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征兵标语
一名毕业大学生的反思
五年
多以前,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读书。我抱着最理想的热情,
以为从此
< p>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为我的人生即将要大展宏图!
三年以前,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
分团委副书记的职务,开始认
真地大量阅读和思考我的人生,
我的大学,
我的未来。
试图找到对周围一切我无法理解问题
的解决方
案。这一次的决定,也意味着我放弃了原来一直抱有的,通过“从政”来为国家民
族做贡
献的“远大理想”。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
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
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
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
戏,退出了中国虚伪
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
站到中国经济第一
线,
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
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
< p>“文
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今天,
在毕业工作一年多后,
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经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
马上就要派我
出国任职的
时候,
我却辞职了。
我不想违心地接受这个光荣,
我决心到远在大 山中的一所规
模很小的,
志在探索中国新教育模式的私立学堂,
试图通过投身中国最缺乏,
最需要的教育,
来实现我人生最大的价
值:为我热爱的中国,
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我自己,
做一点真
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在无望的等待中浪费掉自己的生命。
因为,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
缺教育。我也一样!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疯了
,
鬼迷心窍阿了。
放弃了中国人从小就灌输的,
从小就追求的“最 正
宗”、
“最正确”、“最理所当然”的道路的确令人不解。我也在认真 地思考我这样做的理
由。
在这里,
把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质 疑的回答写出来。
你们也可以自己评析:
到底是我疯了,
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一、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
――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
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
再 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
我发现这个
地方与我之前在书
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
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
大小汽车进进出
出,
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
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 然自得。
那种在中小学可
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
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
么?我很困惑。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
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 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
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
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
悠悠地晃进教室,
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
讲得没意思,
于< /p>
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
“ 一觉醒来一看表
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
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 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
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
“刚刚开始”
,
打游戏、
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 p>
好不热闹。
鲜见一起读书、
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
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
或者在
寝室联机打游戏
,
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
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
为了和同
寝室的哥们
“打成一片”
而
“学 习”
打游戏。
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
“学习内容” p>
,
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
p>
散发着异味,
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
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
我的灵魂被震撼了!
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
这就是武汉大学的< /p>
学生?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
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 发自己的青春岁
月!
这是大学生么?这些人就是
“为中华 之崛起”
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我的内心里有一个
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
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
我的一个同学,<
/p>
从大一到大四,
四年的时间,
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
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
打游戏或者看武侠,
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 p>
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
家长过来求情
延缓时间,但于
事无补,游戏照打不误,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
游戏挂科太多
被劝退,
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
“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 p>
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
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 候,
我的内心
很受震撼。
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 戏,混日子?还要求情
“给机会”?给他继续游
戏的机会吗?
都说可怜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起那
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
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辛苦
地赚钱,无私地供养儿女“上学”,让
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殊
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戏
人生。
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位同学的话来说:
“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
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
。
因为在中国
“上大学”
< p>,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
大家可以游戏,看电视,
逃课,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
< br>女生呢?看韩剧,
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
感情剧,
一部接
着一部。你能想象这就是“我的大学”么?很不幸的,这
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武
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
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
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
行为如此令人费解?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学
生都这样混日子,
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
但是他们也一
样困惑:
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
“恐惧”
和压力:
怕找不到好工作,
怕考不上研究生。
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
,因此不敢“放纵”自己。但
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
追 求真理,
为国为民而学。
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
有“游戏
人生”,但是却生活在沉重的压抑心理状态下,思维往往呆滞,慢慢地走上一条被
大学生
们嘲笑的“越学越傻”的“傻博士”道路。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
不是
“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一样,
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
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权威结论”,以自我的压抑而不是以心灵的呼唤来“学习”,这难
道就真的比
“玩游戏”
“看影碟”
更好吗?大学的学习到底是 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
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照本宣科的老师
一学期也见不到几次
首先
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
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
关心学生,
有上
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
可 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
派他的研
究生来上课。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
大一的时候,
我们通信 工
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讲得稀里糊
涂,
还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
高等数
学的同济五版,
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
艰难晦涩,
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
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
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
后来
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
果
”,就东拼西凑的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
垃圾教材,
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
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据说老师们也很可 怜,
每年
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
则就可能降职。有些老师没
办法就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
这种 可以不花钱出教材,
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
易理解了。
大学里的学生生涯,
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 之外,
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缺乏
指导大学生
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
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
为什么活的课程。 p>
我
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
和很多同学一样, p>
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
学习,
但是我在每天的专 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
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
不
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
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
人才要
求?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
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
我该怎样去一步 步
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
少。
其实我觉得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
后来知道大学 里的管理人员,
看专业
叫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就改个名字。看什么专
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
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糊弄人就完事了。<
/p>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
“选择专业”,
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反
而陷入了“
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
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
< br>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大学重建》
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
存在的意义,< /p>
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
思想发动器,
大学应该 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
勇气和智慧的学子,
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
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
促进社会的发展,
并不 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
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
也似 乎抓住了一些东西,
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
方向不明
确
,理想似乎越发遥远,
而不知如何下手。同时,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
这么多的学生缺乏精神思考而且没有老师指引?除了在一些讲座上偶尔能够听到一
些激动
内心的声音外,
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讲完课就像是打工混日子,< /p>
无趣无内容,
讲完就走人?
为什么大学老师从来不与学生探
讨人生智慧?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
这些问题我不得而知,而我自己
也在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道路上,碰到了更多的困惑。
二、为什么要辞去团委副书记?
大一时我参加学生会新闻部,
然后做部长,
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 激扬文字,
度过一段难忘
的日子。在大二下的时候,成功竞选为分团委副
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在半年后,
我就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务,你可能会很
惊讶,我不是有
“总理的梦想”
么?为什么要
辞去呢?这
可是走上
“官员之路”
的正途呀?在我最开始做学生会一个小小的部委时候, p>
我
只是抱着开阔眼界、
锻炼自己的想法。到了后来做部长,< /p>
在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开始思考
我做的事情作用在那里?到底能够做那些
有价值的事情去服务同学?
大学里的学生有
很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帮助,
就像我自己内心就有很多的困惑需要解答,
学生
会做得这么多活动能够解决了么?没有。
从我进学生会开始,
我 就抱着相机在各种各样的活
动跑着,班团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在开始我很兴奋,
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
比较丰富多彩。但是慢慢的,我的内心开始不明白,我发现
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精彩
了、笑过了,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似乎只是一个“政
绩”的记录。那些游戏的大学生继
续游戏,我内心对于理想的迷惘更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
到解答。
于是我开始不明白,
为什么要花很大力气很多精力组织这一些形式上的活动,
而不去关注学
生真正的问题、做学生和大学里真正应该做的工作?那个时候我还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
在面临换届的时候我想过退出,
我的内心已经隐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
但内心那
个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我的“地位”更高一些,
p>
“权力”更大一些,如果自己可以
领导团委和学生会,
是不是 就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了?自己也可以通过这
个机会锻炼自己,以明确
自己的方向。有很多的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的。
<
/p>
于是我开始努力
“提升自己”:
凭借自己比较不错的实力和 老师的信赖,我成功地竞选为学
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这可能是学生中地位最高的“官”了
。我的内心鼓足了干劲,我要做出
一些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事情。可是当真正到了这个位
置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天真:
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是我们能够“安排”的,我们只
是按照“上面老师”布置的既定程式和
内容去走,
想要改变其形式上的作 用几乎不可能;
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安排,
校团委的领导
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
!
可是没有一个 人去思考
这样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那里。
我发现自己更加没有个人的“自主权”,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无聊会议,要去组织很多无意
义
的活动,
这些会议、
这些活动大多数对于服务学生或者 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
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
我甚至还失去了思
考和学习提高的
时间和空间。
我的内心不明白:
他们沉迷网
络与游戏时加以规劝和引导,
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难道非得等到他们挂课
< br>后给予处分、
开除学籍么?更有甚者,
与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 ,
我发现大学学