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俄语学院
MTI
翻译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复试早已落下帷幕,
成绩出来也已经一月有余了。
一直想动笔写点什么,
但
< p>一直没有抽出空来。今天,伴着窗外蒙蒙细雨,静静坐下来,细想考研路上的点
点滴滴,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
< p>我本科以高一本分数线
11
分的成绩来到了
A
大俄语系,大三下学期,当面
临考研、工作、出国的选择时,我坚定的选择了考研,并决
定考北外俄语翻硕。
★为什么考翻硕?
首先,翻硕两年,较学硕时间短。基本是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忙论文和找工
作。
其次,
翻硕的培养更趋向于 职业化,
与我希望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的目标相
契。
同时,
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和学历水平,
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发展
自己,开阔视野。
★为什么选北外?
全国开设俄语翻硕的学校不少,像北外、上外、黑大 都是非常不错的学校,
在历史发展、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上各有千秋。那么,我为什么选
择北外呢?主
要因为以下几点:
其一,地理位置。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翻译 p>
类型的工作。诚然,在北京发展,竞争激烈,压力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里平
台更广,机会更多。
其 二,师资力量。北外作为中国语言类院校中的翘楚,师资力量强,学习氛
围浓厚,有更多
的机会。
其三,圆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
★复习方法
一、政治
说实话,
我在政治上并没有特别下功夫,
因为北外对政治的要求是只要过国
家线就可以,复试排名是按两门专业课的成绩排的。而且,我高中是文科生,政
治底子还不错,所以基本就把精力都放在两门专业课上了。
1
之前政治复习也颇为盲目,
市面上参考资料特别多,
还有各种补习班。
其实,
在考研的过程中,越到后来越会发现,不是资料太少了,往往是资料太多了
,反
倒不知如何下手了。拼命刷题,最后反而限于题海难以自拔。所以从一开始,我
p>
只看两本书,
高教出版的政治考研大纲解析和历年真题详解。
因为只有弄明白了
考什么和怎么考,才能知道该怎么学。由于大纲解析出来的比较晚,一
般要
9
月中旬,所以,我先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在大纲解析出来后,又
接着把剩下的
看完。中间把真题做了一遍。基本到
10
月 末,我才把大纲解析看完。进入
11
月后,我把肖秀荣的
1000
题中的选择题完完整整过了一遍,同时,又把大纲解
析看了一遍
。这次,我每做一道题,就好好想想,他考的知识点是什么,从哪方
面考的,如果我这道
题做错了,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都要仔细查清。期间也
背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为了做
解答题时用,但记住的不多。到了
12
月,距离考
研还有
20
多天了,我把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认真做了一遍,之后又反复把解答
题背了几遍。
不得不说,
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命中率是很高的,< /p>
尤其后面的大题。
最终政治考了
64
分,与 很多大神相比,我的成绩不算高,但与我付出的努力相
当,最后顺利过线,总的来说也就
很满意了。
二、英语
北外二外 英语也同政治的要求一样,
过线即可,
但北外的二外英语还是有一
定难度的,
词汇要求颇高。
和我一起备考的一个朋友就是因为英语没过线 ,
最后
遗憾落榜。我自己英语水平一般,六级低分飘过,刚开始准备的时
候,也不知道
怎么做比较好。而且市面上能找到的真题只有
2010 p>
年和之前几年的,虽然现在
各种英语备考资料琳琅满目,
但针 对北外二外的资料还是寥寥。
后来,
我听了之
前学姐的一
些经验,主要从基础方面开始准备。
其一,
词汇。
北外二外英语对词汇的要求颇高,
我买了新东方的 考研红宝书,
基本把上面的词汇过了一遍。
之后做了一些词汇练习题。< /p>
即便如此,
考试时还有
一些词语是不认识的。而且,词汇题
又在开头,所以当时有点影响心情。建议大
家把词汇题放在后面做,
不要 把太多时间耗在上面。
当然,
背单词不仅是为了做
词汇题
,
阅读、
完型和翻译都需要颇高的词汇量,
所以积累一定量的词汇 真的非
常重要。这是英语复习的硬功夫。
其二,语法。主要考察基本的语法知识,像虚拟语气,倒装一般都会涉及。 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