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制由
2
年改
为
2.5
年
部分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
调整
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学制由
2
年改为
2.5
年,部分初试专业课考
试
科目有调整
——访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科长
章老师
摘要:
杭州师范大学
2020
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
1200
名左右,
非全日制
硕士学位研究生
200
名左右。
教育硕士的学制由原来的
2
年调整为 p>
2.5
年,
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由
8000
元每年调整为
10000
元每年。
个别招生专业有微调,
比如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增设比较教育学专业等。
另外,
部分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有调整。
1. 2020
年计划招收多少名研究生?
< p>
章老师:
2020
年我校有
20
个学 院在
24
个一级学科和
17
个专业学位类别共 p>
计
468
个研究方向招收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
1200
名左右
(含定向就业研
究生),有
6
个专业学位类别共计
52
个研究方向招生攻读非全日制 硕士学位研
究生
200
名左右,具体招生名额以
2020
年国家文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教育部和我校公布
的《招生专业目录》中招生人数均为
2019
年的实际招生数,
< br>仅供参考。
2.
2020
年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章老师:
2020
年我校招生政策基本与
2019
年相同,主要变化 是教育硕士的
学制由原来的
2
年调整为
2 .5
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由
8000
元每年调整
为
10000
元每年。此外,我校教育硕士部分专业改由经亨颐学 院招生,重新成
立的音乐学院替代公共艺术教育部招收音乐和舞蹈专业硕士。
调,
比如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增设比较教育学专业,
数学一级学科下不再招收数学
教育专业,
非全日制招生专 业有所减少等,
具体详见我校
2020
年招生专业目录。
3.
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p>
章老师:
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两个专业的< /p>
自命题业务课
2
从
2020
年开始不再统一命题,分成两门不同的科目;生命与环
境科学学院的生态学专业的自命题
业务课
2
可以从植物学、
动物学、
环境学和遥 p>
感原理与应用
4
门课中任选
1
门;
音乐学院的音乐专硕不同研究方向的自命题业
务课
2
都有所不同。
具体可参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的招生章程附件中的自
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其余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无调整。
4.
请介绍一下学校
2019
年录取情况。
章老师:
2019
年我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
116 5
人(含普通推免生
13
人,农
村硕师计
划推免生
24
人,
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9
人)
,
同比上年减少
30
人
(浙
江音乐学院独立招生,其指标不再纳入我校)。其中学术型硕士生
4 69
人,同
比上年增加
33
人;全日制专 业学位硕士生
560
人,同比上年减少
43
人(浙 江
音乐学院去年招生
65
人);非全日制硕士生
136
人。
5.
学校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情况是怎样的?
章老师:
p>
我校研究生招生专业基本参照一区国家线,
2019
年我校全日制招< /p>
生专业中,共有
25
个生源较好的专业在一区国家复试分数 线以外自设复试分数
线(包括自设单科线),其中自设分数线总分超过国家线
分以上的专业有:
体育教学、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
学(英语)、数学教育、学科教学
(生物)、护理学、广播电视等。
20 19
年具体复试线可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6.
学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专业?
章老师:
我校拥有除农学、军事学外
11
大学科门类,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1
个、
经教育部批准的联合培养博士一 级学科
2
个、
硕士学位
授权一级学科
p>
24
个,
有省一流学科
14
个,
其中
A
类学科
8
个,
居省 属高校第
3
位。列
ESI
中国大学综合排 名百强,化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学、神经与行
为科学
4
< p>个学科进入ESI
前
1%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 评估中,参评的
19
个学科
有
17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70%
,其中
B
和 p>
B-
类学科有
6
个。
在学科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六个鲜明的特色与优势:
< br>一是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研究、
端粒及端粒酶在衰老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位居学科发展前沿,主持
973
、国家杰青各
1
项、国家自科重点
2
项、面上项目
28
Nature
和
Cell
子刊上发表< /p>
SCI
论文
52
篇。
二是有机硅功能分子和聚合物导向合成、
高效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机理等研究
< p>领域处于学科前沿,
实现了武器装备材料和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的突破,
主持国家
级项目
30
项,在
Angew . Chem.
等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100
余项,获省部级一、二等奖各
1
项。 p>
三是提升到文化观念史层面的外国文学研究居国内学术前沿。
主持国家社科
基金
10
项,其中重大招标和重点各 p>
1
项。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20
余篇。获教
< p>育部二、三等奖各
1
项,省哲社一等奖
2
< p>项。
四是公共医疗治理以及
“
治未 病与健康管理
”
服务体系和政策研究领域总体处
于国内先
进水平,主持国家级项目
10
项,发表一级期刊及
SCI
论文
20
余篇,
研究成果获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批
示
10
余次,获省部级成果奖
5
项。
五是美育、
艺术教育等领域研究在学界具领先地位,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7
项,
其中重大招标美育项目
1
项,在《文艺研究》《文艺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
32
< br>篇,出版《
“
十二五
”
中国美育发展报告》 。
六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学和认知障碍研究领域居国内学术前沿,
所开发
的软件被
1750
篇国际论文应用 ,
主持国家级课题
20
项,
发表
S CI/SSCI
论文
41
篇。
7.
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