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美国大学介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9 11:19
tags:

-

2020年12月9日发(作者:傅莱)


QQ1611231851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历 年都是全国报考热点,网络报名曾突破一千人大关。


然而除去免推生,

录 取的只有有限的五六十个名额,

如何使自己脱颖而出,

除了


一步步塌塌实实地准备,

还要掌握一些巧劲,

争取在复习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中传播学与新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从

< p>2007

年起合卷,即一


份卷子考传播也考新闻,

这 便加大了对学子们专业素养的要求,

合卷初衷是希望


学子们能够即“博” 又“专”,不仅在广告分析方面能够如数家珍,还能够运用


新闻基本理论分析社会上的热 点问题、新闻理论的研究方向以及新闻史发展历


程。

因此,

准备报考厦大新闻传播系的学子们,

博览群书,

努力拓展自己的思维

< p>
是很重要的。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

中,《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的份量最大,一般在

150


分 中的卷子里可以达到三分之一左右的分,

而新闻史基本上都是识记的知识,


此,强化知识记忆,减少丢分是关键。


“新闻学与 传播学实务”

因为合卷,

很多高分学员都在这门专业上载了跟头。


析原因可以看出:


一、死背书


有些同学整理了厚厚的几本笔记死 记硬背,

殊不知实务是十分灵活的考试,

不仅


要求学生擅 长记忆、

理解,

还要求学子们能够融会贯通,

运用课本上知识对社 会


现象、

广告案例和新闻热点进行条分缕析、

逻辑清楚的 剖析,

这便要求学生有深


厚的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决定考研,就要坚持不 懈,持之以恒。


二、专业面不广

没有找到新闻、广告“共通的意义空间”,考传播的同学重广告轻新闻,以至于


新闻 评论失利;

考新闻的同学重新闻轻广告,

以至于连广告题目都读不懂。

< p>新闻、


广告合卷,

充分体现了新闻与传播系招收知识面广泛生员的要 求。

学广告对新闻


一窍不通、

学新闻对广告嗤之以鼻的日 子将一去不复返,

新闻与广告本来就是紧


密相连不分家,合卷对培养了解 媒介的广告人和通晓经营的新闻人都有重要意


义。因此,要让“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不 拖后腿,甚至请之为自己挣分,便要


老老实实点滴积累,

培养对新闻和广 告的感觉,

让自己鉴赏能力、

分析能力、


论能力都提高一个水平。


1

、广告方面


多看《中国广告 》、

《国际广告》、

《广告大观》上的专题,学习他们用专业的

< br>口吻分析广告实例,学习把广告与新闻、与传播、与中国古典文化联系在一起,


思 考例如如何用广告促进经营,

如何使我国广告成系统成整体发展,

如何提高广


告教育水平的类似问题。


2

、新闻方面


多看看专题类报 刊杂志,如《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记者》、《凤凰周刊》、


《南风窗》、

< p>《南方周末》等,这些都有笔锋犀利、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声名


彪炳的著名报人、

学者担当主笔,

学习他们语言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对答题特别是

评论写作都大有裨益。


3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书虽 然取消了,

但是给消息配评论是厦大新闻系多年传统,

以后还会

< br>继承下去,

因为评论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总体水平。

写新闻评论 要先


明白什么是评论,

怎样才算是一篇评论而非普通的议论文,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新


闻评论的语言。

老师曾给予推荐新华网的

《新华时评》

人民网的

《人民时评》


还有广州日报的每日评论,上面有许多经典的新闻评论


谈谈专业课一:


新闻史:

< /p>


1

)框架最重要。章节和章节,事件和事件,事件和背景 ,事件和人物,都需


要联系起来,

不然背到最后思维混乱到一塌糊涂是必 然结果。

比如说,

关于新华


社的发展,

从 十年内战开始,

贯穿了整个现当代史,

每个章节都有介绍,

不要分


开来背,

集中记忆。

比如,

社会主义改造 时期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


探索与改进,包含了三部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


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新闻业务的建设和新闻教育的展开。这 三部分又各有展开。


考试的时候当然不会让你论述整个工作和业务的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但是由于复


习资料往往会忽略掉这个大标题而直接展开这三部分,

容易让同学混乱掉这三部


分的关系,以为是不同的事件,其实他们是属于一个时 期的同一个大的事件。


所谓框架,就是课本的目录,搞清楚目录,然后在目录下面再做展开。


2

)所谓重点。很多同学觉得新闻史抓不到重点,内容 很多很零碎。老师要考


察的重点其实很简单,

就是此时期的主流。

例如,

老师是不会考你十年内战时国


统区的新闻事业的,也不会 考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是怎么争夺新闻阵地


的,

不过这些做为背景 资料和批判对象,

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不知道这么说大


家能不能看懂,

再具体一点,

就是,

在清政府和维新派之间,

保皇派和革命派之


间,

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

你猜老师会考你哪个呢?这所有的里面,

我党的政策,


我党新闻事业的发 展,

我党的著名报人,

我党的新闻思想,

是重中之重,

< p>要善于


用国民党的一些事件来反衬我党新闻事业发展过程的英明和无限艰辛,

以及取得


的结果之重大。


传播理论:


1

)框架和总结最重要。我直接举例好了。关于有限效果论的研究总共分为三


个方面:传 播流的研究,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9 11: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3412.html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