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恐怖主义对民航安全的威胁及机场安检如何在民航反恐中发挥
应有作
用
摘要:恐怖主义是一种突发的、具有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近年来,
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程蔓延趋势,
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
对民
航安全威胁最大的手段应该是劫炸机,
而在预防劫炸机的过程 中,
机
场安检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恐怖主义
民航安全
民航安检
民航反恐
一、什么事恐怖主义
往往附着于某个意
识形态
。
通常用来描述有计划的使用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对抗普通
平民,通常
是为了特定的政治或宗教目的。
何为恐怖主义 ?对于“恐怖主义”一词的界定,世界各国对其都
有着不同的阐释:
英国学者哈利戴提出:
“恐怖主义是指战争或内 战以外,出于某
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个别暴力行为。
”
美国国务院的解释是:
“由组织或代理人为了政 治目的,有预谋
地针对非战斗人员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
通常这种行为是 试图对他人
产生影响”
。
美国国防部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是:
“为实现政治、宗教或意识形
< br>态的目的,对个人或财物非法使用,或威胁使用武装力量或暴力,用
以强制或胁迫
政府及社会”
。
中国出版了一 本《恐怖主义
?
邪教
?
黑社会》
, 书中对“恐怖主义
的定义是:任何个人、团体或国家,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残<
/p>
害无辜,制造恐怖,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是恐怖主义。
我国著名学者何秉松指出:
“恐怖主义属于政治 范畴,它本质上
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在非理性的社会冲突、民族冲突、国家冲突中,
p>
矛盾双方为了解决矛盾而采取的一种非理性的手段。
因此,
它 总是为
了并服从于一定的政治目的。
”
2011
年
10
月
24
日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
的《关于加强反
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
》首次对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组织和恐
怖活动人员作出明确界定。
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
会恐慌、胁迫国家机关
或者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
或者其他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
、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
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煽动、资助或者
以其
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
也属于恐怖活动。
恐怖 活动组织是指为
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集团。恐怖活动人员是指组织、策划、实
p>
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进入
21
世纪以来,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尖武器技< /p>
术的扩散,
使恐怖主义的国际化、
破坏性和震撼性都达到了 空前的程
度。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列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基地”组织,以世人意
想不到的非常手段,
于
2001
年
9
月
11
日对美国发起的突然袭击,
无
论从规模和强度,
还是从毁伤效果和国际影响来看,
都丝毫不亚于一< /p>
场战争。
这足以证明,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 危及国家
安全乃至国际社会稳定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各国政府与地区性组织所列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各有区别, p>
不尽
相同,尽管种类繁多,但大体可分为
4
种 基本类型,即民族主义型恐
怖主义、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极右型恐怖主义、极左型恐怖
主义。
二、恐怖主义对民航安全的威胁
国际恐怖主义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1
、有组织性;
2
、政治性;
3
、犯罪手段极端性和多样性;
4
、隐蔽性。
当代的国际恐怖主义又具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第一、高度的国际化;
第二、活动次数频繁,造成伤亡惨重;
第三、恐怖手段和战术不断升级,危害越来越大;
第四、恐怖活动涉及范围和袭击目标呈扩大趋势;
第五、美国是国际恐怖主义的首要打击目标;
第六、恐怖分子以青年为主,妇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恐怖分子一般采取
绑架
、
暗杀
、炸机、劫机、扣押人质、袭
击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
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
其中对民航安全影响最大的为劫机和炸机。因此,就民航而言,
应该
建立健全劫机、炸机事件的应对机制,加强这方面的应急演练,以确
保发生这类事件时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应,以减少所造成的损
失。
恐怖主义的攻击对象多为国家重要设施、
政府要害部门及平民百
姓,具有跨国性、全球性、极大危害性等特点。国际恐怖主义经
常使
用极端暴力手段,滥杀无辜,毁坏财产与设施,危害和平与安宁,制
造恐怖紧张气氛,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活动。
恐怖主义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
但最感头痛的还 要数向来以
“世
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人,他们四处忙着“反恐怖”
,而自己也屡屡成
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仅本·拉登一人,就让美国人寝食难
安。其
实,说起来,今天的恐怖分子,还是美国人自己种下的苦果,本·拉
登就是明证。
跟黑社会相比,恐怖 主义对国家、社会的危害要大得多,它不仅
有组织、有制度,
更因带有政 治目的导致了极端与疯狂。再加上恐怖
主义的存在与民族、
宗教矛盾以及 复杂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
这也注
定了反恐怖斗争的复杂与艰巨。
主要的危害有:
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全;
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民族和
睦,引发社会动荡
;极大地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
一些国家世俗政府形象,造成政局动荡
、社会不安;破坏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等等.
从国际上来看恐怖主义的根源应该有以下几点:
1.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 /p>
分界线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
2.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 引起世界其他国
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
3.
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 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
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
4.
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 /p>
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
家结合而生的怪胎;
5.
p>
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
这种反美与反
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
6.
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 /p>
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
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
世界应该如何
应对恐怖主义呢?
防劫机问题:
“
9
·< /p>
11
”事件之后,对于“自杀性劫机”问题对策研
究就提到
议事日程上了。这样,人们就须区分两类劫机,即“非自杀
性劫机”和“自杀性劫机”<
/p>
。对策自然也是不同的。对付自杀性劫机,
有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两种对
策。
在技术方面,可以考虑:
(
1
)改进驾驶舱的门锁,或者在驾驶舱门前
安
装杀伤性装置,在必要时驾驶员能够在驾驶舱内以电钮操纵使用。
(
2< /p>
)在主要驾驶员座位四周安置自动杀伤性装置。这种杀伤性装置
可以考虑使
用“非致命”的武器,以免设备出错误伤自己人。
(
3
)甚
至可以考虑隔绝驾驶舱门与机舱的正常通道,
机上其他工作人员与驾
< p>驶人员采用电话联系。
-
-
-
-
-
-
-
-
-
上一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设反恐专业靠不靠谱
下一篇:灭亡中国的12条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