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汕头大学考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9 13:33
tags:

-

2020年12月9日发(作者:雷行)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100200




一、培养目标


攻读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


发展,具体要求是 :


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


纪守法,

品德良好,

有献身于科 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

能够积极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 入的专门知识;能独立


地、

创造性地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工作,

全面了解临床医学的发展动向,

掌握


本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 /p>

实验技能和评价手段,

能独立承担和主持与本学科有关


的教 学、

科研工作,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

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学 术交流能


力,能在本学科前沿学术领域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


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具有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


详见当年医学院招生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 /p>

4

年,

最长修业年限为

8

年;

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为


5

年,最长修业年限为

8

年;



四、培养方式


着力塑造以

“立 德树人第一责任人”

为核心的博士生导师教育文化观,

强化


博士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博士生导师做好博士生求知的指导


者、学术的引路人和品德的垂范者。



1



1

< p>博士生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

强化导师在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责任,

特别是在博士资格考核、

开题报告、

中期检查和预答辩等环节中的指导和督促 作


用。


2

博 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

学习有关课程,

查阅文献资料,

参加学术交 流,


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3

、导师应加强对博士生的培养过程管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博士生


的培养计划,使博士生培养、立德树人、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五、课程设置


A.

普通博士生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需选 修公共必修课程

2

门,

分别为博士生英语课程和博


士生政治课程,专业学位课程

2-4

门,其中导师讲授课程限

< p>1

门。


跨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 补修

2

3

门本学科的硕士生主

< br>干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


普通博士生课程学习,应在博士生资格考核前完成。课程设置见附录。


B

.直博生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

需选修

3

门政治课程和博士生英语课程。

直博生 所修学


的硕士生专业课程不低于

19

个学分,其中学科核 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

B

C


类课程)

12

学分

。博士专业学位课程

1 -3

门,其中导师讲授课程限

1

门。

< p>
非本专业本科入学者,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

2

3< /p>

门本学科的硕士生主干课


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 入论文答辩。


直博生课程学习,应在博士生资格考核前完成。课程设置见附录。


C.

长学制博士生

< br>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需选修公共必修课程

2

门,

< p>分别为博士生英语课程和博


士生政治课程,专业学位课程

2-4

门,其中导师讲授课程限

1

门。


课程学习应在转入博士阶段后一学年内完成。课程设置见附录。



六、质量监控


1

、博士生资格考核(院系组织)



2



我院 根据本学科博士生培养要求,

主要考核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

综合

< p>
科研工作能力和学风。

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

普通博士生资格考核安 排在入学后


第三学期末(

1

月)

,直博生 资格考核安排在入学后第五学期末(

1

月)

,长学制


博士生资格考核在转入博士阶段后的第一学期末(

1

月)进行。所有博 士生必须


参加资格考试,

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p>

具体方案见

《南京


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的规定》


每个博士生最多可参加三次资格考核(最多六年)< /p>

,对于六年内连续三次暂


缓通过,学校将视之为自动终止学业,取消学籍作 肄业处理。


我院对于连续两次暂缓通过博士生资格考核的博士生将下达 预警通知,

告知


其附属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及导师。



2

、开题报告(导师组织)


通过资格考核后方可进入开题环节。

通过资格考核后半年内,

< p>普通博士生和


直博生须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长学制博士生须 在通过资格考核后两月内


3

20

日前)完成。有特殊情况的,提交延期申请批准后可顺延。开题报告


由中文书 面报告和口头报告两部分组成。

博士生向本学科

3-5

人专家小组 汇报博


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内 容、

研究方案和预期研究目标


等,口头报告的时间应不少于

20

分钟。书面报告的字数应不少于

0.6

万字,参

< p>
考文献不少于

50

篇。专家小组签署评议意见后,送医学院研究生办 公室备案。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论文答辩的内容应保持一致,

< p>若攻博期间研究课题发生变


更,

需重新提交开题报告并送医学院研究 生办公室备案。

开题报告提交满

1

年方


可 申请论文答辩。



3

、中期考核(导师组织)


普 通博士生和直博生的学位论文实行中期考核制度。

开题报告提交半年以后,


经导师同意可以申请进行中期考核,需提交

3000

字的研究工作进展报告。本 学


3-5

人专家小组听取论文工作进展汇报,汇报时间 不少于

20

分钟,对博士生


的综合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进 行全方位的考查。

专家小组签署评议意见后,

送医


学院研 究生办公室备案。中期考核不通过者,不能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



3




4

、临床技能毕业考核(附属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组织)


长学制博士生转入博士阶段的第四学期初(

3

月)进行临 床技能毕业考核。


临床技能包括临床专业知识、

临床分析能力、

临床诊疗能力、

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等。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进 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



5

、学术交流


为了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其学术交流能力,规定如下:


培养期内,

直博生须参加

15

次以上学术报告,

普通博士生须参加

12

次以上


学术报告,

长学制博士生转入博士阶段的培养期内须参加

6

次以上学术报告。


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

天可折算成

3

次学术报告。

每次学术活动应有不少于

500


的小结(附照片)

,导师签字后,送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备 案。学术交流不达标


者,不能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



七、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

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


水平的集中反映,

是申请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基本依据。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


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撰写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


必须按照规范认真执行,

具体要求见

《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论 文撰写与印制


要求》


申请博 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创造性的见解,

在理论上或


实际 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应当有较大的意义,

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


上已经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学位论 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

并要有一定的工作量。

学位论


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论文组成的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

是博士生在博士学习阶


段的科研工作。

如果是硕士生学习阶段科研工作的继续和深入,

其硕士学位论文


的成果可以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引用,

但在博士阶段应有新 的发展,

做出创造性的


成果。



4



八、论文答辩


1

、博士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需提交

3

位本 专业或教研室内其他教授(主任医


师)

或博士生导师预审,

博士生需根据预审专家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

导师对修


改内容进行把关 。如有预审专家对论文给出“不同意申请答辩”意见,学生需在


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后送 原专家再评审,

直到专家给出

“同意申请答辩”

意见为

< p>
止。


2

、开题报告提交满一年且预审通过 的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申请,并参加


学校的学位论文答辩前抽检盲审。

抽检盲审具体要求见

《南京大学关于博士学位


论文抽检盲审的相关规定》


3

、未被抽中参加盲审的博士学位论 文的评阅,应由

5

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 术职务的专家评阅,

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

3

人、

校 外专家至少


2

人。


4

、规范预答辩环节。除导师外,学位论文预答辩至少有

3

位教授(主任医< /p>


师)

或博士生导师参加,

预答辩不通过者不得申请答辩。< /p>

博士生需根据预答辩委


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导师对修改内容进行 把关。


5

、盲审或外审合格并且通过预答辩者,可领取 表决票、安排答辩。


6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 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5

人组成,


其中博士生导师 至少有

3

人,

校外专家至少有

2

人 。

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辩秘书应具有讲师以上技术 职务或博士学位。


7

、论文答辩其它要求见《南京大学 医学院关于学位论文的评阅、评议及答


辩的规定》



九、学位申请


博士 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

应该有和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重点工作在国


内 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普通博士生和直博生学位申请要求见

< p>《南京大学医学院四年制学术学位博士


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细则》

。< /p>


长学制博士生学位申请要求见

《南京大学医学院长学制学 术学位博士学位授


予质量标准细则》



5



(注 :发表成果必须以南京大学医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且导师必须是通讯作者;


申请学位发表 文章必须见刊后方能拿到学位证书原件,

未见刊前学位证书原件一


律不外 借。



十、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时间节点


事项


入学报到


博士资格考核


时间


每年

9

月(详见录取通知书)


普通博士生:第三学期末(

1

月)


直博生:第五学期末(

1

月)


长学制博士生:转入博士阶段的第一学期末(

1

月)


开题报告

普通博士生:通过博资考后半年内


直博生:通过博资考后半年内


长学制博士生:通过博资考后两月内


临床技能毕业考核


中期考核


长学制博士生转入博士阶段的第四学期初(

3

月)


普通博士生:第五学期末(

1

月)


直博生:第七学期末(

1

月)
















6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9 13: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3806.html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