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关于我校
在校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
时代,信息每
时每刻都处在更新之中。然而,人们读书学习的速度远
远赶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
造成许多人与当今主流文化的脱轨。
大学
生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化
的时代,
更需要多读书去完善自我,
提高自我。
但是由于
种种原因,
导致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不得不
引起我们大家广泛的关注。
一、调查目的与背景: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一个国家的
兴衰与未来和年轻一代的健
康成长密不可分。
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
栋梁之才,
现代 化建设的接班人,
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和振兴中华民
族的伟大历史重任。
历史赋予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如此之重的责任,
作
为一名当
代大学生如何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在我们肩头的重任,
出色
的完成党和人
民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
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德
才兼备的优秀当代
大学生,
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成为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
展的综合人才,
才能在日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
薄之力。阅
读在这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读书对于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
提高至关重要,
读书对于一个国家的
整体国民素质和人才战略储备也相当
重要。
但是,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
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
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
xx
年我国
18-70
p>
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4.9%
,
人均纸质图书的阅 读量仅为
4.39
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阅读水平明显处于落
后的状态。由
此可见,我国整体读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进行有关我校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在校大学生阅读
情况的调查就具有很重要的现
实意义。
为此,
我们开展了这次针对我
校在校大学生阅读
状况的问卷调查,以期掌握第一手的原始数据资
料,
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 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的建议和
解决措施。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时间安排:
xx
年
5
月
24
日 星期五发放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兰州商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地点:学校餐厅和教室
(四)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
(五)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小样本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六)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
阅
读环境、阅读目的、阅读倾向、阅读结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
阅读数量、阅读质量、
阅读渠道、阅读花销、阅读计划、阅读兴趣、
阅读类型、阅读偏好”等内容进行调查。<
/p>
(七)人员安排:从问卷的设计、整理打印调查问卷、分发和回收问
p>
卷、整理收集数据、分析讨论数据和提出建议、到最后调查报告的撰
写,所有工作均由我一个人完成。
(八)调查程序:
1
、确定调查的主题
2
、设计调查问卷并制定调查时间
3
、分发和回收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4
、整理和统计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5
、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p>
(九)经费预算:调查问卷打印费(
50
份)
10
元,调查报告打印费
3.3
元,共 计
13.3
元
(十)问卷情况:
1
、调查问 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50
份,男女各
发放
25
份,收回有效问卷
46
份。其中,男生 有
22
人,女生有
24
人,回收率
92%
。
2
、调查问卷的具体 内容: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
对象基本信息的调查,
第 二部分是对阅读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所使
用的问卷共有
21
道问题,其中封闭型问题
20
道,开放型问题
1
道。
三、调查的数据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分析,现将主要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分布:
根据调查对
象“男女性别比例”柱状分布图可以发现,调查对象中男
生占到总体的
4 7.83%
,女生占到了总体的
52.17%
。男女性别比例 p>
分布大致保持均衡,
避免因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不均衡,< /p>
对调查结果
造成偏差,
这样有利于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公平 可靠性。
调查对象中
男女不同性别间的人数比例分布情况,
可以为接下来进行我校男女间
不同性别关于阅读习惯和偏好的差异比较提供相关数据上
的支持,
由
此可以反映出我校男女生不同的阅读现状,
并 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
因。
最后,
将男女间不同性别的阅 读现状综合起来就可以反映出我校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学生的总体阅读情况。
(二)调查对象所在年级的具体分布情况:
通
过对调查对象所在年级调查资料的汇总分析可以发现,
参与此次调
查的对
象中,以大三学生居多,占到了总体的
32.16%
。其次是大一
学生,占到了总体的
28.26%
。接下来是大二学生,占到了总体的< /p>
26.09%
。人数最少的是大四的学生,仅占到了总体的
13.04%
,参与
调查的对象在年级的分布上大体保持均衡,主要的调
查对象以大一、
大
二、大三学生为主,大四人
数较少,可能是因为大四的学生面临即将
毕业和找工作的压力,
在校的大 四学生人数较少的缘故所造成的。
由
此,可以大胆提出
假设“我校学生的阅读主要群体分布在大一、大二
和大三这三个年级之中”
,但究竟是他们其中的哪一个,以目前的数
据无法得出结论,但可以通过接下来进一步
的调查得出最终的结论。
通过这道问题所反馈出的数据,
至少可以将大四 从阅读主要群体中剔
除,不包含在考虑范围之内,将考查范围进一步缩小到了大一、大二
和大三这三个年级之中,为接下来验证假设提供了大体上的方向。
(三)调查对象的学科属性分布情况:
通过对
调查对象学科属性调查资料的汇总分析可以发现,
参与此次调
查的对象中
,文科生占到了总体的
60.87%
,理科生则占到了总体的
39.13%
,
文科生明显的多于理科生,
二者的人数分布呈 现出明显的不
均衡,表现出较大的人数上的差异。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异,这可能
与我们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很大的关系。
我校作为一所财经类院校,
绝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大部
分专业主要是针对文科生的特点而专门开设的,
只有为数不多的
几个专业
是属于理科性质的。
所以,
本次调查所获得的调查数据会呈
现出这样的分布态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学科间的人数分布差异,
为篇
< p>二
:
《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书是人类智
慧的结晶,
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西方近代教育的奠基者
夸美纽斯曾说过: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
读书人类汲取知识 的重
要方式,有着诸多好处: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还可以提升自我修
养。当今,社会和文化很多领域正在经历广泛的视觉化转型,加之大
众生活方式
和审美追求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大学生,是
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他们的阅读
态度、阅读内容、
阅读方式、阅读时 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人生
观和价值取向。因此,对于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调查就显得
尤为重要。
在文化消费时代的今天,
受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冲击的影 响,
大
学生的阅读状况经历着怎样的变化,
呈现着什么样 的趋势,
值得引起
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1
阅读研究现状
海德格尔早就
预言过“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也
曾提到:
“读图时 代的到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它体现了后现代
文化对于知识的一种解构,也是现代审
美的一种要求”
。这些观点都
指向——读图时代的到来。伴随着读图时代
的到来,电视、手机、互
联网等传播媒体逐渐普及,照片、视频、漫画等图像信息逐渐渗
透到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大众
生活的方方面面,
挑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
由于现场感、
时效性、
便捷性和逼真性等优势,
网络新闻阅读逐渐取代传统纸质媒体,
成为
大众获取社会新闻的主要方式。
电子书成为更多人的阅读选择 ,
图像
也开始对纯文学书籍入侵,
传统经典图书的珍藏插 图本、
漫画形式以
及影视改编都意味着我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
变化。
如果说
从前世界被理解成一本书,
那么现在世界开 始被理解成一幅画。
而这
种转型,从本质上看是:
“理性 主义到感性主义的回归”
。
在这个文化快餐时代,
p>
“
80%
的读者是通过标题和图片的浏览获得信
息的;标题和图片成为期刊重要的导读手段
;
图片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
”
,
这也正体现了如今
“眼球经济 ”
的特点。
由于其视觉化的冲击,
“读图”所获得的体验
更直接,更能达到身临其境之感,满足人类追
求快感的欲望。
但与此同时 ,
图像又会使人忽略阅读对象原本的意义,
被动的接受画面给予的平面印
象,使人患上“文化近视”
。后现代社
会背景下长大的大学生,在多媒体
的环境中长大,是“读图”的主要
群体,享受“读图”带给他们的便利,思维和行为模式
也受到一定程
度的影响。因此,
有必要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 其背后的
形成机制,以正确引导其“读图”心理。
2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问卷内
容围绕“喜欢阅读什么媒介的读物”
、
“阅读方式”
、
< p>“是否阅读
网络读物”
、
“阅读时间”
、
“阅读目的”
、
“大学生是否有必要提升自身
的人文素质”
、
“影响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主要原因”和“对文学< /p>
经典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态度”等设计,共计
13
个封闭型 问题。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调查主体,
调查对象为全校本科生和部分研究
生,采用在校园随机发放书面问卷的形式。为保证其真实性,调查人
员在现场
指导同学们完成问卷后立即进行了不记名回收,
并对问卷调
查结果进行了
汇总统计和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两百份,回收率
100%
,全部为有
效问
卷。
3.
阅读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文学经典作品正逐渐丧失权威性;娱乐消遣性能突显。
根据样本显示结果表明,以重庆邮电大学
12
个学院为代表的当代大 p>
学生在文学经典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3.1
阅读目的略显扁平化、功利化、复杂化
就主要阅读的目的这一问题上,
有效数据显示,
休闲娱乐和考试所 需
占到总体样本的
40%
,
增长见识、< /p>
开阔视野和提升人文素养分别占总
样本的
40%
< p>和20%
。
众所周知,
大学的学习生活里的确 与形形色色的
考试密不可分,
无论是从常规的期末考试还是到诸如英语类 、
金融财
会类、计算机科学类、土木工程类、师范类、出国留学类的等级
考试
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阅读目的。
有的学生经由阅读努力通
过考试并不见得就是真正主动地有效地吸收了阅读中的养分,
或许更 p>
多的是为了获取一种硬实力,一种为其背后的隐形需求润色的硬实
力
。通常说来,多数隐形需求约等于绩点;而绩点则与评优评奖、就
业、保研推免挂钩。带
着诸如此类的“积极功利化“的目的我们暂且
不能定义为不良,而“消极功利化”的阅读
目的实在令人担忧。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3.2
阅读时长较短、阅读态度和意向不够强烈
在对阅读时长的调查选项中,
每天阅读
2
小时以 上的比例为
23%
,
阅
读
1-2
小时的比例最高(
44%
)
、阅读时长低于
1
小时的比例为
28%
,
几乎不阅读的人数比仅为
5%
。另外针对大学生对文学经典作品阅读
态度的单项调查中,
大部分人认为应该阅读的比例仅占到了
28% p>
,
一
半的人认为应该阅读和少数人认为应该阅读的比例分别为
39%
和
32%
,此两项比例总计高达< /p>
71%
,都认为没有必要阅读的人数比例为
1%
结果显而易见,
当代大学生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 间整体较短并主要集
中于
1-2
个小时内;低于
1
小时和纯粹不阅读的比例也不容小觑,这
些都足以表明大学生这
一群体对阅读的兴致不高、兴趣不浓。此外,
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态度而言,
认为是视
情况而定或者可读可不读。究其
原因有三:其一,部分学生对文学经
典经典阅读持“无用论”
,认为短期 阅读效果甚微,既不能帮助通过
考试也不能为自己带来实际的利益和好处;
其二:
多数学生对阅读的
重要性必要性认识相对片面,
甚至认为阅读只是一种面子工程和虚荣
心使然、其三:
深受丰富便捷的新 媒体形态的影响,而新媒体的大众
化、
广泛化的传播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
不少同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
矛盾,比如有时候是想静心阅读,可手机、
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打
乱了阅读的计划,
而这些终端设备中对阅读冲击 最大的当属智能手机
了,于是有了众多的“低头族”和“严重手机依赖症”
,阅读的在大
学生心中的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3.3
主要依赖以网络为媒介的泛读
< br>在对主要通过何种方式阅读的调查中,
图书馆借阅占总样本
13%
,
自
行购买纸质书籍占总样本的
42%
< p>,选择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读的比例位
居第一(
45%
)
。在对经常阅读网络作品的单项
调查
里,统计数据表明:经常读的比例为
36%
,有时读为
47% p>
,基本
不读为
16%
,从未读过的比例最少(
1%
)
。这些直观的数据都共同说
明了一
个问题: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以手机、
电子书等网络途径
为主的阅读,
传统的以纸媒为主的阅读文本和方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另外,这一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阅读方式由精读、细读
到泛读的转变。
p>
由于现今大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方式灵活多变,
信息
时代的到
来解放了曾经被束之高阁的经典作品,
使其变得大众化、
通
俗化。不可否认,
从一定程度上讲,网络文学促进了经典文学的流转
和
传承,但很多时候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是以一种快餐文化的消费倾
向,比如写错了原作者的
名字、甚至胡乱作者个人的生平简介。
3.4
对经典作品的理解程度尚浅
问卷最后一个对经典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态度调查里,
完全赞同
的人数比例为
20%
,
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为
30 %
,
而完成反对的人数
比为
50%
。这说明经典作品的次生品已经能跟经典作品平起平坐了,
各自占据了
50%
,而明显被改编后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力还会持续上
升,这对
经典作品无疑又是一次恶性的冲击。
如今,
大学生接触 经典的渠道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
市场上不乏
各种题材的历史剧、电
影、动画、网游作品,这其中不排除有部分忠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预测的背景
实原著的作品,
但大多数作品为了追求商业效益往往对原著< /p>
“做大手
术”
,这让未接触过原著的同学对某部作品的理解 框定在了影视作品
上这些次生途径上。
久而久之,
经典作 品就是去了其原有的精髓和内
涵,这无疑是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的。
(四)对改进阅读现状的建议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样本数据的分析,
不难发现:
当代大学生对经典阅
< p>读的缺失主要是因为读图时代下电视、
手机、
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等图
像信息对相对单一纸质媒体的大力渗透和冲击。
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 p>
阅读兴趣离不开社会、学校、个人多主体全方位的努力。具体说来:
1.
处理好两种阅读方式之间的方式
< br>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阅读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网络和传统阅读之
间并不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关系,我们应把网络传播效率高、成本低、
影响范围广的优势
与传统纸媒不可替代的广度、
深度、
思想精髓相结
合。<
/p>
二者相互促进,
势必会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
趣。
2.
在整个大的社区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引导 ,由于大学生在经验、辨
别能力上的不足,
对在网络环境下接触到的良莠 不齐作品缺乏正确的
认识,导致一些低俗、萎靡作品的盛行。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定期举
办一些读书报告、
读书交流会、
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对阅读 源初步过滤
和筛选,使一些网络作品规范化、标准化。
3.
对个人而言,当代大学生应树立良好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把握
< br>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利用经典作品中的养分来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读书现状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生活问卷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