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本专业总体介绍
一、研究内容
1.
研究方向
日本语言,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日本社会。
2.
主要课程
日本语言
(
任选
4
门
)
:日本语学,日本语法研究,日语句 法,日语词汇学,日本古典语法,中日比较语言学
本语学研究史,外国语言学史,语言学
概论,日语教学研究,日本语言文化学。
日本文学
(< /p>
任选
4
门
)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日本史,日本古代文学史,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日本古典文学
学论著选读,日本作家,流
派与作品专题,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题。
日本文化
(
任选
4
门
)
:日本史,日本文化 概论,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史,日本宗教,中国文化概论,中日
日本文化专著选读,日
本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题,日本语言文化学。
日本社会
(
任选
4
门
)
:社会学,日本社会学专论,日本经济,日本政治,日本法制,日本史,日本思想史,
史。
二、相邻学科
中国近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汉语语法
(
含现代汉语、古 代汉语
)
,计算机应用等。
三、本学科学位授予单位名单
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天津外国语学< /p>
语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中国
究生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范例: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文化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文化专业可以比作一朵美丽的小花,虽体态娇小,却芬芳动人,整个 专业
名,其中教授
2
名、副教授
5
名、外教
2
名。老师的授课范围和研究领域涉及日本语言、文化、文学、 社会
机等,尤其是计算机与日本语言的结合研究以及中日比较
文学有关领域的研究,目前在日本研究领域堪称“
该专业每年邀请数额不等的日本访问学
者集中时间、
集中专题授课讲座,
使学生能够接触日本专家的学术精
多留日归国的洋博士们组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与该专业联系紧密,
其成员作 为该专业的客座教授
本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授课,这一点与其他院校相比,可以说是得天
独厚的优越条件。
该专业遵循“严松结合”的 原则,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各项素质,特别是日语基本功和研究能力要求严格
学生个人的研
究方向上,充分重视个人的意愿,宽松而自由。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研究生招生时,专业名称统
文化专业,
进校之后则可根据本人意愿以及发展情况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
本 专业目前硕士生导师共有
4
位
语言学、日本文化、中日比
较文学、信息语言学四个研究方向。
四、招生情况
日本语言文化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一般是公费生
2
名、自费生若干名,据闻从后年开始,招收在职研究
业
1997
年刚刚设置,
到今年才满
3
年,
许多考生对于该专业还不是非常了解,
甚至有的考生错误地认为它可
产生畏惧心理,其实大可不必。诚然,该专业报考人数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考生需要经过一番竞争才能如
p>
不可攀。另据闻,该专业从后年开始将以公费及自费的方式每年派遣学生留学一年,所以有实
力的同学一定
以免错失良机。
这里我想提醒考生朋友的是,
人大日语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对于英语都很重视,
本科生的国家公共英语
30%
~
50%
< p>,研究生入学考试时英语不会考得太难,但入学之后则和其他非语言专业一样,学习研究生英语教< p>是不小的,这一点希望考生朋友们做好准备。
气,就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五、考试科目以及教材准备
日本语言文化专业的考试科目包括:
至于将来
毕业之后的去向,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具备真才实学,再加上大
①基础日语。
目的是测试考生的语言基本功,内容与 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
1
级试题相似,水平相当,包括
字词
汇和语法读解。
②日本文化。
包括 有关日本文化的常识、理论,这些内容常以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涉及日本历
学
、经济、社会、政治、习俗等。题型以填空和名词解释为主。对有关日本文化题的解答需要有些深度,至
则求宽不求深,也就是说知识面要宽,但对于深度则无太高的要求。
③翻译写作。
这部分包括
1500< /p>
~
2000
字左右的日语作文。中日文对译,可能会涉及文言文、古 代日语,
有大学本科的基础就足以应付。
这部分重点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和写作功底,
从而估量考生的研究潜力,
这
当重要,可能
会影响到最后的录取。
综合起来,全部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测试考生的
日语基本功,对于日本国情的了解程度,以及写作能力,上
年会做细微的调整变动,但大
部分保持不变。
材,与上述考试科目相对应,在人大本科教学中,基础日语采用
专业排名
为公平公正起见,
日本语言文化专业考试不规定考试教材。
考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参考人大日语专业本科生< /p>
其划分为:
A+
为重点优势学科,
A
为优势学科,
B+
为良好学科,
B
为一般 学科,
C
为较差学科。
示例如下:
等
排
级
名
A+
5
A+
6
A+
7
A
8
等
排
级
名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学校名称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学校名称
等级
A
A
A
A
A
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10
天津外国语学院
A
11
武汉大学
A
12
四川外语学院
B+
等
(18
个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 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
京语言大学、四川大
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
< p>
B
等
(18
个
)
:黑 龙江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大学、延
人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鲁东大
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
C
等
(13
个
)
:名单略
-
-
-
-
-
-
-
-
-
上一篇: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闽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