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区别
调查报告和总结在写作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
特别是介绍典 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和专题性的工作总结
,
无论从反映的内 容或表达的形式上来看
,
都非常接近
.
这
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反映在
:
它们都是紧密配合形势
,
宣传党的任务
,
有较高的政
策性
;
抓住点上材料
,
推动面上工作
,
有较广的指导性
;
运用事实说话
,
揭示事 物
本质
,
有较强的针对性
.
其不同点
,
主要表现在
:
(1)
p>
从取材的范围看
.
调查报告反映的面较广
,
< p>可以推广经验,
可以反映情况
,
也可
以研究
,
揭露问题
,
而总结往往是总体本单位某个 阶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
方针
,
政策的情 况
,
或某项工作的具体经验
.
(2)<
/p>
从反映的内容看
.
调查报告比较集中地说明一个问题
,
一项
事情
,
或者是
阐述成绩
,
或者是揭露矛盾
,
一般不是 既全面写成绩
,
又详细写问题的
.
而总结一
般要考虑全过程
,
既要有基本情况的回顾
, p>
又要写取得的成绩
,
经验
,
存在的问题
和教训
,
还要写今后的努力方向
,
这些方面都要有所交代
,
当然也要注意重点突
出
,
主次分明
,
详略得当
.
(3)
从反映的时效来看
.
一般来说
< p>,调查报告配合形势的宣传要比总结迅速
,
及时
p>
,
因为总结要到一定阶段才能撰写
.
(4)
从使用的人称看
.
调查报告通常是调查组或记者来采写别单位的< /p>
,
常常用
第三人称
.
而总结 通常是本单位自己动笔撰写的
,
常常用第一人称
.
如何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工作是针对社会领
域中的实际问题
,
有目的
,
有计划
,
有步骤地进行
的
.
一般来说
< p>,社会调查工作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进行
.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对于一项调查工作来说
有很重要的意义
,
如果准备工作充分
,
就能
明确调查的中心和重点
,
使调查工作能比较顺利进行
< p>.
1.
课题的选定
准备
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
就是确定调查的课题
,
它是 整个调查工饿的关键
环节
.
只有选定了课题
,
才能使调查工作明确方向
,
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
也才能
考虑用什么方法
,
手段去完成 调查任务
)
因此
,
学员在选定课题时
,
要注意
:
,.
1)
p>
结合专业学习
,
选定课题
.
开展社会调查
,
是为了加深学员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 p>
因此
,
应紧紧围
绕专业特点来选择课题
,
并用专业知识来指导社会调查工作
,
在社会实践中使学
员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
2)
课题宜小不宜大
我们要求写的是一篇字数在
2000--2500
字左右 的小型调查报告
,
因此
,
选定
课题时宜小不宜大
.
题目大了难于驾驭
,
容易 出现面面俱到的毛病
,
而题目小
,
则
容易写深写透
,
而且对初次作社会调查的人来说
, p>
更容易把握
.
3)
课题选定应切合实际
.
选
定课题时必须考虑课题是否有预期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
要从实际具备和经
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条件来选择和确定课题
.
主观条件主要是指调查 者的自身条
件
,
包括知识结构
,
文化
,
心理素质
,
调研能力等等
< p>.客观条件主要是指资料
,
时间
,
< p>被调查对象能否合作
,
能否得到企业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
只有充分考虑了主客观
条件
,
这样课 题才有完成的可能
.
2,
拟订调查计划
调查是为了解决问题
,< /p>
因此
,
为了使调查工作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
在明确调查
目的和具体任务的前提下
,
拟订出一个 较详细的调查计划
,
具体规定出调查的地
点
,
单位
,
时间
,
对象
< p>,调查重点
,
步骤的方法等等
,
做到心中有数
.
二
,
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
它的任务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有
关资料
.
调查的实施是直接深入社会生活
, p>
按照调查计划的内容和要求系统
,
客
观
,
准确地获取材料
.
资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调查工作成 功的基本保证
,
为了
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
调查时应采取适当有效的调查方式和具体方法
.
社会调查的调查方法很多
,
较常用的有
:
1)
个别访谈法
个别访谈法是
指访谈对象是单个人情况下访谈
,
一般来说
,
选择 这样的访谈
对象要考虑其典型意义和特殊意义
.
访谈也基 本上是限于访谈人与被访者之间
的信息传递
,
回答者不会 受到访谈夕外的第三人的直接影响
.
在使用这种方法进
行
调查时
,
要注意一次访问时间不宜太长
,
有时可能 要反复若干次
,
访谈时内容
,.
可以宽些
,
不要局限在既定的题目上
,
在谈话过 程中
,
要一边记
,
一边想
,
一边判
断
.
谈一次
,
< p>总结一次,
分析一次
,
指出新问题
< p>,这样就起谈越深
,
材料也就越来越
多
,
便于分析
,
提炼
,
< p>概括.
2)
座谈会
座谈会是一种集体访问法
,
即将许多调查对象放在一起同时进行访问< /p>
,
也就
是通常说的
开调查会
它是做好调查研究最简单易行又最可靠的方法
,
根 据长
期实践经验
,
座谈会的人数以
5 p>
—
7
人为宜
.
访问前调查者应事先将所 有参加座谈
的人员名单
,
访问的具体内容
,
要求
,
举办的时间
,
地点等通知 参加座谈会的所有
被调查者
.
在调查座谈中
,
词查者还必须口问手写
,
与到会的被调查者一起讨论
,
由于座谈会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
,
被调查者 相互之间的多层次互动
,
因此它
所获得的资料较其他访谈
方式获得的信息更广泛
,
而且由于互相启发
,
互相 核对
,
互相修正
,
使获得的资料更完整准 确
.
3)
问卷法
问卷法是采用邮寄
,
直接询问等方式
,
依据调 查目的设计的问题
,
经被调查者
作答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结论的一种调查方法
.
问卷调查是运用最多的间接调查法
.
调查者把所要收集的材料编制成问卷
,
分发或寄送给
调查对象
,
然后收回进行汇总分析
.
调查问卷由以 下几部分组成
:
一
,
问卷题目
< p>.如
《
XX
区下岗人员求职意向调查问卷》< /p>
,
题目要具体表明调查主题
内容
,
不可笼统抽象
.
二
,
引言
.
简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对被调查者的要求希
望
. p>
三
,
指导语
.
说明问卷填写的方法和具 体事项
.
四
,
问卷题项
.
这是问卷的主体
部分
,
题型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两种
,
开放式答题为不设备选答案
(
选项
),
由
被调查人自由发表看法
.
封 闭式答题要求被调查人在几个选项中选项目答
.
实践表明
,
问卷法要达到调查的预期的目的
,
就要以高质量的调查问卷为 前
提
,
在设计问卷时必须从实际出发
,< /p>
慎重对待每一个问题
,
同时
,
注意建 立各个问
题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
由于问卷法适于大面积的 调查
,
而且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
题又很多
,
因此
,
对于初次涉足调查工作的人来说
,
一般不常使用这种方法
.
4)
观察法
观察法是根据一定
的调查目的
,
调查提纲
,
用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 观察被
研究对象
,
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
它是一种重要的调查方法
,
它的最大优点
,.
在于可以实地观察现象和行为的发生
,
搜集到 既原始又真实的资料
.
而且简便易
行
,< /p>
灵活性较大
,
观察时间可长可短
,
观 察者可多可少
,
并处于
局外旁观
< /p>
的地位
,
不易被人注意
.
在 使用观察法搜集资料时
,
要注意各种细节
,
详细做 好观察记录
,
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
信度和 效度
.
5)
文献法
< br>在进行社会调查时
,
除了要深入到实际之中
,
从与调查对象的接触直接搜集
可供研究的资料外
,
也常 用从各类报告
,
报表等文字材料中寻找值得研究的资料
,
这就是文献法
.
在使用文献法时要注意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搜集资料的
全面性和完整性
.
总之
,
调查的方法很多
,
对于一 项具体的社会调查到底应采用什么方法
,
应以
能最有效地
实现调查目的和要求为依据进行选定
.
三
,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主要是在全面地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
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
,
分类
,
统计和分析
.
< p>资料的整理,
分类是对资料进行检查
,
核对< /p>
,
归类
,
即
去粗取< /p>
精
,
去伪存真
将大量的原始 资料简化
,
系统化
,
条理化
, p>
使之适宜于进一步分析
.
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剔除法
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鉴别
p>
,
分清真伪
,
加以取舍
.
筛洗法
材料经过剔除后
, p>
还必须对材料加以研究
,
去粗取精
,
分 清主次
,
筛洗出具有
普遍意义的经验或者反映问题实质的
典型材料来
.
求实法
通过表
面现象
,
努力把握实质
.
这是调查研究中做到实事 求是的基本方法
.
二分法
对
各种材料
,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方面
,
也要注意到 事物的另一方面
,
不能作
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
总之
,
研究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阶 段
,
他为解答实际问题提
供理论认识和客观依据
,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
四
,
总结阶段
-
-
-
-
-
-
-
-
-
上一篇:2020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下一篇: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