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
明
教
育
专注于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
2006
,八年辅导经验
育明教育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中国人民大学
20 14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要求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01
哲学
02
经济学
03
法学
04
教育学
05
文学
06
历史学
07
理学
08
工学
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
50
50
90
90
330
55
55
90
90
360
50
50
90
90
350
50
50
180
330
55
55
90
90
350
50
50
180
335
45
45
90
90
300
45
45
90
90
300
1
1
/
12
【
育
明
教
育
】< /p>
中
国
考
研
考
博
专
业
课
辅
导
第
< p>一品
牌
官
方
网
站
:
开设课程
:
【
网络函授班】
【精品小班】
【高端一对一】
【状元集训营】
【定向保录】
09
12
13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
50
50
180
300
50
50
90
90
350
45
45
90
90
330
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
备注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经济类专业
学位
(
金融、
应用
02
统计、
税务、
50
50
90
90
340
国际商务、
保险、资产
评估
)
法律(非法
035101
50
50
90
90
340
学)
035102
法
律
(法学)
50
50
90
90
330
0352
社会工作
50
50
90
90
330
汉语国际教
0453
50
50
90
90
315
育
0552
新闻与传播
55
55
90
90
355
文物与博物
0651
45
45
180
320
馆
0852
软件工程
45
45
80
80
300
农村与区域
0951
50
50
90
90
300
发展
1251
工商管理
100
50
170
未
通过提
2
2
/
12
【
育
明
< p>教育
】
中
国
考
研
考
博
专
业
课
辅< /p>
导
第
一
品
牌
官
方
网
站
: p>
开设课程
:
【 p>
网络函授班】
【精品小班】
【高端一对一】
【状元集训营】
【定向保录】
前面试
同教育部
A
类分数线
通过提前
面试
1252
公共管理
115
50
180
同教育部
A
类分数线
村官通过
提前面试
全日
制
非全日
制
1253
会计
120
60
225
120
50
205
1255
图书情报
120
55
195
1351
艺术
40
40
90
90
325
p>
注:
1
、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复试基本要求。差额复试 比例
120%
以上。
2
、不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者不予录取。
3
、向外校调剂工作待教育部公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后进行。
4
、“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独考试”考生复试基本
要求
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咨询。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
QQ1559022430
咨询热线
法学院法律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介绍及导师名单
法律史专业介绍
3
3
/
12
【
育
明
< p>教育
】
中
国
考
研
考
博
专
业
课
辅< /p>
导
第
一
品
牌
官
方
网
站
: p>
开设课程
:
【 p>
网络函授班】
【精品小班】
【高端一对一】
【状元集训营】
【定向保录】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
二、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本专业 研究方向有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中国法律思想史、
文化遗
产法等。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传 统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p>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对中国 历
史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分析和对比,揭示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
律。
中国法制史是法律史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一门重要的法学基础学科,
同时又是历史学与
法学的交叉学科。
中国法制史对于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文明的形成、
发展 、
演变具有重
要意义。
它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有着密 切的联系,
它不仅为法学基础理论等学科提供原始
资料,
也为各部门法学科提供理论指导。
学习中国法制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 有助
于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的一切法治文明成果,
特别是为我国 现行立法提供基于历史真
实的长远视角,
使法律移植与比较法研究更加合 乎国情,
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外国法制史是研究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 质、特点
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 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基本原理,
分析和对比,
揭示其产生 、
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外国法制史是法律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重要的法学基础学科,
它
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有着密切
的联系,
它不仅为法学基础理论等学科提供原始资料,
也为
各部门法学科提供理论指导。
学习外国法制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有 助于我们批判
地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法治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
比较法律文化是研究古今中外各种法律文化的内容、
形式、 p>
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原理,
以比较的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
对世界上不同的法系、
< br>4
4
/
12
【
育
明
< p>教育
】
中
国
考
研
考
博
专
业
课
辅< /p>
导
第
一
品
牌
官
方
网
站
: p>
开设课程
:
【 p>
网络函授班】
【精品小班】
【高端一对一】
【状元集训营】
【定向保录】
不同的国家、不
同的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法律制度、法律意识形态、法律组织设施等进行横
向和纵向的
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并且揭示这些异同的成因。比较法律文化是法律史学、比
p>
较法学的交叉学科,
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 仅为各部门法学提供基本的研究
方法和思路,
同时也为各部门法学提供理 论指导。
比较法律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借鉴、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台湾法研究方向主要以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主
要的研究问题包括:(
1
)
我国台湾地区
1949
年以前法制状况;
(
2
)
我国台湾地区
1949
年以来法律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
3
)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法律体系;(
4
)我国台湾 地区现行司法体制;(
5
)我国台湾地区法
律与国民党政
权大陆时期法律制度的渊源关系;(
6
)近二十年来两岸交往中衍生出来的法律< /p>
问题,包括法律冲突及其解决方案。
本研究方向为大陆地区高等法律院校中仅有的专门研究台湾地区法律制度及相关问题的<
/p>
专业方向。
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大陆社会了解 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
现
行状况,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台湾社会
,同时对诸如“台湾法定位”等理论问题的探讨,将有
助于我国现行法律理论的发展。<
/p>
而展开对海峡两岸交往中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则对于发展两岸
关系,促进国
家统一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化遗产法是法学和文化遗产学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以法律的手段<
/p>
保护文化遗产。
该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
文化遗产法的 框架和渊源,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
原则和目标,
不可移动 文物的法律保护,
可移动文物的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
文化遗产争端的解决机制等。
本学 科在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设置
文化遗产法研究方向。
开展文化遗产法的研究 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珍视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
热情,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 遗产的法律意识,
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文化遗产法律知识,
还有助于
我国法律学科体系的完善。
5
5
/
12
【
育
明
教
育
】< /p>
中
国
考
研
考
博
专
业
课
辅
导
第
< p>一品
牌
官
方
网
站
:
开设课程
:
【
网络函授班】
【精品小班】
【高端一对一】
【状元集训营】
【定向保录】
三、师资力量、主要博士生导师姓名
法律史学科点拥有一支具有较明显优势的学术队伍。法律史教研室现有教师
11
人。包括
在职教师
9
人,返聘
2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2
人。本学科 点共有博士生导师
4
人:程
天权教授、叶秋华教授、赵晓
耕教授、王云霞教授;硕士生导师
9
人。在这支队伍中,著名法
< br>学家、
老一辈学者林榕年教授、
张希坡教授等在国内外法学界和法律史学界 一直享有很高的学
术声望。
叶秋华教授、
赵晓耕教授、< /p>
王云霞教授等中青年教授也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发挥重要影
响力。在职教师中
,
50
岁以上
3
人,
50
岁以下
2
人,
40
岁以下
2
人,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
任会长、副会长的有
3
人,担任常务理事的
4
人。在
50
岁以下 教授中,全部拥有法学博士学
位。
四、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法律史学是法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学科,
具有历史学和法学双重的要求和难度。
中国
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
史教研室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法律史教学研究机构,从
1950
年成立,
本学科对于全国法律史学科体系的形成、
学术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绝大部分在全国高校法
律史教学研究中起骨干作用的老一辈法律史学者和相当一批
优秀中青年学者都出自本教研室。
五十年代以来本教研室编写的专业教材在全国一直具有
较大的影响力。
1981
年本专业被批准
为首批硕士点,
1990
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比较法律文化、中国法律思想 史、台湾
法
5
个研究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 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
法律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遗产法研究中
心也主要依托于本学科。其中,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两个研究方向,是本学科九十年代以后
新开拓的研究领域,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学术优势。自“七五”至“十
一五”
期间,
本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一直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
在职教师承担的省部级
以上科研项目人均
3
< p>项以上,近三年全学科科研项目费用总计超过200
万元,人均超过
40
万
元。近年来本学科点教师共完成学术专著、教材
部,人均发表科研论文
30
多篇。在今年的
6
6
/
12
【
育
明
< p>教育
】
中
国
考
研
考
博
专
业
课
辅< /p>
导
第
一
品
牌
官
方
网
站
: p>
开设课程
:
【 p>
网络函授班】
【精品小班】
【高端一对一】
【状元集训营】
【定向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