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新闻传播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0×5分)
1、公民新闻
2、邸报
3、新闻法治
4、巴西环球集团
5、时
代华纳
6、创新扩散理论
7、传媒价值链
8、史量才
9、注意力经济
10、拟态环境
二、简答(4×15分)
1、受众意识的基本内涵
2、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新闻业的破坏与影响
3、画出循环传播模式图,并简要叙述主要内容(画1950年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式并分析)
4、传媒产业为上市的利益与风险(机遇与挑战)
三、论述题(40分)
传媒
间合作与竞争的现状与趋势
2009人大
新闻学专业新闻实务(回忆)
一、110分
1、消息600字
2、标题两个,单一和复合型
3、从网络传播和社会监督的角度来写一篇新闻评论,600字
材料
分别是三段,大概说的是新余人力资源考察团、温州考察团公费旅游的事情,最后一篇是12月5号温州市委的处
理结果,题目要求按12月6号消息发,所以应该把导语合适处理下,保证时效性。
<
br>二、40分
给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写一个报道预案(纲要即可),说明
理由,无须论证
材料给的是重庆出租车罢工的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 2009传播
实务试题
一、实务题
材料是7月19日发
生在腾冲县的泥石流灾害事件 当地政府预警机制的不作为 后续情况
当事人采访等
1、写600字左右通讯 35分
2、制作复合标题
15分
二、论述题
1、品牌是什么 什么是有深度的品牌 广告与品牌的关系
25分
2、2008年艳照门 刘翔退赛 奶粉事件 分析名人广告 25分
三、公共关系
1、材料是百度屏蔽门和竞价排名
2、媒体行业公共关系的特殊
性 20分
3、为百度写一份公共企划案 30分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传媒经济实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5×8分)
1、网络民意
2、文化折扣
<
br>3、千人成本
4、合竞时代
5、边际成本
二、简答题
(3×15分)
1、传媒产业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2、传媒产品的需求之价
格弹性影响的主要因素,简述之
3、中国传媒产来的发展重心正在从规模经济转为范围经济?为
什么?
三、分析题(25分)
房地产新闻、房地产资讯与房地产广告的区别<
br>
四、论述题(40分)
预测与分析2009年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br>
200
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试题
新闻理论
u3000u3000一、名词解
释(每题5分,共10分)
u3000u30001.社会责任论
u3000
u30002.媒介公信力
u3000u3000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u3000u3000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u3000u30002
.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
u3000u3000三、论述题(20分)
u3000u3000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新
闻史试题
u3000u3000一、名词
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u3000u30001、约翰·威克斯
u30
00u30002、反“客里空”运动
u3000u3000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
分)
u3000u3000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u3
000u3000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
u3000u3000三
、论述题(20分)
u3000u3000 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业务
u3000u3000一、简答题(每
题10分,共20分)
u3000u3000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
注意的专业要则。
u3000u30002、简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u3
000u3000二、论述题(15分)
u3000u3000谈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
型(试结合实例)
u3000u3000三、应用题(15分)
u3000u
3000分析下列时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篇幅不超过800字。
u3000u3000标题
:时评需要更多样
u3000u3000作者: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u30
00u3000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当然也有不少人
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忽视。时
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
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
公众的欢迎。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u3000u3000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应,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
势的分析。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
正面的影响。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
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而一些网
络评论的写作者也由于其文字清新或辛辣而被传统纸媒所借重,成为专栏作者。这样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相互支撑的
互为掎角之势,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的空间,对于社会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有极为正面的价值。
u
3000u3000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造成了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快速变化,经济情况和社会趋势的变化也相当
迅速,所以公众对于快速反应的时评有着强烈的需求。时评往往价值观明确简单,对于问题的看法直截了当,是一
种充满了“确定性”的文体。这对于公众在复杂生活中寻求某种确定性是有相当的帮助的,也对于公众确立自己的
价值判断,参与公共事务有相当的意义。因此,简单地
否定时评显然不是实事求
是的态度,而且一些否定时评的言论其实也是被当作时评发表的,这其实也说明了时评的价值和时评作者们对于社
会的贡献。
u3000u3000但时评当然也有明显的局限。我想时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首先,由于时评多数是由一些时评人写成,他们对于时评文体有很好的掌握,但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
于简单化,往往倾向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以及只求痛快淋漓、不求客观理性的策略。时评具有网评般的
尖锐犀利,也有网评的一清二白。时评往往从一种情绪化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网络博客和跟帖的风格来理解事物
,常常结论来得过快过大。期望见微知著,却难免无限夸大;期望深入浅出,却难免过甚其辞。这样的文体风格对
于一望而知的丑恶现象进行抨击和鞭笞是有所贡献的,但对于今天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各种矛
盾纠结的多重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却难免缺少客观理性的态度和具体入微的分析。其次,时评往往缺少第一手的
资料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切实观察。往往仅仅依靠一些网络中或媒体中的报道来发表意见,于是容易捕风捉影,过度
引申,往往和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距离。这可以说是时评当下所表现的明显弊端。时评往往可以帮助宣泄公众的情绪
,却无助于公众对于事物复杂性的深入体察和理解。
u3000u3000有这样的弊端,其实
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并不应该简单否定时评的贡献。现在所需要的是时评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如《纽约时报
》的专栏作家中有弗里德曼这样的名记者,也有克鲁格曼这样的大学者。像记者这样接触第一手现实材料的人写出
的时评往往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学者是术有专攻的专家,对于问题的复杂性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让更多的记者
和学者加入到时评人的行列之中,这样,时评就有了更多的不同意见的相互参照和相互对话,显然有利于时评的多
样化和丰富化。当下时评的问题不是应该做“减法”,让现在的时评压缩,而是要做“加法”,让更多的不同的人
来写时评。这样,社会舆论的空间才会扩展,而舆论的理性和客观才可以实现。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刻板模
式
2、沃尔特? 李普曼
3、随机抽样
4、受众商品论
5、符号互动论
二、简答题 (每题20分,共40分)
1、试
评述“媒介技术论”
2、简述媒介专业主义的原则
三、论述题 (第一题20
分,后两题每题30分,共80分)
1、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视察,结合这一现象解释新
媒体对社会的意义
2、结合今年趋冷的全球经
济形势,评述文
化依附理论
3、结合实际谈谈态度劝服理论对大众媒介舆论引导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广告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招幌
2、约翰逊博士的广告
评论
3、古罗马时期商业广告中的职业书写人
4、内容分析法
5、媒介策划
6、品牌资产
二、简答题:
1、简述非语言
符合的含义、特点及类型。
2、简述四大传统广告形式的主要特点。
3、简述
《立报》的经营策略及其在中国报业经营中的地位。
三、论述题:
1、论述主
要的受众理论类型及其内涵。
2、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市场补缺者的特点及
在市场竞争中各自应采取的竞争策略。
3、创意对于广告生存及发展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结合
你对“创意”及“广告创意”两个概念的理解,谈谈你对“在新传播形势下,创意对于广告业生存及发展的意义”
这一问题的看法。
2009年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25分 )
1、“三贴近”原则
2、张季鸳
3、媒介公关
4、NHK
5、知识沟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
分)
1、结合实例,分析新闻传播中的晕轮效应
2、使用与满足理论
3、简述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4、议程设置的基本内涵
5、简述“新媒
介”的概念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新闻传播中的“
时代精神呈现”与“新闻呈现”
2、结合实例,论述“媒介融合时代”下如何实现新闻传播把关
功能
2009年四川大学新闻传播业务真
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广播广告
2、新闻过滤(同08年)
3、埋没导语
4、
体验性采访
5、冷媒介
6、抽样调查
二、简答题
(每题15分,共45分 )
1、简述网络新闻编辑的一般原则(同08年)
2、简述新闻摄影现状与发展趋势
3、结合实例,论述灾难报道中不同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三、新闻业务(后面补上)
四、论述题(传播方向)
(1-3每题15分,4题30分 )
1、什么是选题?什么是选题策划?二者有什么不同?<
br>
2、组稿需遵循的原则
3、畅销书的文化定位(同08年)
4
、结合奥运会,论述广告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不足。
浙江大学2009新闻与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
br>
传播学
一、简答
1、简述研究受众社会群体特征的一种理论及趋势,并对在当下的价值做出简
要评论。
2、谈谈对信息流量(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控制的辩证认识和应对
思路。
3、对《传播学》中的五种媒介理论用一两句话做出评述。
<
br>
二、论述题
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报道,论
述媒介的功能和责任。
新闻学
<
br>
一、简答
1、从受众
的角度看新闻应该具有几个特征
2、一段美国之音的材料(是有关它的报道
原则的),谈谈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二、材料题
一段昆明政府信息公开及接受舆论监督的材料,发表一下这段材料的看法(是关于新闻舆论监督和政府的关系
的)
浙江大学2009年新闻实务研究<
br>
一、简答
1、新闻摄影二次构图的几个原则
2、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如何发挥核心作
用
3、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中结构安排方式有几种
<
br>4、什么是新闻摄影的越界摄影?有哪几种越界构成侵权?
二、论述<
br>
1、论述悲剧摄影的传播价值、传播原则和传播误区
2、央视的《全景奥运》的节目理念是人物、细节、戏剧化,结合电视的传播范式和受众信息的消费方式
特征对这一节目理念做出评价。
三、应用题
一段材料
问题:如果你是一本新闻周刊的编辑,以汶川地震为例,谈谈如何
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不超过800字)
四、写作题
1、消息写作
关于中小学生生命意识的新闻,写不少于600字
的消息,精心制作消息标题
2、时评
关于
奥运志愿者的,400字左右
<
br>
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实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
解释
1、新闻题材
2、客观报道
二:简答题
1、非事件性新闻的特点
2、当代新闻报道形态的变化
三、采访计划题
经历汶川地震中的不少人(各个群体)有了心理问题,为了抚慰心理,某
报纸要做一次相关的专题报道,请你列一个可行的采访报道计划。
四、消息写作题
根据材料(略),写600字的消息
五:(传播方面)
<
br>1、超链接的原理 作用 与影响,并结合实例分析
2、网络文化空间
和特征,结合实例分析
3、举例分析,网上人际传播与效果及控制管理功能,
并与网上大众传播结合
起来简要分析
2009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硕士研
究生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社会化媒体
3、框架理论
4、分层抽样
5、重点访问
二、简答题
1、试从主动
的受众到被动的受众的转变谈谈传播学的发展。
2、访问法和问卷法的区别和
联系。
3、组织传播研究的几大流派。
4
、结合四川地震中媒体的相关表现,谈谈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功能。
三、论述
题
1、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实证范式中,
<
br>(1)你认为,传播学应该回答“是什么”和 “为什么”还是“应该如何”的问题?
<
br>
(2)传播学是否应该对价值观作判断?
(3)你认为传播学
研究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4)你认为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
么关系?
(5)研
究假设与文献综述之间有
什么关系?
2、请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角度谈谈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
<
br>
2009年武大新闻学基础回忆版
一、辨析(下列观点是否合理,做出论述)(每题10分,共30分)
1、新闻记者应当把受众作为新闻信息的参与者,而不是仅仅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2、舆论的多样性是舆论监督的必要条件。
3、如果新闻记者总是担
心新闻失实而犯了诽谤罪,那他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新闻自由和监督政府权,甚至失去自己应有的权利(原话记不清
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二、辨识(辨识分析下面两两相对的观点,结合实
际进行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
1、新闻道德规范使新闻媒体进行自
我审查,故其与新闻自由是相对的。
新闻道德规范提升自律扩展新闻创作的自
由,故与新闻自由是互补的。
2、自由市场的扩展倾向于减少新闻媒体的创作
性和个性。
自由市场的扩展倾向于增加新闻媒体的创作性和个性。
<
br>
3、传统新闻学强调,新闻报道寻找五个“W”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
公共新闻学强调,新闻报道寻找五个“W”的目的是呈现人们在矛盾和冲突中的多
种利益和价值取向。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
br>
1、分析新闻客观性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
2、社
会学家勒纳说过:“各地都市化程度提高,人民识字率就会提高;人民识字率提高,必然使媒体使用率提高;媒体
使用率的提高,促进人民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的程度会大大提升。”(就是这样的意思……一段名言)结合新闻媒
体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
009年武汉大学传播学综合知识试题考场回忆
一、大学语文
1、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着重论述了“情”与“采”的关系,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情”
与“采”的理解、
2、张爱玲《金锁记》中七巧的人物特点及其表达的思想内
容。
3、秋瑾的那篇。背景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
br>4、李煜《浪淘沙》的艺术特点。
5、汪曾祺的《受戒》的创作特点。
二、法律经济
1、全球化的利弊
2、食品安全问题,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说
3、金
融危机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什么问题
三、作文
感受2008
2009年南京
大学新闻传播史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红中社
2、《论出版
自由》
3、社会关系论
4、枪弹论
二、简答题
1、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
2、美国廉价报纸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影响
3、论
《人民日报》的改版
三,论述题
1、第二次国人办报GC的特点
2、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影响和发展方向
3、使用与满足理论
四
、评论题
汶川地震中新闻记者报道体现了什么什么精神,
就灾难事件中新闻伦理学写一篇评论
2009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业务真题<
br>
一、名词解释
1、广告中介
2、促销
3、频
道意识
4、梅特卡夫法则
二、简述题
1、广告业务的组成内
容
2、广播谈话节目的组成要素
3、WEB 2.0是什么,举出国内WEB
2.0网站的主要形式
三、论述题
1、广告代理制的形成以及发展和演变
2、网络的发展使青少年沉迷于上网,政府和家长担心网瘾的,你觉得要严管吗,用理论来证明观点
四、综合应用
1.百度屏蔽门事件的材料。。。就百度屏蔽门事件写你的感想
2.麦当劳的媒介策划的一个案例,试从媒介策划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广告案
<
br>
2009年汕头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强制性接触
2、《每周评论》
3、政治正确
4、邵飘萍
5、
“苏报案”
6、受众参与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
br>二、简答题
1、简述《西行漫记》的历史意义(8分)
2、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有哪四项基本权利?(10分)
3、“便士报”的产生和历史作用(10分)
4、传播学经验学
派的特点和方法论意义(12分)
三、.论述题
<
br>1、《解放日报》改版的历史经验(15分)
2、结合新闻史实例,谈
谈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20分)
3、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明4月
取消纸质报纸的发行,以网络报纸代替,结合这一史实谈谈你对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认识(20分)
4、何谓“社会认同模式”?结合网络环境,谈谈这一模式,如何改变我们对群体及
其影响的看法(25分)
2009年汕头
大学新闻传播实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
1.计算
机辅助报道
2.新闻专业主义
3.新闻自律
4.新闻的时效
性
5.
6.舆论监督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
br>1.所谓“数字化记者”在互联网、多媒体时代需要具备那些素质?
2.新闻理论中的“
民生新闻”有哪些内涵?
3.采访报道中,选用匿名消息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详答题(每题25分)
1.你作为《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2009年1月被派到美
国去参访两个星期
(1)参访对象、目的地、参访意义
(2)参访计划、需要
做哪些准备
(3)报道计划、预期效果
2.评价根据一位年轻记者在地震灾区
的做法,并给出建议
四.编译题
1.根据一则英语新闻编译
出中文新闻(30分)
2.根据编译的中文新闻写写一则不超过300字的“编后”(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