧带着


光绪和亲贵大臣西逃。

1900

9

17

日,

她在逃跑途中发布


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0 10: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6260.html

国家开放大学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开卷).doc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