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共
11
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举要
一、
单项选择题
1
.
20< /p>
世纪
30
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
)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张闻天
2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
A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
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
A
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
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
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两者不相关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
实事求是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
“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连接相混合,
中国革命 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
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 误是(
)
A
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
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
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
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7
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
第
2
页
(共< /p>
11
页)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
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全国大陆的统一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9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
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
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
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
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
)
A 1978
B 1980
C 1992
D 1995
11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
)
A
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五大
12
坚持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群众与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第
3
页
(共< /p>
11
页)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1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党派是
(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1
8列宁说,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
句话表明(
)
A民主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B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的国家
C民主的本质是民主集中制
D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1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培养“四有”新人
B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
D弘扬科学精神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第
4
页
(共< /p>
11
页)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23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回到“九二共识”
24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 统一进程
的重要讲话是(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
)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26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A
一
极化
B
两极格局
C
多极化
D
三足鼎立
27
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
A
资产阶级
B
无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工人阶级
28
江泽民 在
2001
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
A
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
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第
5
页
p>
(共
11
页)
29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0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C
知识分子
D
民主人士
二
多项选择题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
A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的科
学体系。这是因为(
)
< /p>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p>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E它们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归宿
E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位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
-
-
-
-
-
-
-
-
上一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纲
下一篇:2016江苏省本一理科投档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