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秉南
林秉南,中科院院士,是水力学,和流动力学的专家。
林秉南院士是一中六位中科院院士中最年长的一位学长了,
是
1937
届的高中毕业生。
高中毕业后,留学美国十载,专攻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是这一
方面大师
级的权威。
1956
年回来报效祖国,致力于开辟水力 学和河流动力学领域的
科学研究。
他在明渠不恒定流,
高 坝水力学和泥沙运动等方面的研究
都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成果,
而这些成果,不少是在国际上处于领
先的地位。
林秉南历任中国水力水电科学院水力学所长、院长和荣誉院长。
是三峡
工程可能性论证泥沙组组长。
林秉南在国际享有崇高
声誉,
受聘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任
客座教授,并且是国际水利研究
会亚太地区分会主席。
梁栋材
梁栋材,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学专家。
梁栋
材,
1946
年入读市一中初一,
1949
年入读 高一,
1951
年以
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
/p>
55
年大学毕业,而且是化学系的
尖子。
他学习并精通两门外语;
1955
年
-5 6
年,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俄
语;
1963
年
-64
年,在上海外语学院学习英语。
他主要有两次出国进修和交流:
1957
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元素有
< p>机化合杨研究当研究员,并考取了副博士学位,另一次是在
1965
年
-67
年,在英国皇家研究所和牛津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1960
年,它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任助理研究员,这 时期,他的
科研成果主要有:
测定了一批有机物的晶体结构;
< p>会同协作单位一道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的计算程序库;
60
年代末,作
为负责人之一,
他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 结构的测定,
这使他获得国家
自然科学二等奖。改革开放后,梁栋材迎来
了科研的春天,在
1978
年,他又重新回到北京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当研究员直至到所长。
这期间,科研的条件大大改善,他研究的成果也是前所未有的丰硕
:
80
年他亲自主持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小组,攻关克难,众< /p>
多项目的研究成果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90
年代他又开 始组织对
藻类捕光蛋白三维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p>
先后获
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和一等 奖等等的多个奖
项,
他在国内外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了科学论文达
100
多篇。
学术专著
有《
X p>
射线晶体学基础》等。
1980
年梁栋材被 选为中科院院士,
85
年被选为第三届世界科学
院院士。
1987
年
-1992
年连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刘颂豪
中科院院士,激光专家。
刘颂豪
1930
年出生在广州,是一中
47
届的高中毕业生。
1951
年大学毕业后,
分配到中科院,
师从光学 专家王大珩,
龚祖同,
从此,
他就和“光”结下了不解之
缘,开始了坚持一生的光学研究生涯。
几十年来,他的研究成果累累,论著齐身,桃李满天下,请看:
五、
六十年,
在长春成功研制出稀土光学玻璃和我国第一台红宝
石激光器。
六、七十年代,在上海机光所专门
从事激光技术的研究,主攻大
能量,
高功率的强激光器。
其研究成果在工农业和国防领域都有着重
要的应用。
< br>1981
年到
85
年期间,他在合肥光机所任副所长和所长 ,他领导
成功建成了具世界水平的“激光光谱学开放实验室”
1981
年,刘老回到广州。
87
年被任命为华师 大校长。在他和历
任领导以及华师大师生的艰辛努力下,
终于把一间原以 教学为主的省
属高校,
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
教学科研 并重的高水平的综合性的
师范大学。
在他的主持下,
建立 了全国第一个
“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
。
2009
年又建成了“中医药与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紧接着刘老又为
建设广州的“纳米光子学国家实验室”而昼夜操劳。
刘颂豪校友为新中
国光学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
智慧,他的一生可以说是绚丽的“追光人生”
。
-
-
-
-
-
-
-
-
-
上一篇:中国工程院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人名单(第二轮)
下一篇:天津大学交换学生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